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没有他,就没有如今的科技发展腾飞,更没有特斯拉汽车!
网友【了不起】 2020-06-05 06:25:55 分享在【明星/名人动态】版块    1    4

现年98岁高龄的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约翰·班宁斯特·古迪纳夫(John Bannister Goodenough),在新型电池材料的研发取得了重大进展,于2020年5月13日连发两篇《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有望极大地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并增强电池性能。

人物卡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图|Nobel Prize

姓名:约翰·班宁斯特·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

荣誉: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生于:1922年7月25日,德国耶拿

获奖原因:“因为他对锂离子电池发展上的贡献”

因为姓氏的关系,古迪纳夫(Goodenough,意为“足够好”)在国内被很多媒体亲切地称呼为“足够好”先生。“足够好”先生是获奖时最高龄(97岁)的诺贝尔奖得主。下个月25日即将迎来第98个生日的“足够好”先生现在仍然精神抖擞、兴致勃勃地活跃在科研界。

“足够好”到底哪里好

1980年,在牛津大学,古迪纳夫教授发现了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材质钴酸锂(LiCoO2),使锂离子(Li)电池得以广泛使用。如今,从MacBook Pro到特斯拉Model 3等产品都是由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的。如果没有古迪纳夫教授的洞察力,所有我们知道的汽车的电气化可能都不会发生。那么那个现在风光无限的世界顶尖企业家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可能只能给人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那个似乎是和与eBay付款的处理有点关系的家伙。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特斯拉Model 3,图|Car and Driver

事实上,氧化锂钴阴极正是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它的使用可以稳定电池,使其能够承受放电和充电,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表面断裂的风险很低——万一断裂,轻则可能会导致短路,而严重的后果可能是火灾。

古迪纳夫教授对阴极的开发让锂电池成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商业产品。这其实是一个价值几十亿的想法,但很可惜的是,牛津大学并没有为这个了不起的想法申请专利,所以后来古迪纳夫教授把专利权签给了英国的原子能研究机构。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古迪纳夫帮助重塑了汽车行业,图|Car and Driver

去年,古迪纳夫教授在接受芝加哥大学杂志采访时谈到他进行这项研究的动机:"我只是知道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在古迪纳夫教授发明了钴氧化物阴极之后,他的研究并没有从此就停滞不前,相反,他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想法,并开发出了锰酸锂和磷酸铁锂阴极。前者出现在许多电动汽车上,而后者则被广泛用于电动工具。

此次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的论文是关于如何开发和设计高性能固态电解质,可用于研发固态锂硫电池和全固态钠离子电池,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成功永远不怕晚

时光倒回到1946年,一个名叫约翰·古迪纳夫的23岁退伍军人怀揣着学习物理学的梦想来到了芝加哥大学。但是等他来到了校园,迎接他的是教授的一盆冷水:你现在才起步,对于物理学这个领域太老了,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功。

古迪纳夫教授在2017年接受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帕根·肯尼迪(Pagan Kennedy)专访时讲述了这个故事,随后哈哈大笑。当然,这个年轻人没有理会教授的建议,这才有了之后的故事。

接受肯尼迪采访时已经94岁的他,刚刚以他炽热的创造力在科技行业中掀起了一股热潮。古迪纳夫教授和他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团队提交了一项关于一种新型电池的专利申请,如果能够奏效,那么它将以廉价、轻巧、安全的特性彻底改变电动汽车,并可能完全替代使用化石燃料的汽车。

古迪纳夫教授的这一新动向一经宣布就引起了轩然大波,部分原因是他之前就已经做到了对于汽车行业翻天覆地的大壮举——1980年,57岁时的他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共同发明者,把巨大的汽车能量缩减到一个小小的包装中。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图|纽约时报

在很多人的传统认知里,创造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例如,2007年,当时只有22岁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斯坦福大学的一次活动上意气风发地宣称"年轻人就是更聪明",紧接着他又阐述了年轻和创造力之间的关联性。

肯尼迪写道:扎克伯格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他的观点——中年人会被无聊的物品和陈旧的想法所困扰。而在那次扎克伯格的校园行演讲后,硅谷更加热火朝天地追捧起了年轻人。

作家肯尼迪认为他的逻辑并没有完全说得通(扎克伯格后来也道歉了),但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年人很容易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观点:极具想象力的创意已经与我们无关了,创新属于孩子们。晚熟的天才们不得不与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偏见作斗争。

但“足够好“先生的故事表明,有些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们创造力反而会越来越强。肯尼迪表示,有大量的证据表明,晚开花并不是什么反常现象。根据2016年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的一项研究发现,发明家们的成果往往在他们45-50岁时才会达到顶峰,而他们的职业生涯的后半段往往会有很强大的生产力。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图|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

2011年-2014年,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获得国际专利的人按年龄段划分:46岁至60岁的人获得了大部分专利。

同样地,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日本一桥大学的教授们在研究专利持有者的数据时发现,在美国,发明人平均在47岁时向专利局递交申请,而价值最高的专利往往来自于年龄最大的发明人--55岁以上的发明人。

人生路漫漫,乌龟也能向前冲

在肯尼迪在专访中问道古迪纳夫教授关于他晚年的成功时,古迪纳夫教授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有些人是乌龟:一路爬行也一路挣扎,可能到了三十岁还什么也没有想通。但是这并不妨碍乌龟继续向前爬。” 他指出,这种在生活中的摸爬滚打或许是有益的,尤其是当你在不同的领域中摸索,边摸索边发现新的线索的时候。

“足够好”先生从物理学起家,然后侧身跳入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同时他也关注着可能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社会和其他领域趋势。“你必须汲取大量的经验,才能够更好地把各种想法结合起来。”他总结道。

参考文献

Wiley Online Library,Reaction Mechanism Optimization of Solid‐State Li–S Batteries with a PEO‐Based Electrolyt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001812

Wiley Online Library,Ambient‐Temperature All‐Solid‐State Sodium Batteries with a Laminated Composite Electrolyt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002144

Car and Driver, John Goodenough Made the Modern EV Possible,https://www.caranddriver.com/features/a32026882/john-goodenough-made-the-modern-ev-possible/

New York Times, To Be a Genius, Think Like a 94-Year-Old, https://www.nytimes.com/2017/04/07/opinion/sunday/to-be-a-genius-think-like-a-94-year-old.html?searchResultPosition=2

The Nobel Prize, John B. Goodenough Facts,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2019/goodenough/facts/

Car and Driver, Tesla Model 3: The Complete Guide, https://www.caranddriver.com/reviews/a31401312/tesla-model-3-complete-guide/

高分子科学前沿,98岁诺奖得主Goodenough《AFM》两连发,教你如何设计全固态电解质,
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572103

出处:头条号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仰望我所仰望!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4   2020-06-05 06:25:55  回复

回复/评论:没有他,就没有如今的科技发展腾飞,更没有特斯拉汽车!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麦当劳CEO声称美国品牌的声誉在全球下滑
  2. 相差3米!星舰试飞“精准溅落”展现技术突破
  3. 不输常春藤!盘点学费低、薪资高的25所美国公立大学
  4. 从近期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入境的悲惨遭遇说起
  5. 美国“真放宽”了对中国留学生的入境政策?
  6. 休斯顿机场“小黑屋内的铝箔纸”:中国留学生遭遇遣返的36小时煎熬
  7. ICE抓捕的非法移民中,中国人数量激增?
  8. 李开复:如果老板不AI,公司将会被AI淘汰!
  9. YouTube“反诈频道”助力警方,破获6500万美元诈骗案!
  10. 美国宣传制裁东南亚的19个电信诈骗网络实体
  11. 全美房地产市场在趋向中性,区域分化明显!
  12. 川普总统的“科技巨头宴”收获千亿级的投资承诺
  13. 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遇盘查,中方大使馆发布安全提醒!
  14. iPhone 17系列新品、iPhone Air发布了!
  15. 美国华裔二代坦言:中国发展现状,让父辈移民后悔了!
  16. 马斯克“xAI”起诉前工程师“泄露机密”
  17. 川普家族竟然靠它狂揽45亿美金!操盘手是赵长鹏?
  18. 启程回国:美元很香,但回家的路更香!
  19. 先交押金!美国重启了“签证保证金”试点计划
  20. 2025年度的美国公立高中排名发布,咱只关注前三!
  21. 持中国大陆护照在申请美国签证的注意事项更新(2025年8月版本)
  22. 敌友即友?马斯克和扎克伯格开始接触,图谋合伙收购OpenAI?
  23. 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遇驱逐,禁止五年内再入境!
  24. Niche发布2026全美最佳大学榜单 MIT重回榜首
  25. 美国年轻人的“中国观”悄然转变
  26. 植物油更健康?动物油脂摄入或将加速肿瘤生长
  27. 美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印度制造”的份额激增
  28. 美国签证新规“取消第三国面签”的选项了
  29. 川普总统的态度突变,暗示乌克兰应该反击俄罗斯本土?
  30. 选择西雅图、圣地亚哥还是洛杉矶?全面对比“三城生活”
  31. 华人留学生“索赔1亿美元控诉”大学期间的农药伤害
  32. 华人科学家身陷“杀猪盘”,短短数月就被掏光250万美元积蓄!
  33. 从美国回到中国的,基本都会被问及这些问题!
  34. 加州州长竟然模仿川普总统的风格发帖,粉丝数和支持率“都涨了”!
  35. SpaceX的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了
  36. 白宫开通了TikTok 账号,传播政策信息!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36, 2025-09-18 09:10:04

Processed in 0.27717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4)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