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馆纷纷倒闭,反倒体现了美国华人越混越好?
网友【移哪儿】 2021-01-11 19:09:14 分享在【美国信息交流】版块    1    3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薛氏夫妇已经70多岁,都在考虑退休,但他们不想把餐厅托付给任何人。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40年前,汤姆·薛(Tom Sit)买下了哈德逊河谷(Hudson Valley)的中餐馆Eng’s,如今他正在考虑退休,尽管很不情愿。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Eng’s的菜品。

薛先生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餐馆里,每周工作7天,每天12个小时。年轻时,他从中国移民到美国,一直在这个厨房做饭。停车场也还是老样子,以前他总会在这休息片刻,看看未婚妻从蒙特利尔的来信。那是20世纪70年代,两人还分隔两地,通过寄信互诉衷肠。如果熟客上门,他会安排大家坐在三个女儿曾在那写作业的桌子上。

两年前,在妻子费耶·李·薛(Faye Lee Sit)的坚持下,他终于答应每周休息一天。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毕竟薛先生已经76岁了,夫妻两人很快要当祖父母了。每周工作80个小时实在太辛苦了。他的女儿们也早都成年,有着大学文凭,工作薪资也不低,无意再接手他的餐馆。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厨房还是老样子,汤姆·薛已经在这掌勺45年。
薛先生制作美式中餐,并在菜肴中加入自己的烹饪风格。

在全美各地,不少像Eng’s这样的中餐馆老板都在准备退休,不过他们的生意却无人接手。这些老板的子女在美国长大,接受高等教育,追求的职业往往不是像餐饮业这样累人的工作。

餐饮点评网站Yelp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美前20大城市中,中餐馆的数量一直在下降。五年前,这些城市的中餐馆占比可达7.3%,现在只有6.5%。这意味着,这些地区总共新开1.5多万家餐厅的同时,中餐馆起码得关闭了1200家。

即使是在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旧金山唐人街,中餐馆的比例也从10%下降到了8.8%。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近几年,虽然旧金山,纽约,华盛顿,芝加哥,迈阿密等主要城市的中餐馆数量持续减少,其他亚洲餐厅则在逐步提升。

不过,人们对中餐的兴趣似乎并没有随之减退。在点评网站Yelp上,中餐馆的平均页面浏览量并没有下降,平均评分也没有降低。

与此同时,印度餐馆、韩国料理和越南餐厅的数量在全美保持稳定,甚至有所增长,其中许多餐厅也是由来自亚洲国家的移民拥有经营。

餐饮业一直步履维艰,不断上涨的租金和外卖应用软件令其雪上加霜。加之收紧的移民政策和严格的税收政策,更是让这些依赖现金交易的餐馆生意难以为继。

但这些都不是中餐馆才会遭遇的问题,也无法解释为何中餐馆接二连三地关门大吉。更主要的原因似乎在于第二代移民职业兴趣的转移。

曾任职于《纽约时报》的记者詹妮弗·李(Jennifer 8.Lee)在《幸运饼干编年史》(The 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一书中阐述了中餐馆的兴起,她还制作过一部纪录片《寻味“左宗棠鸡”》(The Search For General Tso)。李表示,“中餐馆的倒闭反而是店主的成功,因为这些移民本来开餐馆就是为了子女不用再干这个。现在他们的孩子确实有了选择权,不必再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

中餐馆老板的退休也反映了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1882年,《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出台,减缓了华人移民的增长热潮。该法案1943年才被废除,直到1965年取消了针对种族的签证配额后,大规模的华人移民才得以恢复。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1927年,Eng’s餐馆在纽约州金斯敦开业。这是现在的样子。

薛先生于1968年离开了中国的南方城市——广州。一路翻山越岭,靠游泳到达香港,当时他的裤腿里塞满了松果,当作临时的漂浮装置。

“当时就是没有未来,”薛先生表示,“要想获得自由,找到一份好工作,唯一的办法就是去香港。”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薛先生在一本家庭记事簿上贴着日历条,上面写着离开广州和抵达香港的日期。
6月21日,薛从海里爬了出来入境香港,他把这一天当作一个重生之日。

1974年,薛先生移民到美国,开始在1927年就开业的Eng’s餐馆工作。虽然他之前从来没有干过餐馆,但厨房炒锅的灼热远不及他在香港塑料厂工作时的遭遇。

与薛先生不同的是,不少移民在中国就做过厨师,所以他们在纽约顺利宫(Shun Lee Palace)等餐馆做湘菜或粤菜,这些餐馆桌子铺着亚麻桌布,戴着珠宝的客人们对菜肴充满好奇。

餐馆老板兼厨师埃德·舍恩菲尔德(Ed Schoenfeld)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在中餐馆工作,他说,“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中式烹饪的黄金时代。从那时起,我们开始有个各国家地方菜系的从业者来到美国做自己的菜肴。”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Eng’s餐馆的厨师把蛋卷做得又厚又脆,用芹菜代替卷心菜包裹。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新来的厨师靠的是快速烹饪和便宜的成本。厨师们会根据美国人的口味调整烹饪方法,开创干炒牛河、幸运饼干和蛋花汤等菜肴,人们通常会用带有中餐标识的外卖盒打包回家。

“这些菜并不稀奇,”李女士说,“这些人来美国不是为了当厨师,他们是移民,烹饪只是他们的谋生方式。”

其他移民群体也遵循类似的模式。移民子女因社会的流动性和包容性进入更主流的经济主流领域后,他们自己做生意的可能性要比父母低得多。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总体来说,大多数移民地区的二代移民选择自营职业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在中国移民中,台湾地区二代移民选择非自营职业的比例更低一些。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社会学教授、《亚裔美国人成就的悖论》(The Asian American Achievement Paradox)的合著作者珍妮弗·李(Jennifer Lee)表示,“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移民子女正在重新获得父母作为第一代移民失去的地位。他们的目标从来不是子承父业。”(珍妮弗·李和詹妮弗·李没有任何亲戚关系)

如果他们真的成为企业家的话,往往是从事科技或咨询等行业,而非餐饮业或美甲沙龙行业。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不仅是中国移民,除了科技领域和咨询服务,大多数二代移民对于职业的首要选择与自己父母的选择完全不同,而在几大亚洲国家二代移民的职业选择领域中商科、教育、医学、法律和科技领域是主要选择。

在过去的十年里,还是有些第二代移民选择了接手家庭餐馆。南华茶室是纽约的一家中式茶点餐馆,于1920年开业,一直都是家族生意。最初是由蔡氏家族经营,后来为唐氏家族。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2011年,邓炜(Wilson Tang)从叔叔的手中接过了南华茶室。
自那以后,茶室不断扩张,开了几家分店。

41岁的邓炜于2011年辞去了金融业的工作,接手了叔叔的茶室。一开始,他的父母并不赞成这个决定。

邓炜谈到,“移民的唯一出路就是餐饮业,如果不开餐馆,那么就是开家洗衣店。我辞掉工作继续回来开餐馆?对于我的父母来说,他们很难接受。”

自他接手以来,南华茶室不断扩张,曼哈顿新开了另外一家分店,在费城和中国深圳也有分店。每晚,成群结队的客人都会挤在唐人街的多耶斯大街(Doyers Street)拐弯处,在餐馆门外等待叫号,可能得一个小时才能吃上。

邓先生表示:“这是一个独特的机会来保存一些来自老纽约的东西。我仍然非常努力地工作。同时,我知道如何利用互联网等营销工具。”

与此同时,总部位于纽约的中式餐厅君子食堂(Junzi Kitchen)背后的团队最近筹集了500万美元,用于研究和收购像Eng’s这样的餐馆,把它们重新打造为“君子”品牌下的现代中餐馆。

该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赵勇表示,“餐馆仍将提供一贯备受喜爱的中餐外卖服务,但我们正在提供升级版的服务。”

不过,家族经营的中餐馆通常不会传给下一代。有些可能会关店,把店铺盘给其他新来的移民。或者直接搬家,看着自己的店铺完全改头换面。

薛先生还没有找到合适人选来经营这家餐馆,目前也没有立刻关门的计划。他表示,“要接手Eng’s,必须得把心放在Eng’s上。需要对餐馆全心全意,而非那些‘就赚一两年的钱,不管餐馆命运’的人。”

薛女士比丈夫更愿意退休。通常来说,薛先生都很健谈,但一旦家里说起找个接班人时,他都会闪烁其词。

“接班人必须努力工作,”薛女士一边神采飞扬地说道,一边取笑丈夫,“就像汤姆·薛一样勤勤恳恳,那样也许他会愿意让人家接手。”

如果薛先生真的把Eng’s交给了别人,毫无疑问,他会想念他的客人,想念经营这家餐馆的日子。

但薛先生对自己的成就深感自豪。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称心如意地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

“我希望孩子们比我生活得好,”薛先生表示,“希望她们都可以过上好日子,她们也确实做到了。”

撰文:Amelia Nierenberg、Quoctrung Bui
编译:三叠瀑

出处:头条号 @NYTtravel新视线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3   2021-01-11 19:09:14  回复

回复/评论:中餐馆纷纷倒闭,反倒体现了美国华人越混越好?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韦伯望远镜(JWST)发布迄今为止最大的早期宇宙地图
  2. 英国2岁男童竟然刷新了门萨俱乐部“最年轻男性”会员纪录
  3. 旅居海外十几年,母亲是心头之痛!
  4. 盖茨列出了10项改变世界的技术名单
  5. 马斯克的“130天政府生涯”终结后…
  6. 川普总统:加拿大可以免费加入“金穹”导弹防御系统
  7. 美国对华为“HarmonyOS”采取行动,引发科技领域的新争议!
  8. 手机充电习惯是影响电池寿命的根本原因
  9. 美国政府“管不着”加州?纽森州长说继续做中国生意!
  10. 美国房价仍然高位,“美国梦”成奢望!
  11. 世界瞩目的电话,十个不寻常的细节剖析!
  12. 马斯克声称川普在“爱泼斯坦名单”,白宫回应:局面令人遗憾!
  13. 川普和马斯克的公开交锋升级了
  14. “蜗居”纽约的中国穷人:男女同住,毫无私隐… 却坚持不肯回国
  15. 金星地壳似乎剧烈变化了,NASA即将启动新任务探索求证!
  16. 中美各自取消91%关税!为防🇺🇸川普政府反悔,🇨🇳重申关键问题!
  17. 中美通话的内容简短,但意味深长!
  18. 嘴唇经常干裂起皮,或许并非缺水!
  19. 美国暂停了学生签证预约,申请者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活动须谨慎!
  20. 判刑15年!发币ICO的定性为诈骗
  21. 互联网女皇“340页AI报告”猛料刷屏
  22. 中美两国元首针对当下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通话交流!
  23. 美国联邦调查局警示:“新型医疗保险”骗局泛滥
  24. 川普家族“哈佛风波”和签证政策的突变
  25. 鲁比奥声称将会收紧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审批政策
  26. 全球AI人才的争夺战白热化,顶尖研究员成为了科技巨头争夺焦点
  27. 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28. 中美贸易战的谈判再起,稀土贸易成为焦点
  29. QQ等级256级用户诞生,首次解锁“时光企鹅”图标!
  30. 在美国,千万别做的这些事盘点!
  31. 美国企业在强化回归办公室的工作要求
  32. 美国“非法移民家庭”遣返行动引发了“婴幼儿无国籍”的危机
  33. 能熟练运用AI也不行?硅谷的40万人在近期被炒鱿鱼
  34. 任天堂的Switch 2正式发售,参数细节全曝光!
  35. 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或将加速中国崛起,助力中国成为全球的经济主导力量!
  36. 出乎全世界意料,中美两国的“2025日内瓦谈判”太亲密了吧?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8, 2025-07-02 02:07:38

Processed in 0.10036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