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的BBS为很多跨国企业进军中国指明了方向。
报道说,中国互联网领域有别于其他市场的表现之一是该国“电子公告板”(bulletin board systems, 简称BBS)网站广受欢迎,许多企业都在借助BBS社区搜寻大量消费者资源。
随着博客及在线游戏的风靡,人们很容易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BBS网路才是中国互联网文化的中心所在。出于各种原因,BBS网络不断发展,而且越来越充满活力。所有网络公司、大学校园甚至许多个人都建有BBS社区。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网站Alibaba网站(Alibaba.Com)便是从一个BBS网站发展而成的,Yahoo!公司(Yahoo! Inc.)持有该网站40%的股权。
中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消费者数据库被视为国家机密,要获得产品发展和营销所必需的消费者偏好信息是极为困难的,而现在则可以通过在线游戏空间和许多其他领域得到这些信息。
百事公司(PepsiCo Inc.)和耐克公司(Nike Inc.)等大牌公司近期纷纷向上海CIC咨询。CIC为一家创业企业,主要利用软件工具在BBS或博客网站中为客户搜索专门术语或特定话题。
CIC首席执行长兼联合创始人费嘉明(Sam Flemming)表示,该公司每月搜索到的有关手机的BBS信息约为250万条,而且在针对一款热门手机的论坛中,一个月的评语总量便可多达5万条。
BBS社区核心团体广受欢迎。费嘉明表示,总体来看,社区中约有80%的信息是由20%的用户提交的。这些人主要是新手机设备及新奇玩艺儿的早期使用者,最先发现新餐馆的美食爱好者,以及热播电视剧和流行歌曲的影视歌迷们。
例如Nokia公司(Nokia Corp.)已停产的N-Gage视频游戏手机,尽管该产品数年来销售不温不火,但在中国BBS社区中却一直好评如潮。
如果手机服务公司或设备生产商希望寻求新创意或测试新创意的支持度,那么看看消费者BBS论坛则是绝佳选择。
当不利消息发生时,BBS用户往往也是反应最为激烈的一族。DELL(Dell Inc.)去年夏天曾因笔记本电脑事件遭到BBS群体的狂轰滥炸,Sony Ericsson(Sony Ericsson)近期也成为BBS谣言受害者,其K750C款手机不久可能将面临降价和更新的命运。
品牌经理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可以通过关注BBS论坛洞察端倪,此举在应对信息不透明且消费者数据缺乏的市场时不失为良策。在中国,如果不通过BBS指明方向,即使最英明的营销商也会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