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市鲁朗镇内的鲁朗林海,是一处云山雾海里的森林,两侧青山葱茏,由茂密的云杉、松树与冷杉林组成,周边雪山林立,中间是整齐的草甸。溪流蜿蜒,木篱笆、木板石屋星罗棋布,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山居图”。
穿过村落,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缠绕在树干上的松萝一缕缕从树上垂下,倒下的枯木上长满了苔藓、地衣,地面上堆满了厚厚的树皮、落叶,湿漉漉的。突然,一只美丽的怪鸡在眼前一闪而过,前面还有三四只在草坪上晒太阳,稍远的一根枯树旁,还有一只不时以喙梳理自己的羽毛。看见它那高耸的发冠,红红的眼圈,猩红的脚和一身五彩斑斓的羽毛,便知道是血雉。
血雉隶属鸡形目雉科血雉属,是中国二级保护鸟类,除了血雉亚东亚种和血雉指名亚种中国没有以外,其他的十种血雉中国都有。在中国,血雉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祁连山脉和秦岭地区。从云南老君山的林区一直到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多雄拉山口的冰川区域,都有他们的身影。在国外见于尼泊尔、不丹、印度和缅甸等地。
01 红脸红脚红尾巴,头顶有一撮羽冠,紧张时会竖立起来
雄鸟红脸、红脚、红尾巴、红眼睛,所以被大家称为血雉。当然,它的别名还有很多,各地根据它的生活习性不同,取了很多具有当地特色的俗名。
青藏高原的藏民喜欢其红色的脚,亲切地叫它“红脚鸡”;在四川,因其羽毛形似柳叶,就称为“柳鸡”;云南丽江与大理等地,因其主要栖于松林和云杉林,喜爱吃松叶和种子,又称为“松鸡子”;在甘肃南部,大家认为其胸侧和翅上覆羽沾绿,称它为“绿鸡”;而全国各地,普遍称呼它为血鸡。
血雉全身羽毛由黑、黄、绿与红四种颜色混合而成,顺滑蓬松的羽衣以蓝灰色为基调,胸口和翅膀上方的羽毛呈现嫩绿色。它拥有一身柳叶形羽毛,长而下垂,羽毛上都有白色羽干纹,就像一老渔翁身披一件长长的蓑衣。
血雉的雄鸟与雌鸟不同,往往色彩明艳,外表鲜艳。尽管血雉亚种分化有12种之多,各亚种之间的羽色变异较大,但是,血雉所有亚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脸、脚以及尾巴都是红色的,比较耀眼。远远望去,就像是淋了一场血雨,鲜红贴着身体,在绿色羽衣里淋漓而下,连脚都被染红了。
此外,血雉的外形上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在它的头顶上,有一撮灰羽并向后延长成羽冠,十分的张扬,只要一紧张,羽冠就会惊恐地竖立起来。
02 性格刚烈,如果被捉住就不吃不喝,甚至会绝食而亡
血雉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一般在海拔2000-4900米高寒山区的高山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杜鹃灌丛,而且血雉的行踪极为隐蔽,数量又稀少,平日里想要见一面它们靓丽的身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次在鲁朗林海出现一群,实属不易。
白天主要在林下地上,晚上到树上栖息。通常天一亮即开始觅食,一直到黄昏,中午常在岩石旁或树荫处休息。血雉轻易是不会飞翔的,只有黄昏以后它们才会飞到一些比较低的树枝上休息。
它们也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的习性,夏秋季,它们选择在高海拔地区生活,相对安全一些,因为它们不善飞,多在地面活动,天敌甚多。冬季,它并不怕冷,但因为高海拔地区缺少食物,只能迁移至较低海拔越冬。
这货其实很喜欢凑热闹,如果不是繁殖期,不同家族会组成群体一起活动,无论是觅食还是休息。多的时候一般达到30-40只,少的话也有10多只。
雌鸟、雏鸟都有保护色,羽色暗淡,斑麻如土,不容易引起天敌注意,但也难保不会遇到天敌袭击。它们有个独特的蹲伏反射方法,只要天空一有猛禽现身,便立即伏在地上,一动不动装死。这时候,披着一身血衣的雄鸟,还真是模范丈夫,为了保护雏鸟与雌鸟,故意飞起吸引天敌注意。连生死都不顾,真爱呀!
血雉生下来就是倔脾气,它的性格不是一般的刚烈。如果被人捉住,它会不吃不喝,甚至会绝食而亡,颇有几分君子的风范,很值得人类学习。可见,血雉很难被驯养的,就算你在野外抓一只血雉带回家,也很难养活。
03 从不挑食,会刨土找昆虫吃,连蜈蚣也敢下手
血雉像个退休的小老头,整日过着与世无争、自食其乐的日子。从不挑食,日常吃的食物主要以植物为主,已经记录到近100种,地面上可见的各类植物的嫩芽、嫩叶乃至花朵、浆果、种子以及地衣等都是它的菜。
它食谱上的种类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夏季和秋季主要食物有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浆果、种子以及苔藓、地衣等;冬季和春季以各种树木的嫩叶、芽苞、花序等为食。
当然,遇上不好的年份,血雉便会用自己的脚爪去刨土,运气好的话,还能抓到一些昆虫,改善一下自己的伙食。动物学家曾记录到血雉捕食鳞翅目幼虫、蚱蠓、金花虫等小昆虫
有个时候,实在是食物短缺,哪怕是蜘蛛、蜈蚣这样的等小型无脊椎类动物,血雉也是一样会吃的,血雉明知道蜈蚣很危险,但也管不了那么多,总比饿死强吧。
血雉还是个急性子。找到食物了也不会停下来,喜欢一边走一边吃。还不止这些呢,好像是怕别人抢走了似的,它啄食的速度特快。
04 为了争夺配偶权,两只雄鸟甚至头对头猛啄对方,直到一方认输逃走
每到3月底-4月初,就是血雉谈情说爱的时节,雄性血雉这时就得准备一身漂亮的“衣服”,喉部就会长出一些血红的羽毛,整日在雌雄血雉面前载歌载舞,有时还会亮亮嗓子,来吸引别的群里“姑娘”。
如果看到别的雄性也来争宠,就有斗争发生,很多时候打得相当激烈,它们常在林间追逐或绕大树转圈,或者干脆正面相向,大打出手。两只雄鸟甚至头对头猛啄对方,直到一方认输逃走为止。
胜利的一方就与雌鸟组成家庭,离开越冬地区,到亚高山针叶林占领巢区。整个配偶关系可维持到整个繁殖季节,繁殖季节一过,就各找各妈。
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要结婚必须买新房,血雉也一样,过新婚的日子要筑个巢。它们也会看风水,大多把巢筑于人迹罕至的灌木丛中或者腐烂的倒木旁,巢建得很隐蔽,一般的捕猎者很难发现。
找到一个比较中意的凹坑后,就在里面垫些筒草、松叶、云杉叶、蒿草和细根,上面再铺点儿苔藓、松萝或者自己的羽毛,用身体压迭,使之堆成疏松的巢。
从外表看,巢穴呈浅碟形,巢口朝向阳的一方,这样能让宝宝随时晒到阳光。尽管巢穴比较简陋,但在血雉眼中这就是一个舒适的家了。当然,万一巢在产卵期被风雨或者捕猎者破坏,血雉还会重新做一个巢的。
05 雌鸟繁殖期间很是恋巢,即使用树枝来驱赶也不出巢
筑巢之后,一般就到了4月下旬,雌鸟便开始产卵了。雌鸟每次产卵后,常在巢内静卧半个小时,才离巢同雄鸟一起觅食,一般在巢区周围觅食。每隔2-3天产1枚卵,一窝产5-10枚卵。
卵呈长卵圆形,浅黄色,上面有许多形状不一的浓赭色斑点和细小的暗色细纹,这样一来,就与地面枯枝败叶的颜色相仿,避免乌鸦之类的坏家伙来偷吃。
产完最后1枚卵后才开始孵卵,孵卵的重担全部由雌鸟来承当。孵卵还真是技术活,雌鸟要消耗自身大量的能量,来维持卵的温度恒定。奇怪的是,雌鸟这时很恋巢,常常人至巢前也不肯离巢,即使用树枝来驱赶也不出巢。
不过,不用担心,这时,雄鸟也没有闲着,它就在巢周围的区域内巡视护巢,一方面阻止同类进入巢区,另一方面及时发现捕食者。当然,雄鸟有时也来到巢边,不忘与雌鸟亲热一番。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贾陈喜发现,雌血雉一天中从黎明离巢到中午回巢,有大约7个小时不在巢中。整个孵化期,雌血雉也只有70%的时间在巢中孵卵。难道是雌血雉在孵卵期“心不在焉”?
其实,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血雉的卵具备了更强的御寒能力,可以经受更大幅度的温度变化,以此来保证高孵化率。相反,血雉孵卵温度的大幅度震荡,不仅没有影响其孵化率,事实证明有利于刺激卵中胚胎的发育。
雌鸟也是很有爱心的妈妈,每当出外觅食前,总是把一些枯草叶或羽毛盖在卵上,把卵隐蔽起来。经过一个月的孵化,雏鸟就破壳而出了。
出壳后,血雉雏鸟绒羽一干就能到巢边活动。雌血雉护雏性极强,当雏鸟受到乌鸦侵害时,会不顾一切地冲向它。在育雏期,雄鸟与雌鸟一起育雏,直到小血雉长大。
结语
美丽的大自然中,每一个小精灵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我们不应为了一己的私欲而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如果你以后在野外遇到了血雉,请不要试图捕获它们,就让它们自由的生活在大自然中,因为它们才是森林的主人。
雪灵谷动物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中国科学报》、《中国动物志》、《中国绿色时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林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