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重拍《红楼梦》的热潮,有人期待,也有人表示担忧。一些观众认为,83版《红楼梦》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成为人们普遍认同和喜爱的经典之作。如果新版不能超越原版,再投入那么多资金、那么多人力和物力重拍是否有必要?一些网友提出,即便重拍,也不必一哄而上,这里面是否有借《红楼梦》重拍生财之嫌?
不可擅动不容亵渎
当年担任《红楼梦》制片主任的任大惠对时下影视圈的急功近利心态表示担心,他说,当年拍《红楼梦》时,为了拍出古典名著的文化内涵,用了约两年时间,对从全国各地挑选出来的100多名年轻演员进行了严格的封闭式培训,不仅学表演,更让他们天天读原著,起初一集拍了整整一个月。可以说,这部戏体现了主创人员、乃至影视界、红学界的共同努力。一些专家指出,《红楼梦》重拍是很难的,不可擅动,不容亵渎,要有客观专注的态度,更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名著是富矿,但如为经济利益而盲目挖掘,将会造成对经典的亵渎。
经得起“一再挖掘”
作为新版《红楼梦》拍摄方的中国视协主席杨伟光表示,新版《红楼梦》仍会以原著为据,但一定要拍出新的特点,而翻新遇到的问题确实不少。好在像《红楼梦》这样的名著内涵非常丰富,经得起一再挖掘。
具有“多话题价值”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红楼研究所副所长、红学专家胡文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当前的“重拍热”表示了乐观态度。他认为,名著都具有“多话题价值”,一部名著改编几十次都挖掘不完,不同的创作者会有不同的视角,重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