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关系持续紧张、保护主义情绪在美国政坛升温的背景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森再次表达了对自由贸易特别是对华开放政策的坚定立场。
2025年5月2日,纽森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时明确表示,加州不会追随川普政府对中国商品施加高额关税的做法,而是继续维护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他强调:“加州不是美利坚合众国,我们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加州会继续向中国和其他贸易伙伴伸出开放的双手。”
这番表态被广泛解读为纽森对联邦政府贸易政策的公开反驳,也再次凸显出加州与华盛顿在经济全球化、对华关系等议题上的深刻分歧。
事实上,自川普政府提出对中国商品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以来,加州一直持批评态度,并成为全美第一个因关税问题起诉联邦政府的州。
纽森在采访中表示,国际贸易并非零和博弈,中美之间存在深度的互依关系,尤其对加州而言,这种依赖更加显著。他指出:“硅谷科技企业与亚洲、特别是中国有着密切联系,加州的经济结构决定了我们对外部市场的依赖远高于其他州。
加州是美国对华出口的关键州份,也是中国商品进入美国的主要通道。
2024年,加州出口总额为1830亿美元,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出口占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期,这三国的商品占进口总额的40%以上。
纽森指出,高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加州经济成本增加数十亿美元,影响出口企业利润,并波及旅游、制造业、中小企业等多个领域,威胁就业和税收体系稳定。他表示,加州正遭受政策的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纽森首次在对华关系上采取积极立场。
早在2023年访问中国期间,纽森就代表加州政府与中国多个政府部门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备忘录,涵盖气候变化、绿色科技、教育与文化交流等领域。他还与中国地方政府签署了多项地区层面的合作协议,展现出将中国视为“稳定合作伙伴”的务实姿态。
纽森的发言不仅是地方政府在国家对外经济政策上表达独立声音的体现,也反映出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部分美国地方政界人士对“脱钩论”的质疑与反思。
事实上,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加州,其经济规模堪比日本,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开放的产业结构。
在全球供应链日益紧密的今天,纽森显然意识到,任何以“切割”作为政策导向的行为,不仅会扰乱企业信心,更可能对本地经济造成深远的伤害。
尽管纽森在讲话中明确表示“加州不是美利坚合众国”,这句话在媒体中引发不少争议,但从实际语境来看,他更强调的是州府与联邦政府在价值观、政策取向上的差异,而非真正的政治分离。
换言之,加州仍是美国的一部分,但它代表的是另一种美国:一个拥抱多元、坚持开放、倡导合作的地方。
纽森此次表态不仅是对川普关税政策的直接反击,也意在向全球释放信号:即便在联邦层面中美关系紧张,美国的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大州,仍在寻求与中国维持稳定的经贸联系。
这种“州对国”的外交尝试,或许无法改变国家层面的政策走向,但它在某种程度上为中美之间保留了一条沟通与合作的渠道,也为其他国家与加州之间的直接合作树立了现实范例。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加州的立场为人们提供了重新理解中美关系的一种视角:当国家博弈趋于强硬、对抗升温时,地方理性与经济现实或许能为破局提供喘息之机。
出处:头条号 @局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