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时代不会终结?
网友【这才是美国】 2020-11-05 07:27:40 分享在【美国信息交流】版块    1    11

一个美国朋友的朋友圈争议

有一个朋友,他前几年移民美国。

作为一个理性的读书人,他诚恳、正直、爱憎分明。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说的就是他这种人。

他是70后,这一代知识分子对美国也有着天然的期待,毕竟,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之间大部分时候是一种正反馈。

正因为如此,他对川普这位民选总统,也有着天然的认同感。

这样一个多年来被称之为“灯塔”的国度,每个人都可以随性的思考和呼吸,川普作为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不管媒体如何口诛笔伐,他总体上应该是个不错的人吧?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所以,这几年,他一直试图让自己接受这位票选总统,试图去理解川普。

然而,就算隔着整个太平洋,也能感觉到他的纠结和难受。

最后,最后的最后,2020年的他认定:

川普是个混蛋,是个民粹,是个种族主义者,一个将美国甚至将全世界带入混乱的人……

从朋友圈可以感知得到,他要接受这个观点非常痛苦,毕竟那曾经是他的价值观,他从万里之遥来到这个陌生国度,正是因为这种价值观在支撑自己。如果他否定这位总统,就要去否定自己的部分价值观(至少是一部分)。

但是,他又是一个有强烈良知和是非感的人,没有任何形态可以高过良知本身,他现在在美国的土地上,能更加清晰的感知到这个总统的荒诞,而且,他预判川普当选后对整个华人世界的不利,所以他最终选择站出来反对川普。

可是,更荒诞的事情发生了。

那些他曾经在国内的朋友们愤怒了,你去了美国后,反倒成了背井之蛙。

“你的良知哪里去了,你去美国,莫不是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如果不是因为他过去积累下来的声望,恐怕更多人会直斥其非。

他朋友圈里的争议,一直持续到今天。

传统逻辑已经失效

那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逻辑对不上了。

每个人都在秉承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都心存善念。

每个人都自认为逻辑正确,每个人都在坚持良知。

然而,对川普的看法,却完全不一样?

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的逻辑已经失效。

以意识形态作为主旋律的百年争斗,已经不是解释当前乱象的正确理论。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对于川普的支持者来说,谁管你左和右,管你效率优先还是公正优先,你让我听得爽,你的推特能激起我瞬间的血性和嗨,这就够了。

对于川普的反对者来说,已经不管你的政策和规划了,你已经丧失了盎格鲁-撒克逊的优良传统,我不接受你这个骗子,你说什么我都不信。

与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大部分知识分子,还沉浸在过去的思维藩篱里,还将自由和禁锢视为时代的主轴,以为选民会在乎对错,分辨是非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样的精英媒体,同样陷入惯性的泥坑,所以太多人没有办法理解美国的“川普现象”。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今天这个世界,逻辑已经变了。

意识形态的对抗不是重点,思想层次的较量已经成为过去。

现在的美国选举:

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对抗。

是非川普与川普的对抗。

是个人中心与普世价值的对抗。

是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对抗。

……

问题来了,世界为什么会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状态?

让时间回归到2016

其实,传统逻辑的失效,并非从今天开始。

我们将时间推到四年前,也就是2016年。

那一年,世界发生了两件大事:

川普上台和英国脱欧。

在相当长的时间坐标系内,2016年将会成为历史的重要节点。

它将是“全球反智”的重要一年,也是全球集体走向“情绪化”的时间刻度。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2016年,以情绪化著称的川普得到美国蓝领、小企业主、白人中下层群体的支持,这些人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失落者。

在他们看来,美国精英通过全球资本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处于“沉默多数”的工薪阶层却只能蒙受失业煎熬。

所以,他们要将选票给要“修建新长城”的川普,因为,这样的总统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

这个诺贝尔奖TOP1的国家,这么多人将自身的失败简单归结为“全球化”。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英国脱欧的逻辑也是一样,处于统治地位的高层考虑到国家利益而吸纳更多移民,但作为普通阶层却要面对移民带来的治安难题,于是普通民众将愤怒矛头指向“移民政治”。

这个曾经带领全人类走向“蒸气时代”的伟大国度,他们龟缩回自己的岛国,同时将自身的失败指向“移民政治”。

这两个指标性的国家,从2016年开始,就告诉全世界一个事实:

那个曾经引领人类理性思考的国度,开始变得非理性起来。

还记得那个美丽的岛屿吗

除了这两个指标性大国,再来看世界的其它小角落。

有一个美丽岛屿,它的地理位置是:

北纬21度到北纬25度,东经122度到东经120度。

它的名字叫做台湾,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曾经是华人世界里最善意的角落。

这里有淳朴善良的当地人民,这里有清澈高远而闻乡情怯的外婆家的澎湖湾。

从海岸向东看,它似乎还承载着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失传梦想。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然而,今天,这一切的美好,突然之间完全失去了。选举不再是逻辑思考和思想抉择,而是一种情绪性的发汇。

它变成了一个你完全不认识的地方:

情绪激进,歇斯底里。

曾经安静详和的那片土地,曾经引领华人世界的文化高地,现在,嘲笑和戾气遍布全岛。

这里已经没有对和错,只有鼠目寸光,只有夜郎自大,只有贴标签和贴标签……

残存的几个理性人物,被台湾海峡两岸的低幼生灵攻击。

有时候站在香江尽头,看着这一切无可奈何。

一切显得那么无奈,又那么悲哀。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2020年6月6日,高雄市罢免韩国瑜,目及之处,民粹碾碎理性,情绪化主宰一切,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市苓雅区,曾任高雄市议会议长的许崑源跳楼自杀。

自杀之前,他曾情绪低落对妻子说:

“社会这么没有是非,我活着有什么意思。”

很多台湾人不在意这个事件,特别是网络上长大的那一群人,他们还在奚落攻击一个死去的人,浑然不觉得,属于这个宝岛上特有的美好,已经远去了。

整个宝岛,大部分沦为选举中的情绪怪兽,而且慢慢成为生活。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民粹和情绪,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为什么会这样?

情绪化正在主导世界

不仅仅是美欧这样的大战场,也不仅仅是台湾这个小角落。

近年来,全世界的民粹主义、保守主义、排外主义、孤立主义都已经全面得势,这是冷战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冷战以前也有很多极端政党,但基本上都出现在第三世界。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而现在极端力量直接出现在“自由世界”中心地带:

法国“国民阵线”、希腊“金色黎明”、瑞士人民党、比利时“佛拉芒利益党”……

这些欧洲国家曾经是世界的明灯,而现在也已经被污染。

第三世界就更不用说了,菲律宾的杜特尔特、土耳其的埃尔多安、叙利亚的ISIS……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人类忘记了并不久远的残酷历史吗?为什么会这样?

古希腊大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经预言,美好制度的最终结局就是民粹政客上台,最后利用社会动荡建立暴君政治,而人们也愿意为了安全而牺牲自由。

民粹主义政客会利用矛盾,甚至制造矛盾,把矛头指向想要铲除的群体,希特勒早就将这种套路用过无数遍。

欧罗巴大陆的人民只要稍微平心静气反思下,就应该明白抛弃欧元不会让任何欧洲国家变得更加繁荣,限制移民也不会给国内公民带来更多工作。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那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情绪化会主导世界,这只是暂时的吗?

减少互联网是唯一的答案?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人类,曾经对自身的命运有过深刻的反思。

以加谬为首的那一代思想者,对人类这个物种有过极其细致的解剖。

可今天,为什么情绪化卷土重来,人类重新普遍巨婴化了呢?

这里,要引入一个巨大的变量,那就是互联网。

人类从物理世界向虚拟世界过渡,生活方式有了史无前例的改变。

这种改变,带来的是思想的低龄化,伴随着巨大的情绪化。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2019年4月,《纽约时报》发布名为《减少互联网是唯一的答案》(The Only Answer Is Less Internet),这是西方主流媒体对互联网行业的又一重大批判。

其实不仅仅是纽约时报,截至到了2020年11月,至少有超过30 篇互联网行业负面评论文章,内容覆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纽约客、Buzzfeednews、哈佛商业评论、The Verge、时代周刊等不同类媒体。

互联网已经不再是最初的共享、免费、自由的象征,相反,它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万恶之源。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中谈到,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往往被认为有两种:

一种是完全由无形之手也即自由市场所主导的西方模式;

另一种则是由强监管、强准入主导的东方模式。

文章认为这种对立分野是错误的。因为无论是西方互联网还是东方互联网,最终殊途同归的走到了集权、矮化公民为消费者、侵犯隐私与操控舆论的这一终点。

这与万维网之父Tim Berners-Lee的观点非常相似,互联网本来是想带来一个“更美好和联系更紧密的世界”,但今天的互联网已经完全背离了它的“去中心化”初衷,“互联网已经演变成一个导致不公平和分裂的引擎,它被强大的力量所支配,任由其摆布。”当然,他所指的对象是那些互联网的巨头们。

我的观点与这些并不完全一致,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虽然巨头的垄断、权力的介入都非常可怕,但比这个更可怕的是:全人类思想的退化。

正国为这种思想的退化,才让民粹卷土重来。

川普,他挡住了灯塔的光?

重新来看看川普是怎样上台的。

一个商人,一个网红,走到了一个灯塔国家统治者位置上,让全球很多智识分子大跌眼镜。

如果说川普2016年当选是个“意外”,在经历了“抗疫失败”、“全国暴乱”等大事件后,川普很有可能再次当选,而且有可能保持着近50%的民调支持率,这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曾经的全球灯塔,就这样的黯然失色吗?

从传统的意识形态逻辑上完全无法理解,但如果从互联网角度出发,所有的事情都逻辑自洽,甚至毫无漏洞。

互联网时代下,情绪化早已代替了理性。

所有的一切,如果是为情绪服务,必然能够赢得一片喝彩。

是否正义,是否理性,已经不再重要。

作为一个情绪表达者,川普如鱼得水。

不管是“没有人比我更懂…”,还是“fake news”。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他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迎合甚至制造着大众需要的情绪。

正因如此,很多人觉得川普很可爱很真诚,无论他说过多少谎话,这并不重要。

“推特治国”是川普的招牌,也是解密时代的钥匙,推特与传统媒介不同,仅仅几行字就能表明观点。

互联网时代讲究碎片思维,情绪冲击,没有人愿意再去关注一篇优质精品文章。川普推特中的东西简单易懂,即便是没有什么文化水平的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可以评头论足。

很多人一直坚持认为美国这个历经洗礼的伟大国家,不可能让一个民粹者得逞。

但不要忘了另一点,美国又是一个互联网发展得最悠久的国家,这个国度大部分是互联网居民。

而在互联网的世界,大部分观点是一种“逆淘汰”机制,在相对狭小的舆论环境中,理性声音更容易“声量大”;而在广阔的互联网世界,则是谁更情绪化谁就“声量大”。

而互联网居民中,只有少部分具有辨别思考的能力,大部分就是情绪化的。

“线性思维”正在被切割成“情绪碎片”

当然,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近年来人类不是一直在取得更大成就吗?

这里要引入另一个概念,就是互联网积聚引发的“蜂群效应”,一只个体蜜蜂,基本上没有智力,但当它们组建成一个蜂群时,就会爆发出一种整体智力,能制造出巧夺天工的蜂巢。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同理,人类因互联网连接而产生整体智力飞跃,将几千年所积累的知识量化生产,从而引来了90年代后全球飞速发展,但这是一种连接后的整体智慧。

然而人类的个体智力、思考力、理性指数已经在往下走:

搜索引擎在剥夺我们的记忆能力;

移动思维的碎片化在侵蚀5000年积累的线性思维;

“娱乐至死”效应在瓦解深度思考能力;

信息泡沫化在填充宝贵的想象空间。

以下的这些现象,不是哪一个国家的问题,是全球互联网国家都会面对的现象,它会对人类的理性思维痛下杀手:

No.1 碎片思维

五秒钟刷一次推特;

七秒钟刷一次TIKTOK;

十秒钟刷一次微信;

……

一年没完整读完一本书;

没再写过一篇超过800字的文章;

不再系统性地进行知识学习;

……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时间碎片化带来的思维碎片化,彻底粉碎了人的线性思维。

每天沉浸在大海般碎片化的信息中,彻底丢失了深度思考能力。

互联网所到之处,全球皆然。

No.2 七秒记忆

一旦有恶行发行,人们总是义愤填膺,严惩肇事者的呼声响彻耳畔。

第二天发生新的事情,又是新一轮的责难。

但抽刀断水,水过无痕。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前面发生的事情已被忘记,人们只沉浸在新发生的事件中,就像金鱼一样,只有七秒钟的记忆。

每个人比想象中的都要健忘,只会追逐一个又一个新的热点。

他们并不追求真相,只在乎短暂的享乐与安逸,用来发泄自己已经溢出的情绪。

在互联网浪潮中随世浮沉,只想争夺当下的这一秒。

No.3 信息茧房

打开APP,软件根据算法会自动向你推荐你喜欢的内容。

你开始上瘾,开始沉溺其中,变得不可自拔。

这不是算法的优越,而是人性被完美洞察。

被动地接受信息,思想和行为进一步被算法机制所掌控。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世界自然变成自己心目中所想要的模样,因为它是基于你的认知和喜好所构建起来的。

再也没有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躲藏在孤立的“信息茧房”之中,越发变得傲慢、狂热、非理性,只接受迎合自己情绪的声音,对否定的声音则加以攻击谩骂。

最后成为被喂养的工具,成为非理性的奴隶。

No.4 伪数据

人类没有迎来“大数据时代”,直径走来的却是“伪数据”。

微博如此,推特亦如此。

情绪制造伪数据,伪数据引领G点。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一个个不带思考的情绪化转发、评论、点赞让数据变得极为可观。

被带动的伪数据进一步拖动价值观跌入悬崖。

数据成了评判一切的标准,而人的思考力已经没有了。

No.5 信息泡沫

互联网上信息泛滥,泡沫和谣言充斥社交空间。

我们的思维不再有空白,信息填充了大脑。

要给思维以空白,人类最大的理性都是在空白时发现的。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1665~1666年,牛顿被困在家中,后来被称为牛顿奇迹年,研究解决了当时物理学各个重大问题,包括著名的牛顿三大定律。

1905年,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当技术员,闲来无聊,结果连续发表了5篇引起科学革命论文,包括著名的相对论。

而现在,这种思维留白对大脑来说是一种奢侈。

No.6 无处不在的弹幕

弹幕已经成了视频必不可少的一大元素。

但实际上99%以上的弹幕,都没有价值。

一方面满足了大脑锈逗者的撒野,另一方面放大了众生喧哗的声量。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弹幕之所以流行,只是因为无缝对接了“无聊、浅薄、粗鲁、浮躁”的时代情绪。

甚至很多弹幕充满媚俗、影响三观。

这样毫无营养的内容形式,在进一步加深人们的情绪化,摧毁人们的理性。

人类这个物种,不知历经多少苦难沧桑,才找到利用读书培育理性思维这条文明之路。

高强度的线性阅读是人类理性之源,也是人类文明最宝贵财富。

可到了今天,人类的“线性思维”被切割成“情绪碎片”,互联网的断点思维已经在默默侵蚀人类最底层的思考力。

印刷时代培养的深度思考的一代人,已经在慢慢老去,未来属于情绪者的世界。

人类真的是“螺旋式上升”吗?

今天,悲观情绪正在朋友圈里发酵。

不独中国如此,欧美如此,全球亦如此。

但是他们仍然找不到原因,大部分人无法理解,美国民调不是早就指明了方向,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

美国的那些底层声音,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

美国的精英们呢,你们已经没有办法引领这个国家了吗?

今天的佛罗里达州,阳光普照,16度,非常好的天气,然而,却驱逐不了这些知识分子心中的担忧。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2020年11月4日“美国大选”最新数据

是的,在一个互联网时代,精英是没有办法去说服民众的。

这个时代不需要输出价值观了,普通人要的只是情绪的共鸣。

可是,稍微理性一点就可以想像到:

精英主义者的傲慢虽然让人讨厌,但民粹当道带来的可是战争级别的危险,这两者的博弈一旦不能达到某种纳什均衡,那么帕累托最优就永远无法实现,否则无论精英还是平民,将永远成为被禁锢在困境中的囚徒。

难道,美国那广袤土地上的普通人民就不在意吗?

是的,他们已经没有这种思想深度了,只有那些为这片土地担忧的知识阶层,只好悄悄的祈祷天佑美国。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当然,还有一种“听天由命”的观点。

他们认为这没什么值得担心的,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历史的轮回,人类一直是在“螺旋式上升”的。

然而,这是一种极其懒惰的行为。缺乏思考力的人,总是喜欢将所有希望交给历史轮回,就像有些人爱信口一句“历史潮流,浩浩汤汤”一样,而不是去从新的时空坐标上去思考底层逻辑。

世界已经不一样了,这次不是“历史轮回”,有可能是“永恒堕落”。

人类对互联网已经产生了“斯德歌尔摩综合症”,这是一种人质情结,即被害者对罪犯产生依赖,最后反过来歌颂罪犯,这也是人类现在对互联网的态度,搜索引擎、iPhone、社交媒体、移动互APP……已经让人类再难舍弃。

原创和个性美已经湮灭于印刷时代的记忆深处,这是一个被互联网绑架的时代,再智慧的个体也不过是更粗壮的拓扑结点而已。

川普,未完待续……

很多人以为,这次川普应该是没有希望了。

然而,结果是:川普,未完待续……

可能还有一些争议,但结果很难预料。

未来四年,全球将变得更加不确定, 这个本已经“熵+”的世界会更加混乱。

我所说的那位移民的朋友,非常的失望,他不明白为什么如此艰难?

加州的天气是多云,他的世界却有雨飘落。

为什么会这样,知识精英们晕头转向,很不清楚这背后的逻辑。

就算知道真相,也无法去改变这现实,这才是最让人痛苦的真相。

我们拥有的生产技术让我们变得浅薄,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走向非理性,我们编织的这张网络让人类变得情绪化,我们追求的幸福目标正在终结我们自己。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今天发生的这一切,正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必然延伸。

记住,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互联网与我们相处才30年而已,以后会发生什么呢?

如果人类不警惕这种退化倾向,再迭加上极端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大化。如果叠加上“绿化”和“黑化”,人类的未来,又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度,还有未来吗?最终赢得这个世界的,到底是什么?天知道。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当然,也不是完全毫无希望。

人类世界总有一些严谨和独立的思想者,他们在尽量远离这个情绪化的世界,畅游于深度思考之海,坚守人类智慧的底线。

不管是否经受过空间约束、时间消磨以及惯性掣肘,不论是面对商品艳俗、网络甜点、膨化游戏和刷屏洗礼,这些人会给喧闹社会带来清风徐来的冷冽,这就是理性思考者的力量。

可是,人类总体情绪化只怕仍然难以改变。

互联网继续扩张它的版图,非理性像病毒一样感染更多人。

这次的选举,川普宣布他赢了。

可能有人说,他也只能干四年。

可就算输了,四年之后,全世界将有更多川普。

撰文:鲁不逊

出处:量子学派(微信公众号:quantumschool)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在meiguo.com带你看真实的美国!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1   2020-11-05 07:27:40  回复

回复/评论:川普时代不会终结?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BBC:在川普政府的关税打击下,为何中国不低头?
  2. 美国《时代》周刊:DeepSeek【梁文锋】
  3. AI半壁江山是中国人?黄仁勋“敲警钟”:美国须觉醒!
  4. 中方意识到谈判时机已至?迅速派出“王牌代表应邀”和美国财长会面了
  5. 华人科学家再次遭遇系统性排查,75%留美学者“萌生去意”!
  6. 2025年,必须认识的一个英文单词 ~ tariff
  7. 中美博弈2.0了?川普政府“百日执政”,撤回对华善意!
  8. 川普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意外后果
  9. 近半数中国小包裹的接收人是贫困美国百姓?
  10. 让人意外!股神【巴菲特】突然宣布退休
  11. 在美国生活半年,分享几句扎心实话!
  12. 这位美国年轻人在中国玩儿一圈,浪费掉美国政府的16亿美金?
  13. 美国驻华大使馆:“赴美生子”一律拒签
  14. 在量子世界“玩儿游戏”?物理学家展示了量子计算机的新前景
  15. 遭遇无故吊销学签,藤校的中国留学生起诉且赢了🇺🇸国土安全部!
  16. 美国企业在强化回归办公室的工作要求
  17. 马斯克的丑闻?和多名女性有染,有上百个孩子?
  18. 关税战持续了96小时… 突然大反攻?
  19. 【读懂AI Agent】MetaGPT、Mila、斯坦福、耶鲁、谷歌的合作论文
  20. 这小伙年仅25岁,已经是百亿美金公司的创始CEO了!
  21. 百万民众“上街游行”抗议川普政府的百天?
  22. 出乎全世界意料,中美两国的“2025日内瓦谈判”太亲密了吧?
  23. 独自搭乘美国硬座火车,52小时横穿美国!
  24. 哪些关键技术决定了如今大模型格局?Google的首席科学家“万字演讲”回顾AI发展的十年
  25. 美国华人在近期出入境美国,绿卡和签证的持有者须知!
  26. 贸易战的结局已定?中美两国“各退一步”?
  27. “240小时免签”和“离境退税”叠加组合,让美国人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
  28. 中国的中产家庭,送孩子赴美留学就是鸡肋之举?
  29. 美国人在凌晨三点排队,不为苹果手机… 竟然是为中国毛绒玩具“拉布布”?
  30. 美国政府“管不着”加州?纽森州长说继续做中国生意!
  31. 美国“大规模”取消国际留学生的签证
  32. 中国“不陪川普玩”了… 从此不理会美方闹剧!
  33. 中美关税战的最佳写实作品~乌合麒麟发布《就不跪》
  34. 瞄准美国公民了?川普总统的“驱逐行动”在变本加厉
  35. 中美各自取消91%关税!为防🇺🇸川普政府反悔,🇨🇳重申关键问题!
  36. 美国物价到底贵不贵?近距离窥视一下佛罗里达州的中产家庭的日常消费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3.144.193.1, 2025-05-21 08:08:47

Processed in 0.08449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