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CCD(光电耦合器件)缺陷风波引发了整个DC、DV市场的大震荡。SONY、佳能、松下等日系一线品牌纷纷中箭落马,对存在CCD缺陷的产品,正式将其召回并免费维修。面对日系品牌的全军覆没,作为韩系品牌代表的LG、Samsung 等却毫无动静,其中Samsung 更是凭借竞争对手陷入CCD风波之际,凭借其“特殊”的价格、渠道策略,在市场中迅速崛起,似乎CCD风波与之完全没有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
随着消费者对Samsung 问题DV投诉的增多,其DV产品存在缺陷的问题跃然浮出水面,而等待着Samsung 的是中国消费者的一场集体诉讼。
据《中国3C消费报告》网站负责人介绍,自2006年以来共收到有关Samsung DV的投诉57起,其中由CCD故障引起的有54台。涉及D21I、D31I、D380I、D307I、D303I、D24I、D436等十多个型号,其中有购买使用3年以上的,也有刚刚购买使用不到半年的。
来自《中国3C消费报告》的数据显示:进入9月以来,由于DC/DV的CCD问题频繁曝光,Samsung DV的投诉如潮水般猛增,平均每两天就会有一起。在11月7日,竟接到4例有关Samsung DV的投诉,虽然投诉者来自深圳、江苏南通、安徽合肥、河北衡水四地,但其DV产品都有着相同的故障,即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花屏,最后黑屏彻底无法使用。而在12月初,也连续出现相关的8例投诉。就在截稿前,《中国3C消费报告》致电本报,再度收到2起关于Samsung DV的投诉。
虽然就绝对数字来说,几十起的投诉并算不上庞大,但就单一品牌产品来说,以及考虑到网站的影响力,其频率已经相当高了。而据《中国3C消费报告》网站负责人分析,按100:1的投诉率计算,全国至少有近千台问题Samsung DV存在。
这些投诉的消费者中,很多都有相同的维修的经历,在CCD问题没有曝光以前,他们都以为是使用不当造成的问题,很多都进行付费维修,而联系到2006年在市场中炒的沸沸扬扬的CCD缺陷事件,消费者开始意识到,这也许根本和他们无关,是Samsung 产品自身缺陷导致了这些问题。而据业者介绍,Samsung 并不具备生产DC/DV关键组件CCD的能力,其相关产品全部采购自SONY。
虽然《中国3C消费报告》已经致电Samsung 方面期望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但来自Samsung 的反馈另人失望,除了在官方网站上对几款早以在市场上消失的产品实施延长保修期外,再无其它举措。
“Samsung 方面并不承认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解决顾客问题,而是一直采取掩耳盗铃的政策,拒绝给予应有的售后服务。SONY和松下这两家主要的民用CCD供应商早已承认自己生产的部分批次CCD确实存在缺陷,国家质检总局也于11月28日正式发出通知,除了敦促SONY召回缺陷产品外,还表示要加强对SONY生产的配件监管力度,Samsung 所采用的CCD当属此列,盼望相关部门能将其纳入监察范围。”
《中国3C消费报告》网站负责人表示:“在消费者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我们将诉诸法律手段,采取集体诉讼的形式,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让其它消费者产生警惕。希望所有正在忍受Samsung 问题DV的消费者都能站出来,在不负责任的厂商面前,忍耐不是美德,只是欺压的借口。对消费者来说,召回才是唯一公正的选择。”
本文截稿前,《中国3C消费报告》相关负责人还向我们通报了他们牵头组织的戴尔“换芯案”及“8.7服务器案”全国消费者集体诉讼的最新进展,目前戴尔“换芯案”分别在厦门、北京都有起诉,厦门二审即将开庭。戴尔“8.7服务器案”厦门一审于3月5日开始,正在诉讼过程中。“在几起戴尔案集体诉讼中,消费者代表均当庭驳斥了戴尔的所有辩驳及所谓证据。”
事件评析--Samsung ,难道就值三颗星?
在明显存在产品缺陷的情况下,很难理解Samsung 电子为何对如此严重的CCD问题竟轻描淡写,而且在官方网站上公开表态,也仅仅限于小心翼翼地公布的型号,“延长保修”!
一直以来,对于缺陷产品,有社会责任感的厂商或者召回,或者免费更换成没有问题的产品,这些都是比较可行的处理方式,而延长保修就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吗?如果这些Samsung 摄像机在过了所谓的“延长保修期”后再出状况,是不是就可以唐而皇之地甩手不理了呢?
可以说,Samsung 在狡辩和逃避了这么长的时间之后,终于肯勉强承认问题,尽管是避重就轻,但是态度上总算是有了一点点让步,也许企业也意识到,一味歧视和蔑视消费者的利益终究是难全之策。这让我们想起在2005年轰动全国的Samsung 7系列CRT显示器问题事件中,Samsung 电子也是对整个7系列的问题只做部分承认,最后在广大的案例面前,在铁一样坚定的数据面前才不得不低头。
可能对于Samsung 电子来说,也许又会用“销售量大”来为问题的出现做一个假设前提,这样就非常可笑,如果是Samsung 显示器,还可以说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量比较大,而Samsung 的摄像机乃至数码相机等产品,敢称第一第二吗?况且,销售量不能作为“出问题”的充分理由,更不能作为逃避责任的借口!
殊不知Samsung 在和消费者打太极的时候,也在为苦心经营的品牌抹黑。不管Samsung 人如何自豪自己品牌的全球知名度,但在我们的心目中它也只值评给三颗星(满分为五星)。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前,中国的消费者们应该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维护正当权益!近期,中国3C类消费品投诉门户《中国3C消费报告》有关Samsung 问题产品的集体诉讼也正在征集和准备之中,我们相信,正义的力量终将战胜黑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