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羞羞答答的单向收费,在广东终于勇敢地露出了半边小脸。近日,广东移动和广东联通两大运营商先后宣布,在2月1日也就是本周四开始,分别在全球通等品牌推出“本地接听免费”,在广东7000多万手机用户中“一石掀起千重浪”。
“千万别说我们是单向收费,现在推出的只是本地接听免费”,运营商的相关人士对于“单向收费”一词似乎讳莫如深。这也难怪,就好像一个被禁锢了多年的小动物被释放出来一般,“单向收费”现在仍然在探头探脑,观察着周围是否有潜在的威胁。
越是禁锢的东西,对于人们而言越具吸引力,何况单向收费关乎每一分钟的话费支出。“单向收费”一词从多年开始,就已经是手机用户割舍不去的最大“情结”,同时也是可望不可及的愿望之一。
为何要禁止单向收费?说来话长。现行的电信条例规定,市场竞争充分的电信业务,电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其实这一规定是比较含糊的。可以说,此前对单向收费的禁止,很大程度上是监管部门出于运营商利益的考虑,包括维持移动运营商向固网运营商的单向网间结算,保护移动运营商的股价等。
“开禁”似乎也不是一霎那完成的。随着小灵通的“搅局”,近年来两大运营商在个别品牌已陆续实行本地“接听包月”。但不同在于,“包月”毕竟是要收费的,只是收费的形式不同而已。而且“接听包月”属于套餐类,是有期限的。因此,广东这次率先在全国推出的“本地接听免费”,其意义显然是不可低估的。
最大的意义在于,百姓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博弈,现在天平终于彻底面向百姓转移。以前,通信监管部门的内部人士都诉说这样的尴尬:对单向收费放手,担心违法“上头”的政策,不放手又被百姓埋怨。现在是“上头”开始主动放手了:上个月,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表示:“信息产业部将进一步推进资费改革,鼓励企业实行单向收费。”
其次,市场在资费中的话事权越来越大。据说,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的资费政策将是“逐步推进”,先鼓励各电信企业推出单向收费的资费方案,然后再改变电信运营商之间现有的结算办法,全面过渡到单向收费。因此,可以预见,接下来还将有一系列的调整出台,包括结算方式等的改变,将为3G时代来临全面“开路”。
而站在运营商的角度,时下正是3G牌照即将颁发的前夜,3G时代由于移动运营商将增加到3到4家,抢先攻占最大的份额无疑是最迫切的。
因此,此次广东两大运营商的“单向收费”之战实际上是“捅破窗户纸”的一种象征。接下来的情节何等精彩,大家拭目以待吧。
时报记者 伍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