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8月7日,川普在“真实社交”要求英特尔CEO陈立武辞职,称其“存在高度利益冲突”,引发轩然大波。
这道来自白宫的指令,像一块巨石投入全球科技产业的湖面。作为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正处在转型关键期,3月刚任命陈立武担任CEO。这位拥有40年半导体行业经验的华裔高管,本是被寄予厚望的“救火队长”,却突然成了总统公开点名罢免的对象。
背后的导火索,是阿肯色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的一封质询信。信中拿陈立武过往的职业经历做文章,把他在华登国际的投资行为与“国家安全风险”强行捆绑,还提及前公司楷登电子涉及的出口管制案件。这些指控经川普放大,变成了“必须辞职”的命令。
面对风波,陈立武在英特尔官网作出回应。他强调自己在美国生活40多年,始终遵守法律和道德准则,“声誉建立在信任之上”。英特尔也明确表态,为CEO辩护,否认公司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但川普的动作不止于此。近期他宣布对所有进口芯片加征100%惩罚性关税,还要求国际芯片巨头把生产线转移到美国。这套“芯片上岸”政策,本想重塑美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主导地位,如今却因针对陈立武的举动蒙上阴影。
陈立武的履历堪称行业标杆。他拥有麻省理工学院核工程硕士学位和旧金山大学MBA学位,2022年获得半导体行业协会最高荣誉罗伯特·诺伊斯奖。在担任楷登电子CEO的12年间,带领公司稳步发展,如今还兼任多家科技企业的董事会成员。这样一位资深人士,却因“华裔”身份被贴上“利益冲突”的标签。
更值得关注的是,全球芯片产业的顶尖领袖中,华人占据半壁江山。英伟达CEO黄仁勋、AMD CEO苏姿丰、台积电董事长陈福阳、博通CEO魏哲家,再加上英特尔的陈立武,这些名字撑起了全球半导体技术的半壁江山。他们领导的企业,在AI芯片、先进制程等关键领域引领着技术革命。
川普的打压,让整个在美华裔科技群体感到不安。陈立武并非底层移民,而是早已融入美国精英阶层,每年为美国社会捐赠数百万美元。连这样的人物都可能因身份遭针对,其他华裔科技工作者难免心生顾虑。
美国科技界对人才的依赖程度远超想象。硅谷的半导体和AI领域,华裔从业者的比例相当高。有数据显示,全球AI人才中约一半是华人,他们在算法研发、芯片设计等核心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川普的举动,无疑在动摇美国科技优势的根基。
这种针对个人的政治操弄,在美国现代政治史上并不常见。霍夫斯特拉大学总统研究中心主任米娜·博斯坦言,这是“政府在扭曲经济利益”。Ladenburg Thalmann资产管理公司CEO菲尔·布兰卡托也认为,这会开创“非常不幸的先例”,毕竟“你不会希望美国总统来决定谁来管理公司”。
回顾川普的执政风格,类似的事情并非首次。他曾要求汽车制造商不要涨价,让沃尔玛承担关税成本,甚至建议可口可乐用蔗糖代替玉米糖浆。但直接要求企业CEO辞职,还是突破了以往的界限。
从政策逻辑看,川普的“芯片上岸”计划与打压华人精英的行为存在明显矛盾。前者需要全球顶尖人才和技术资源支撑,后者却在把关键人才往外推。英特尔当前正面临严峻挑战,先进制程落后于台积电,AI芯片市场被英伟达压制,数据中心和PC市场又遭AMD挤压。此时动摇管理层,只会让公司处境更艰难。
美国专家对此忧心忡忡。他们指出,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关键阶段,美国最该做的是吸引全球人才,而非自断臂膀。如今川普的一系列操作,相当于帮了竞争对手的忙。有专家直言,“中国什么都没做就赢了”,因为美国正在自己瓦解科技竞争力。
这场风波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它不仅关乎一个CEO的去留,更关乎美国科技产业的开放程度和包容精神。历史早已证明,美国的科技霸权建立在吸纳全球人才的基础上。当“怀疑”取代“信任”,当“身份标签”盖过“专业能力”,受损的终将是美国自己的科技未来。
英特尔的声明中提到,今年晚些时候将启用美国最先进的半导体制程技术进行量产。这原本是美国半导体制造业的重要里程碑,如今却因这场政治风波蒙上不确定性。陈立武在声明中说,“英特尔的成功对美国的科技与制造业领先地位、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实力都至关重要”,这句话或许道出了问题的核心:在科技竞争中,团结人才比制造分裂更重要。
川普的这步棋,正在引发连锁反应。全球科技企业开始重新评估在美国的投资和人才布局,华裔科技工作者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选择。当一个国家开始用政治标准筛选技术人才,它的创新活力注定会受到损伤。这场由辞职风波引发的震荡,或许才刚刚开始。
出处:头条号 @蜂鸟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