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推荐《杀戮》?
第一是因为它极富趣味性,第二是它充满危险性,第三是它具有挑战性,第四是它颇有观赏性。
先说第一点好了,一部拿过托尼奖的戏剧而改编的电影,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看,都十分Drama。
不好好拍电影,为什么要局限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几个人唇枪舌战,撕心裂肺,一不留神就容易错过一句经典台词。
舞台剧尚且只有一个舞台,凭什么电影也要炮制这般场景?
这才是舞台剧电影的魔力,你欲罢不能,却又着实感到兴奋。
想想《十二怒汉》,想想萨利·波特的《酒会》。
都什么年代了,这等类型片早就不新鲜了,拼的全然是剧本和导演的控场能力以及演员的表现力。
《杀戮》只有118分钟,可却让我们看到了整个世界,这样的电影还不有趣吗?比那些用金钱砸出来的大片可有趣多了。
《酒会》
《十二怒汉》
再来说说第二点,写《杀戮》是很敏感的,原因很简单,导演叫罗曼·波兰斯基。
牛逼兮兮的波兰斯基在电影圈很极端,你不能否认他的才华,却也不敢肯定他的为人。
这样的人有点像罪恶天使,代表了人格的两极。
《杀戮》只是他几十部电影中可能最没特点的一部,却也是最为特殊的,仿佛让我们回到了《水中刀》时代,婚姻勿语,暗藏利剑。
波兰斯基处女作《水中刀》
但仅仅如此吗?
有人说波兰斯基最好的作品也就是他的处女作。我不这么看,《穿裘皮的维纳斯》也是单一的场景,密闭的空间戏码,可形态却与《杀戮》全然不同,而波兰斯基其他的电影则更加层次丰富,相反,《水中刀》反而是最无趣的,一种思想上的无趣。
《穿裘皮的维纳斯》
挑战性很好说明,因为越是这样的电影越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看了一个多小时,最直观的感受只是他们在说话,一点空白都不留,作为观众的我们还能汲取到什么呢?
事后只想点上一支烟,大骂一句:Cao他妈的世界!
最后的观赏性紧扣主题,论演员的重要性。
舞台剧电影有一种定论,演员多牛逼,这部电影就多牛逼!
看看梅太后的《虐童疑云》和《八月·奥色治郡》,那叫一个酣畅淋漓,那叫一个随便怎么演都是“活”的,那才叫一个真正的演员。
当然,每一个演员都不同,我只是侧面说明舞台剧所造就的表演方式仍然是观众最能够做出直接反应的,没啥,就是牛逼!
《虐童疑云》
《八月:奥色治郡》
《杀戮》也很聪明地选了四位杰出的演员代表,一观演员表,尼玛,五座小金人在手,还怕啥?
《生死朗读》的凯特·温斯莱特,《沉默羔羊》的朱迪·福斯特,《无耻混蛋》的克里斯托弗·瓦尔兹,《芝加哥》的约翰·C-莱利。戏精们随便怎么演都是年度大戏,人家天生自带光芒,再联合罗曼·波兰斯基,早已是无敌多么寂寞!
有关于罗曼·波兰斯基为什么要拍《杀戮》?其实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他自身的表述,野蛮和文明,两者碰撞的效应会否带来新的撞击?
这的确像一篇辩论文,然而写到最后,自己误伤了自己,陷入了漫长的沉默时间。
另一种是他对自我的控诉,这是他近年来看待世界的结果。
他已经被贴上了罪恶的标签,何必再去苦苦撕毁,倒不如和影像做个深刻的交谈,把自己当做唯我主义的杀戮之神,在野蛮地带摧毁文明的伪装,在文明边缘践踏野蛮的行径。
抛开世俗的辩证,他仍旧是一个电影大师,但我们身处其道,难免会对“人性”颇有微词,于是再来看《杀戮》,会觉得这不就是罗曼·波兰斯基对整个世界的抵抗吗?
四个人物,代表的是四种人格,亦是社会的四种形象。
佩内洛普,家庭主妇兼职作家,热爱艺术,家中摆放着各种画集,清高的知识分子。
迈克,佩内洛普的丈夫,生活用品销售员,为人随性,不拘一格。
南希,投资员,典型的社会性人员,看似随和,实则阴晴不定,颇有些假大空。
艾伦,南希的丈夫,事业狂,冷峻的商务男士,精英做派十足,对于小事情毫无耐性。
事情起因:两家的孩子在玩闹中不幸受伤,其中一个孩子被打掉了两颗牙。
地点:佩内洛普和迈克的家中。
主题:为了和解,在文明的交谈中逐渐野蛮化……
社会性质:精英阶层和中产阶级的对抗,婚姻体制内的瓦解,男人与女人的战争。
其实所有的动机和诱因已经一目了然,剧情并无太多好详解之处。
如果我们把四个人的矛盾看做这个世界的四面镜像,那么其中的纠葛和矛盾全都是因为“人”本性的挣扎,是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更别说还是两对夫妻。
罗曼·波兰斯基无意将矛头指向任何一处,或者任何一个主题,这是《杀戮》最令人瞠目的一点,相同的类型片多会有特定的讽刺,然而《杀戮》却是处处都在嘲弄这个世界的规则。
四个社会性质较强的人,在孩子发生矛盾意外之后聚集在一起,本以为能和平地解决问题,却一再把事情夸张化。
这本就是社会自带的属性,所有的制高点和道德观都不复存在,因为人本复杂,人也本来很纯粹,都是利己主义者,各有各的论点,各有各的繁琐,索性事情僵化,一吐为快,各自大杀四方。
其中“手机”和“威士忌”推动了四个人物的情绪。
这种现代化的物品制造了种种高潮,让人物内心一再破碎不堪,妻子怒骂丈夫,丈夫两手一摊,男人嘲笑女人,女人醉后开大。
猝不及防地呕吐,不停运作的吹风机,响彻耳膜的电话声,嬉笑怒骂的嘴脸。
如此情境实在是过于野蛮,但却转载在所谓文明人的生活中。
你说这是黑色幽默,其实也不过是对现实的判断罢了,你说这是解决事情最直接的办法,其实孩子只不过是打打闹闹,父母乱成一锅粥,他们却和好如初。
表象的和平意味着内在的分崩离析,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文明社会,在《杀戮》中,你确实能看到整个世界和人类的挣扎。
所有详情只能凭个人去感受,只回归到演员的重要性,这才是我推荐杀戮的重要原因,也只有在这样的电影里,你才能知道一个演员有多么重要。
演员跟随剧本的走向而产生情绪转变这是合情合理的事,但怎样才能不过度反应就太考验演员的功底了。
譬如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所饰演的艾伦,一个事业狂魔在看到自己手机被突然扔进水里时,他表现出来的仍旧没有愤怒,所有人都在愤怒,而他没有。
我们用单一的思维来考量一个演员的最基本演绎方式,觉得他会嚎叫,他会抓狂,但其实他都没有。这是克里斯托弗以及导演所呈现的表演形态。
他只是无奈地坐在地上,不吵不闹,仍旧保持着他精英派的作风,喝杯威士忌,开始冷嘲热讽,将一贯的漠视进行到底。
这很符合艾伦人物的性格,却又让观众大吃一惊,原来所谓的“炸裂”需要一个人物性格的支撑点。
这很直接反映在了佩内洛普身上,原本她才应该是最冷静的,毕竟知识分子,不愿把自己歇斯底里的另一面展现在陌生人面前。
但她在听到丈夫毫不在意她面子对她指责时,她的多愁善感迅速被点燃,恨不得把所有人的伪善都揭开面目。
而稍一过火,便会失去角色的立意点,一个聪明的演员知道收放自如的重要性。
凯特·温斯莱特便是收放自如的代表,南希的压抑源于丈夫的强势,事业上的强势,让她在家庭中起到了被动作用。
但实际上她仍然在人前表现得如此温柔大气,而后的酒醉只是她性情的表露,她也没有愤怒,而是无所拘束地大笑。
表演形式来去自如,让我们迅速与南希产生了一种联系点。
而迈克也是和南希所对立的,他是最自由的,却也是最不受控的。
时时刻刻都把话题推上风口浪尖,引得四人情绪失控。而约翰·C-赖利所呈现的表达方式则非常外放,毫不收敛。
演员为电影带来的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我们的感官是在跟随演员而移动。
在舞台剧电影中,表演是致命的关键,其利害关系足以让电影形成一种独属于演员的视听语言,这也是最为有趣、危险、挑战和观赏的一点。
就算你不太明白《杀戮》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也必然能够感受到表演的魅力。
至于那些真实性的社会学与人类学解剖,大可以抛之脑后,为了表演,这时间和票价,也TM值了。
出处:头条号 @杜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