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在中国市场突围还有长路要走
记者晓青报道:作为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电脑品牌,东芝曾一度占据中国一线笔记本电脑品牌的位置,但近几年东芝笔记本电脑在华之路走得似乎并不顺利,先是在“东芝事件”中处理不当,后是销售渠道开拓受挫,而最近又被业内专家质疑其新渠道的效果甚微。在中国市场,东芝笔记本电脑表现的“水土不服”,用本土化失力来解释似乎更为恰当。
业内人士更是坦言,在中国市场,东芝笔记本电脑本土化运作很失败,使得品牌价值不断下降,加上近来渠道销售的不力,使得原本就处于困境中的东芝更难突围。
品牌关注度降至第10位
据消费调研中心ZDC对2007年1月笔记本市场品牌的用户关注度状况调查显示,东芝笔记本电脑在中国的关注比例为2.0%,排名第10位,与前一个月相比无明显变化。而同为日资品牌的Sony位列第8,外资电脑惠普以18.9%关注比例再居榜首。
东芝是较早进入中国的笔记本电脑品牌,长期以来一直是高端品牌的代表。2000年“东芝事件”使得中国消费者心生隔阂,东芝高端占有率不断下跌,而此后东芝也无大的动作来扭转这一局面。
业内分析,东芝在华品牌价值度下降,和东芝缺乏有效的品牌方案有关。东芝在中国业务广泛,有着众多类别的产品,但在中国,东芝对各类产品资源进行整合,使得客户对品牌认知度一再模糊。专家分析认为,东芝极其广泛的业务范围是其他日资企业很难企及的,但东芝在面对消费者的品牌塑造能力方面不如其他品牌。比如,Sony在中国的品牌宣传很到位,虽然遭遇“电池召回”事件,但其在华的品牌价值不见下降。
降价带来的影响同时也令东芝面临尴尬。东芝笔记本电脑进入中国市场一直打着高端旗帜。但2002年底开始,中国市场的笔记本价格战正式上演,戴尔、惠普、IBM等一线大厂的笔记本产品全线降价,在这样的压力下,东芝不得不下调多款笔记本产品的价格,平均降幅超过15%,最高降幅甚至达到了3000元。但是,由于东芝的成本太高,而面对价格战的挤压,东芝一时无所适从,只有招架之力。由此,东芝笔记本不仅仅品牌失去了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利润率的下降。一方面实行降价,另一方面标榜高端,除去利润下降,追逐降价还给东芝带来了品牌定位模糊的苦果。“东芝的价格牌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由于其他知名品牌如IBM、SONY、HP、华硕等的价格也下降得非常厉害,将东芝降价的作用力消解于无形之中”,计世资讯的郭海涛表示,“伴随着价格的一降再降,东芝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出现难以遏制的下滑趋势。”
而一些笔记本电脑经销商透露,买商务机,消费者点名率高的是IBM、联想、HP等,买消费型产品,SONY、华硕等品牌是关注焦点。“现在的东芝,不上不下,十分尴尬!”
销售渠道调整未见效
1995年6月,东芝进入中国市场采取了独家总代理的方式。东芝负责提供产品,联想科技(神州数码的前身)负责产品规划、市场推广、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尽管这种策略使得东芝笔记本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连续4年夺得中国笔记本电脑销售第一的头衔,但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进入,2000年之后,东芝笔记本在中国的销量和市场排名日渐落后,很快便被联想和IBM超过。到2004年,东芝笔记本已经滑落到市场第五,再没有大的作为。
东芝的渠道多次变革,由原来的神州数码一家独大,变成了神码、佳杰、翰林汇“三分天下”的格局。而2006年,东芝笔记本电脑宣布增加长虹朝Huawei其新的全国总代理,双方将在渠道和市场等方面加强合作。与此同时,东芝也向媒体表示,佳杰科技已经退出了东芝笔记本的总代阵营,并透露佳杰科技从2005年底就已经不做东芝的产品。
2004年以前,东芝笔记本电脑与中国最大IT分销商神州数码维持了将近10年的合作关系,此后东芝开始逐步增加在中国市场的总代理数量,佳杰和翰林汇趁机入局。但对于快速引入第四家总代理,业内有观点认为,神州数码正被东芝逐步边缘化。而针对神州数码,有传言称其分销业务将被分拆或出售。
令人遗憾的是,东芝笔记本的渠道变革并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业内人士指出,东芝渠道的最大问题是,自己的代理相互竞争,东芝也没有协调好各方的关系,与Samsung 和ACER的渠道相比,东芝实在是力不从心。
本地化进程缓慢
东芝笔记本电脑在华表现不佳,专家把矛头指向了其本土化策略。专家认为,东芝对内地市场的反应能力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欧美企业。
在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节节败退的东芝试图挽回局面,他们选择了把杭州当成一个在中国复苏的据点。2002年,东芝在杭州下沙的出口加工区租赁了大约40万平方米的土地,其中包括部分今后可优先租用的土地。这一面积大约相当于位于东芝在东京都青梅市业务所的3.3倍、东京Dome体育场的9倍。2002年6月,工业园的运营管理公司———东芝杭州公司成立,与此同时,还建立了第一家笔记本电脑生产公司———东芝信息机器杭州公司。东芝想利用长三角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来对中国的整体IT消费市场得到一个大体的把握。但是长期积累的环境因素并没有得到改变。
有报道称,在东芝和神州数码(包括其前身联想科技时期)“亲密合作”的独家总代的9年时间里,神州数码几乎包揽了东芝笔记本在国内的“一切事物”,东芝笔记本反而更像是“OEM生产商”。该报道表示,东芝除了生产和拿回货款,所有事情都交给神州数码做。
东芝笔记本电脑在华推出新品的速度缓慢,新品上市速度要落后其他外资品牌,同时,东芝产品宣传力度不够,未能开发出新的客户资源。有分析指出,东芝笔记本在本土化方面的策略,显然是犯了“冒进”的毛病,没有与合作伙伴进行充分沟通,加上对中国市场了解不够,项目匆忙上马造成的后果就是市场一团糟。专家指出,东芝笔记本的本土化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链接
东芝“厚彼薄此”难挽销售颓势
1999年,美国得克萨斯州两名用户指控东芝笔记本电脑磁盘回路存在毛病,有可能导致对存盘资料的破坏,因此对东芝发起共同起诉。东芝为避免高额赔偿的风险,同意“私了”,为美国用户共支付了10.5亿美元的补偿额。然而,当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用户也要求东芝作出类似补偿时,该公司的表现却“前后判若两人”,拒绝采取补偿措施。这引起了中国用户的极大不满,中国的媒体纷纷谴责东芝的这一作法。
而此后,东芝笔记本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状况已呈一派颓势。据国际数据公司于2000年12月19日公布的统计结果,2000年东芝笔记本电脑在中国大陆日益兴旺的个人电脑市场上的销售形势急剧下滑,第二季度销量仅为17697台,比第一季度减少432台,第二季度的市场份额也从第一季度的19.4%下降到15.4%。(晓青综合)
东芝笔记本等被曝质量问题
工商部门责令停售不合格商品
东芝、富士通、NEC和惠普等4个国际知名品牌的5个型号笔记本电脑,在浙江省工商局近日的专项质量监测中,被发现不符合国家相关的强制安全标准。
检测结果显示:这四大品牌笔记本电脑受检型号存在的最主要质量问题,是静电放电抗扰度以及辐射骚扰、抗雷击能力等。
目前,浙江省工商局已对不合格商品作出了责令停止销售的决定,并予以立案调查。
静电放电抗扰度、辐射骚扰、抗雷击等名词看上去都非常专业,这些项目抽检不达标,对笔记本电脑来说,意味着什么?
负责此次检测的“国家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人解释,在实际使用中,笔记本电脑可能会受到人体、毛衣或其他静电载体的静电放电,其应当具备一定的抗电能力,而不至于在实际使用中显得过分脆弱,这就是静电放电抗扰度。但在此次受检商品中,有四个型号出现死机等异常情况。
另外,浪涌抗扰度是指电脑抗雷击能力,如果不具备该能力,电脑就容易出现死机、丢失信息或损坏等异常情况。而辐射骚扰则指电脑发出的干扰信号超过标准限值,从而有可能危及周围设备的正常工作或者造成电脑的信息泄露。
浙江省工商部门指出,CCC、FCC、TUV等产品认证中,都需检测此项指标,作为国际知名的笔记本品牌产品,此项指标不合格很不应该。(晓青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