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各系车何"最"之有 选车必备几大基本
网友【dreamer】 2005-07-07 20:10:04 分享在【明星/名人动态】版块    1    1
如何选车是个讨论了多年的老话题,现在又一次把它搬出来不免有拾人牙穗之嫌。但看着一拨又一拨前来询问买花冠好还是宝来好的熟人或朋友,记者仍感到普及“理性购车”观念的任重道远。

很多准车主会问,我买车前多方询问、比较,甚至还请教了很多汽车业内人士,这样难道还不算理性购车吗?从态度上看,这些消费者是很理性的,但记者所说的“理性购车”是指消费者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汽车产品重要品质的能力,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或家庭对车辆的使用要求,并能在车辆选择上主动地作出分析、比较和排除。要做到这一点,光凭每天无数次地跑卖场是不够的,得靠平时对汽车知识的积累。本文里,记者将告诉大家在选车时必须掌握的几点基本要领,希望有所裨益。

如何区分车辆的特性

每款车都有它的特性,就像人无二致。但在相同的地域、人文等环境条件下,这里的汽车产品多少会带有某些相似的特征,就好像人类的族群特征一样。因此,在选择汽车产品的时候,如果专业知识还没有达到对每款车都知根知底的地步,仅凭对同国家或地区汽车产品总体特征的了解,也能大致分别它们的基本特性。

关于世界几大车系的特性,记者已在前月专文详细阐述。这里要强调的是,车辆特性直接影响你的驾驶感受、经济及安全性。一般来说,欧系车底盘扎实、车身坚固,操控精准,发动机强调功率最大化且制造精良,能带来更多的驾驶乐趣。但内饰普遍颜色单调而做工粗糙,为女性所不喜;美系车的车身安全性非常不错,底盘也很沉稳,空间大且乘坐舒适是它的亮点。但作为高舒适性的牺牲,软性悬架使车身过早地出现某些极限状态,减震弹簧行程较长造成的车身连续颠簸也是促发晕车的一大因素。而且,油耗相对过高;日韩系车算是深刻研究了欧美车系的特点,车身结构上也强调高刚性,在外型和内饰等方面则非常注重美学效果,不仅颜色鲜艳而且用材和做工都追求精致,车型的更新换代也较欧美系车快很多。也许是在其他方面花的精力太多了,日韩系车在机械性能方面较欧美系车稍有不及,特别是高速时的操控、稳定及再加速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还要补充一点,现在一些合资或本土企业采取全球采购的方式进行汽车生产,这个国家引进发动机,那个国家引进底盘生产线,自己设计车身等等。但只要弄清了零件的生产或采购国,也可依据车系的特性来判断车辆的相关特征。不过,以目前国内的汽车制造水平来看,重要零件依赖采购的汽车产品在可靠性方面要较以整车(设计)方式引进的汽车产品稍微逊色。

怎样的经济性才合适

想买车的人都希望自己选择的汽车是最经济的。这里的“经济”无非是省油、省修,但“最”就比较难把握了。以车系特性划分,日系车是比较经济的,因为它普遍要比同级别欧美系车轻几十到几百斤,而且日系车的口碑在这个圈子里也比较好,只要不出什么事故,返修率还是比较低。韩国车虽然也很轻,但却没有日系车技术那么先进成熟,因此“省修”方面可能不那么令人满意。但经济性毕竟不是选车的唯一标准,其他车系特别是欧系车在经济型(国外叫小排量)车领域也是非常之老到。

如此便出现了痛苦的选择,要么买经济的日本车,却少了些驾驶的激情与乐趣;要么买欧系车,却不得不为加油或急转弯时的惬意与享受多出几张票子。这里,我们不妨借用一下招投标时的选择标准——最佳适用法。把市场上同级别车型或你认为可选择车型的标准油耗一一罗列,然后相加得出总数,再除以车型数得出平均值。哪款车的油耗值最接近这个平均数,则不妨优先考虑。

怎样理解车辆的安全性

有人认为汽车的钢板越厚越安全,因为厚就硬,硬就难撞坏;有人认为汽车的安全性取决于结构,钢板厚点薄点没有本质区别。记者认为,如果厚薄相差甚微,则对安全性没有什么影响。汽车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部分。前者主要是通过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制动性等来预防或避免危险,后者是通过提高车身刚性、扩大吸能区或增加气囊等在事故发生时来保护驾乘者的安全。钢板厚薄问题属于后者。

车辆在碰撞时,保护驾乘者的关键是车身的变形程度,这与车身结构设计和刚性有关。钢板在其中的作用是最大限度保持车身结构的完整。因此,钢板的安全性不是看它有多厚,而是体现在它的拉伸强度和张力上。一位业内人士曾告诉记者,他们使用的欧洲钢材要比中国生产的钢材好很多。如何证实呢,做实验:将进口钢材拉展到一定程度,用显微镜查看表面,发现没有断痕,且呈一个又一个的圆形纹路,钢材仍保持了一定的弹性。将中国生产的钢材拉展到同样程度,表面虽也没有断痕,但出现了较密集的裂痕,而且几乎难以继续拉伸。

对购车者来说,安全性应该是选择车辆时的第一标准。从世界汽车的发展历程来看,欧洲和美国为汽车工业作出的贡献多为发动机、车身结构、底盘技术等方面,而后来居上的日本则是在汽车电子、传动系统等方面开创了新局面。仅以口碑而言,欧美车系的安全性要显得实在一些。

多高的价位我们才能接受

买车砍价相信大家已不用记者多口罗嗦了。现在经销商每台车基本上只能从厂家拿到3%-4%的利润返点,当然也有高的,但那不仅是少数,而且是比较新一点的品牌,这些品牌现在大多处在有价无车的局面,要砍下价来不是很容易。这里记者想要提出的观点是,如果你看中的汽车价格基本接近自己的目标车价钱了,你会不会马上行动呢?答案不会那么统一。

一些准车主往往在车价降下来的那一刹那改变了主意。原因很简单:以后还会跌。这个观点让人哭笑不得。如果把国内车价完全不跌的那一天预计一下,估计最少得到2010年。前提还得是国家的汽车产业调控计划正常实现,到那时全国就剩那么三四家大的汽车集团了,价格体系才有可能逐渐平稳。能忍那么久,当然是好事。但对那些还在制定目标价格计划或想买车又怕转眼即跌的准车主而言,该出手时就出手不会是个遗憾的抉择。以今年为例,照目前的市场热度,如果没有大厂家政策性价格调整,10月份以前很难出现大面积的降价行为。一些厂家可能会因为生产线改造或扩建完成后调整产品结构出现一定的降价幅度,但其额度也肯定有限,不会对市场造成深刻的影响。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5-07-07 20:10:04  回复

回复/评论:各系车何"最"之有 选车必备几大基本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遥控器电池,被幼儿误吞… 欧系保险公司赔付了近1.4亿元人民币!
  2. 中美通话的内容简短,但意味深长!
  3. QQ等级256级用户诞生,首次解锁“时光企鹅”图标!
  4. 盖茨列出了10项改变世界的技术名单
  5. 美国新法案“大漂亮”引发了全球资本配置大调整
  6. 川普家族“哈佛风波”和签证政策的突变
  7. 美国“非法移民家庭”遣返行动引发了“婴幼儿无国籍”的危机
  8. 全球AI人才的争夺战白热化,顶尖研究员成为了科技巨头争夺焦点
  9. 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10. 马斯克的“130天政府生涯”终结后…
  11. 能熟练运用AI也不行?硅谷的40万人在近期被炒鱿鱼
  12. 英国2岁男童竟然刷新了门萨俱乐部“最年轻男性”会员纪录
  13. 川普和马斯克的公开交锋升级了
  14. 美国暂停了学生签证预约,申请者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活动须谨慎!
  15. 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或将加速中国崛起,助力中国成为全球的经济主导力量!
  16. 川普总统宣布“金卡计划”网站开放
  17. 美国移民新机遇:紧缺人才的绿卡通道“无需排期”
  18. 互联网女皇“340页AI报告”猛料刷屏
  19. 川普总统:加拿大可以免费加入“金穹”导弹防御系统
  20. 宗庆后家族的多处海外房产曝光,价值数亿元!
  21. 川普总统批评支持者,马斯克激烈回应!
  22. 美国房价仍然高位,“美国梦”成奢望!
  23. 中美两国元首针对当下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通话交流!
  24. 鲁比奥声称将会收紧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审批政策
  25. 英伟达的市值突破了四万亿美元,创人类历史纪录!
  26. 任天堂的Switch 2正式发售,参数细节全曝光!
  27. 川普总统声称希望中国“增加美油采购”
  28. 美国国会通过了减税法案,马斯克和川普总统再次激烈交锋!
  29. “蜗居”纽约的中国穷人:男女同住,毫无私隐… 却坚持不肯回国
  30. 马斯克声称川普在“爱泼斯坦名单”,白宫回应:局面令人遗憾!
  31. 比尔盖茨的财富突然蒸发了510亿美元,真相却令人肃然起敬!
  32. 世界瞩目的电话,十个不寻常的细节剖析!
  33. 马斯克打算组建新党“美国党”代表中间派
  34. 手机充电习惯是影响电池寿命的根本原因
  35. 韦伯望远镜(JWST)发布迄今为止最大的早期宇宙地图
  36. 难怪马斯克公开认错… 川普总统的相关杀器可以更多?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20, 2025-07-26 01:31:14

Processed in 0.06753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