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港台媒体报道,印度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无线通信市场,由于印度手机需求强劲,加上手机制造厂撙节成本考虑,越来越多国际手机大厂前往印度设厂,目前几乎所有国际手机大厂均已在印度设立研发或生产基地,印度极可能成为继内地之后,另一个全球手机生产中心。不过,台湾地区手机厂在印度布局却是付之阙如,未来一旦印度手机市场需求引爆,台厂恐将失去大好契机。
据新浪网报导,内地早已成为全球手机生产及研发重镇,许多采合资模式的手机工厂分布于广东、北京与天津等地,其中,Nokia(Nokia)在内地有4个生产基地及5个研发机构;Motorola (Motorola)除在天津设有工厂,另有15个研发中心;Samsung 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也在天津启用新厂,并成为其规模最大的手机生产据点,2004年产量达1,400万支。
不过,印度迈向手机制造大国的脚步也不落人后,由于内需市场潜力雄厚,加上印度政府政策鼓励,目前几乎所有国际手机大厂都已在印度设立研发或生产基地。印度手机协会主席Pankaj Mohindroo更指出,在印度生产手机可降低成本达2~3%,对于利润逐年下滑的手机厂而言,极具有吸引力。
早在1991年便在印度设立首座研发中心的Motorola ,日前再度宣布成立1座发展CDMA和GSM 2大网络系统产品的研发中心,成为在印度第四座研发中心。Nokia为因应竞争对手的全力进击,4月宣布将投资1.5亿美元,在印度南部港口都市Chennai建厂;全球第四大手机厂LG(LG)也已决定投资6,000万美元,在印度西部Pune盖组装厂,生产GSM及CDMA手机,预计到2010年每年产量达2,000万支;至于Sony Ericsson(Sony Ericsson)也已考虑在印度建厂。
目前印度手机市场规模约达25亿美元,Nokia是该市场最大手机厂。Nokia通信系统事业部资深副总裁何庆源表示,位于印度的生产基地预计在2005年底正式量产,将供应印度及南亚地区的手机产品,也可能加入移动基地台的生产行列。
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预估,2005年印度将售出3,400万部手机,比2004年增长62%;到2009年,印度手机销售量将正式超越内地,达到1.39亿支。由于印度手机市场需求强劲,Gartner分析师Kobita Desai认为,在印度政府鼓励政策、手机资费不断下降,以及无线网络快速普及情况下,将带动印度手机产业高度增长。
此外,印度拥有质量皆佳的软件服务与工程师,也是吸引外国厂商的主要原因。欧洲最大电子代工厂Elcoteq亚太区营销主管Henry Gilchrist表示,印度可借助国内需求为跳板,最终发展为对外出口的供应基地。Elcoteq也将在印度工厂投资1.5亿美元,预计2006年起每年生产手机1,000万支。
相对于国际手机大厂积极布局印度的动作,台湾地区手机厂则多半仍处于观望阶段,只有明基(2352)的动作比为积极。明基一度拿下印度手机市场占有率率前4名,最近则因内部策略调整而下滑,但明基对于印度市场仍相当看好,正评估在当地建立研发团队;明基董事长李焜耀也强调,由于印度市场发展比内地慢,目前还没有爆发出来,不过,未来将是明基非常重要的市场之一。
至于其他台厂方面,一度挥军印度市场的大霸(5304),已在2004年第三季(Q3)全面退出;智能手机厂商多普达则计划在2005年Q4投入印度市场,其他厂商暂无相关计划。台湾地区手机厂认为,目前在印度设厂的手机大厂如Nokia、Motorola 及LG等,都是同时拥有基础建设及手机终端设备的供应商,且在当地市场占有率率不低,有足够经济规模支撑,加上这些国际大厂多半在印度设有研发基地,研发与生产资源整合,因此,台厂的条件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此外,手机厂商也强调,以制造角度来看,印度并非很好的生产基地,因为上、下游供应链并未形成,原物料成本仍偏高,况且税制复杂,徒增物流管理成本,加上印度关税已降至5%,若要供应当地市场,直接进口即可,并无在当地设厂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