作者:明叔亮
在Sony Ericsson之后,手机市场再无黑马,现在来看,苹果似乎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对象。
2007年1月,在Macworld的演讲当中,苹果电脑公司(Nasdaq :AAPL)CEO乔布斯一上来就告诉人们:我们将会创造新的历史。随后,乔布斯推出了苹果电视机顶盒Apple TV和苹果手机iPhone,公司名称也从原来的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Inc.)变成Apple公司(Apple Inc.)。
不久前,英国《金融时报》已经提醒人们注意Apple TV,在其正式发布前,苹果已经宣布要进军电视领域,对于一贯在产品发布前保持低调的苹果来说,此举颇不寻常。《金融时报》的观点是,这款机顶盒产品有可能成为推动未来互联网新革命的因素之一。
更多的聚光灯则投向了iPhone。在经过了两年时间的等待和猜测之后,真正的苹果手机终于驾到。2005年9月,Motorola 在自己的一款手机当中内置了苹果的iTunes软件,一度让一些分析人士误会此即是传说已久的苹果手机,而大为失望。因此当iPhone真正亮相的时候,多少让人有惊艳之感,这款iPod和手机的集合体无论从外形和功能方面都不乏革新之处。超过200多项专利也让乔布斯自信已经“领先对手五年时间”。
目睹了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惨状的某分析人士并不是非常看好苹果手机在未来的市场表现,称其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已过,但是多数分析均看好苹果的新产品。《经济学家》网站的评价言简意赅:随着新产品的推出和公司名称的改变,Apple公司将会再次改变世界。
苹果和乔布斯或许是最不喜欢“时机”一词的。1984年,苹果推出的Mac电脑改变了个人电脑的历史,2001年,苹果推出的iPod又给整个音乐产业带来很大的震动。乔布斯的哲学是:只要拥有足够的创意,就可以进入新的领域。“时机”在他看来似乎是更多地与投机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iPhone未来的表现,乔布斯表现得相当谨慎。希望在2008年能卖出1000万部,占据1%的市场份额。乔布斯的谨慎可以理解,目前国际手机市场竞争相当惨烈,已经有Ericsson、阿尔卡特等多家巨头从这一领域败走,苹果也没有从手机市场最初的发展当中积累任何的经验,而且,手机产品的毛利率也已大不如前。苹果在手机市场边缘长达两年时间的观望,也说明了苹果在这一领域的犹豫。
在Sony Ericsson之外,手机市场便再无黑马出现,现在来看,苹果似乎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对象。品牌方面的积累让苹果可以有机会避开竞争激烈但是又没有太高利润回报的低端市场,现在手机市场日益强调的设计和娱乐功能也是苹果的强项,在邮件和Wi-Fi方面,苹果已经有足够的积累。
对于在音乐手机和智能手机方面用力甚巨的手机巨头来说,iPhone的出现肯定意味着不小的麻烦。这款多少有些另类的手机看上去能吸引到足够的用户,过去两年也已经吊足市场的胃口。现在Nokia、Motorola 和Sony Ericsson等手机公司均在音乐手机方面收获颇丰,苹果的市场号召力应该是它们所忌惮的。而对Palm和蓝莓以及众多的智能手机厂商来说,iPhone的出现无疑也是一个挑战。
iPhone会在2007年的6月登陆美国市场,2007年圣诞将会是检验iPhone手机能量的最佳时机。iPhone进入亚洲市场还将会延后一段时间,有鉴于苹果在中国市场一向的慢节奏,以及相关的手机许可等政策问题,iPhone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进入中国市场,因此短期内对国内手机市场的触动并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