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关于美股泡沫的大小问题
网友【花儿姐】 2021-06-06 13:31:23 分享在【聚焦美中不卒】版块    1    3

前两天(中国)央视有个报道说,衡量美股泡沫最著名的巴菲特指标,已经创下历史新高。

现在美股的位置,不但超过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候的峰值。

也超越了2000年时候的科技泡沫峰值,成为历史上最高的指标值。

而这一切,都是在去年三月疫情之后,美联储疯狂放水的货币政策,和美国政府的财政刺激下造就的。

这里我们为什么要展开写这个问题呢?

因为理解这个指标的来龙去脉,对理解目前美股所处的位置,还有为啥泡沫后面会破都很有帮助。

甚至对你以后投资的定量和定性判断,也会有比较深远的影响。所以对投资有兴趣的,这篇一定要看到最后。

01 啥是巴菲特指标

这里可能有人不知道啥是巴菲特指标,我们这里先普及一下概念。

用美股的总市值除以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会得到一个数值。这个数值我们叫巴菲特指标,因为这玩意是老巴首先提出来的。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对这个指标有个江湖传言,不管是机构还是媒体,这两年都在不断引用。

如果数值处在70%-80%之间,说明美股处在低估的位置,是买入美股的好时机。

如果数值超过100%,就意味着美股有泡沫了,需要开始小心了。

美股现在的市值是51.8万亿美元,而美国2020年GDP大概是20.9万亿美元,2021年预计会达到22.6万亿美元。

我们用巴菲特指标公式计算一下,就知道目前这个数值已经接近230%。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所以你才看到,巴菲特目前手握1466亿美元的现金,想等泡沫破了以后买便宜货。

为啥这个指标特别有参考意义,就连巴菲特也会非常重视呢?我们这里也讲下自己的理解。

我们知道GDP的中文名,是国民生产总值。

这玩意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老百姓,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也就是说,GDP这个指标计算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当年创造的实物财富。

股票市场的总价值,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创造的实际财富证券化以后,对应的货币价值。

所以巴菲特指标本身,是用GDP这个实物财富做为基准,来计算实体经济的证券化率程度,以及资本市场的泡沫化程度的。

在一个已经完成实物财富证券化的成熟国家里,用股票市场的总市值除以GDP的比值,衡量的其实是一个国家实物财富的泡沫化程度。

因为股票市场的最终价值,只能反映经济的实际产出。泡沫大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均值回归。

不过关于巴菲特这个指标的用法,到处都在以讹传讹。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怎么用,就拿着这玩意瞎胡说。

这才有了什么巴菲特指标要是超过100%,美股市场就进入泡沫区间,这种胡说八道的说法。

02 巴菲特的困扰

我们知道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价值股一直在跑输成长股,这个事儿我们在《美股给我们的重要启示》里面讲过。

这种情况持续这么久,让不少深度价值投资者很受伤。以至于前两天有个传奇价值投资者查尔斯,跳楼自杀了。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这老兄是个知名基金经理,也是深度价值投资者。他的基金鼎盛时期,规模高达200亿美元。

过去的十年,对查尔斯这种深度价值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难熬的日子。

因为对全球高额债务的持续担忧,让他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价值标的,不得不保持着40%的现金。

《巴伦周刊》说,查尔斯从高楼上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价值已经开始回归。

这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破灭之前,股神巴菲特也经历了同样难熬的岁月。

1999年初,巴菲特旗下伯克夏哈撒维的股价,是80300美元。到了2000年初却只有50900美元,下跌近40%。

因为从1999年开始,网络股成为当时的唯一热门股。科技股疯涨的同时,其他多数公司都在下跌。

最典型的就是DQ(美国最大的乳制品公司之一), 可口可乐,迪斯尼和美国运通,这种传统消费和价值股。

这些都是巴菲特手里的重仓股,在1999年的表现,只能用“恶心”来形容。

因为看空科网股,叠加基金业绩表现不佳。

时代周刊1999年夏天,在封面公然羞辱巴菲特:“沃伦,究竟哪儿出了问题?”

作为对此的回应,巴菲特精心准备了几周。在1999年的太阳谷峰会上,受邀为峰会做了演讲。

这是巴菲特过去30年来,第一次对股票市场做出公开预测。

在这次演讲中,老爷子主要讲了两件事。

一个是大家熟悉的那句,短期来看,股票市场是投票机,但长期看来它更像是称重机。

虽然从最终的结果看,称重机会胜出,但短期会是由投票的筹码来左右。

因为短期投票的筹码,最大的决定因素,可能是人们狂热的情绪。

这段投票机和称重机理论,用大白话翻译下,说的其实就是:

股票的长期价值是由其盈利和估值决定的,虽然短期可能被人们狂热的情绪推高。

关于人们狂热的情绪,老巴在演讲中讲了一个石油勘探商的故事。

一个石油勘探商死后进了天堂,上帝对他说:“你符合所有的条件,但这里人以群分,石油勘探者的居住区已经满了,我没有地方提供给你。”

新来的商人问:‘您不介意我说五个字吧’。‘可以。’于是商人把手拢在嘴边,大声说:‘地狱里有油!’

所有的石油勘探者都直往下冲,地方被腾空了。上帝说好吧,现在这块地方全都是你的了。

商人想了一会儿说:“不了,我还是跟着他们去地狱吧,毕竟这世上没啥空穴来风。”

老巴讲的石油商人的故事,其实很像牛市末期人们趋同的狂热情绪。

那时候要是你好心告诉别人风险很大。别人在心里可能想的是,你是不是想挡我财路。

另外一个是,对金融市场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利率。利率的影响,就像地心引力对物体的影响一样重要。

当利率下跌并且保持在历史低位的时候,所有资产都会有前所未有的高估值。

因为在低利率的背景下,人们不愿意在手里持有现金。而是用前所未有的价格,去买那些高估值的股票和资产。

这就是为啥在1990年代末期,在美股公司利润和此前比较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

整个美股市场的估值显然已经过高,但人们还在不断买入这些高估值股票,甚至市面上其他高估值资产。

这里一旦利率发生变化,所有金融资产的价值都会发生变化,不管是房屋、股票还是债券。

可以说巴菲特在这次演讲里,基本上完整概括了,自己投资体系的精髓。

03 巴菲特的二次分析

做完这个演讲之后不久的1999年11月,巴菲特给《财富》杂志又写了篇文章。

这次老巴更加详细的分析了,影响股市运行的几项重要因素。

其实这次的新文章,写的还是太阳谷演讲时候,那两条老生常谈的东西。

无非是一方面说,市场短期是投票机,但长期一定是称重机。企业的真正价值,一定是盈利决定的。

虽然可能会有好长一段时间,公司股价偏离实际价值。但总有一天,股价还是会回归基本面。

另一方面,又说了一遍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对估值的影响,不过这次巴菲特举了个特别生动的例子。

老巴说道琼斯指数在1964年12月31日的位置,是874.12点。

到了1981年12月31日的位置,是875点。也就是说十七年时间,道琼斯指数只涨了1点。

不过这十七年时间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上涨了370%。美国财富500强公司的销售额,也上涨了6倍。

可是这期间美国股市却只上涨了1点,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好笑的事儿。

不过后面的1981到1998这十七年时间里,道琼斯指数却一路狂飙。

但是这十七年虽然美国的GDP只上涨了177% ,同期道琼斯指数却上涨了10倍。

都说美国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二者关系很大。不过我们从两个阶段美股的表现,却完全看不出美股和经济有啥联系。

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巴菲特在文中,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股票市场在前后两个17年里,出现截然相反的表现,是因为两个经济变量和一个心理变量。

两个经济变量,是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和企业的利润,这俩因素我们前面提到过。

一个情绪变量,是股票市场的非理性会周期性爆发。乐观的时候往往会更乐观,悲观的时候往往会更悲观。

看看牛市顶部和熊市底部人们的心理,大家也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了。

这里我们还是先从经济变量里,最重要的利率说起吗,争取把这个事儿讲明白。

为啥市场上的利率水平,会对投资品估值影响这么大呢?

这里我们计算一下不同利率水平下,需要的投资回报率,大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要讲明白这个投资回报率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引入一个市盈率的概念。

所谓市盈率,就是用你的投资总额,除以这笔投资每年能产生的回报,计算出一个数值。

这个数值就是市盈率,所以市盈率的计算方式=投资总额/年度投资回报。

这里可以看出:市盈率这个数值,代表的是你收回这笔投资需要的年限。

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市盈率的倒数,其实就是你每年获得的投资回报率。

假如你投资100万,每年能产生5万的利润,那么收回这笔投资需要100/5=20年时间。

所以这笔投资的市盈率就是20,那么我们计算20的倒数,是1/20=5/100=5%。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5%这个数字,就是你这笔投资的年均回报率。

明白了市盈率和年均投资回报率的概念,我们再看看不同利率水平下,覆盖资金成本需要的年均投资回报率。

假如目前市面上利率水平是5%,那意味着要偿还这个借贷成本,至少需要年赚5%才能覆盖。

我们前面说过,市盈率的倒数,可以看做是你这笔投资年均回报率。

5%的借贷成本意味着,我拿这个钱投资到一个年均回报5%,也就是20倍市盈率的市场,是可以覆盖成本的。

如果现在市场上利率水平下降到4%,那么意味着偿还这个借贷成本,需要年赚4%就可以。

在4%的利率环境下,意味着你拿这个钱投资到一个年均回报4%,全市场估值在25倍市盈率的市场,依然是可以覆盖成本的。

如果利率水平下降到2%,则意味着你拿这个钱投资到一个年均回报2%,全市场估值在50倍市盈率的市场,还是可以覆盖成本。

同样的一个市场,仅仅因为利率的差异,就带来了估值水平的巨大改变。

可见利率高低这个因素,对全市场估值水平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这里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利率水平是决定市场估值最重要的因素。

在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环境下,整个股票市场的估值,大概率都会比“正常利率”环境下的估值高出不少。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在《全球资产价格泡沫,最终会被什么刺破》早就讲过。

04 为啥巴菲特认为泡沫要破

下面是1964到1998这三十四年时间里,几个关键日期的利率水平。

长期政府债券利率

1964年12月31日:4.20%

1981年12月31日:13.65%

1998年12月31日:5.09%

从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的更加清楚。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1964到1981这十七年,利率水平急剧升高。从之前的4%大幅上升到14%。

等于利率水平上升了3倍之多,这对股票市场的估值和投资者都非常不利。

这期间因为利率水平太高,所有投资品的估值都在走低,首当其冲的就是股票价格。

利率水平成倍增长的同时,企业的利润水平,却没有多大的增长幅度。

自打1951年之后,美国企业税后利率占GDP的比重,基本是在4%到6.5%之间波动。

到1981年底的时候,美国企业税后利润占GDP的比重,甚至降到了3.5%。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因为这期间美国赶上了经济滞涨,经济不好叠加高利率,企业的盈利自然不会好。

高利率压制估值水平叠加企业盈利不佳,两个因素在同一时期发生。

这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啥在1964到1981这17年时间里,道琼斯指数一动不动。

那为啥后面的1981到1998这17年间,为啥股市能上涨10倍之多呢?

主要原因自然是市场上利率水平不断下滑,推高了市场估值。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次要原因是企业的利润水平,也在1980年代之后走出滞涨,开始出现持续改善。

可以看出1981年底,美国企业税后利润占GDP的比重是3.5%,到了1998年底,这个比重接近6%。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利率不断降低,推动了股票市场估值水平的大幅提升,再加上企业的利润水平也开始回升。

估值和利润水平双升,带来的就是那段时间美股市场的戴维斯双击。

戴维斯双击带来股市上涨以后,投资者的情绪因素,也放大了上涨。

市场上涨越快,越多的人就会进入股市。牛市一旦开始启动,就算乱买也能赚钱。

这时候所有人都认为,股票市场是提款机。这时候不买股票抢钱,是脑子出问题了。

这些人不懂啥利率水平,也不懂啥企业盈利,就知道进来能赚钱。

很多人这个阶段也会倒金字塔加仓,这也是为啥我们说《牛市的最终结局是多数人血亏》

在赚钱效应下,大家很快会变成巴浦洛夫实验里的那条狗。股市上涨就像摇铃铛一样,刺激他们流口水。

这些新手小白带着增量资金冲进市场,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上涨趋势的延续,他们也是最后的接盘那批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市场估值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是利率,其次是企业盈利和人们的情绪。

在1999年这篇文章里,巴菲特也是看到这三个指标都没办法维系,才告诉大家后面泡沫很快要破了。

当时市场的情绪也已经非常狂热,该进来接盘的投资者差不多已经都进来了。

想要在这个位置维持上升,就需要利率或者企业的盈利水平,起码有一个因素能够支持上涨。

要么长期利率必须进一步下降,然而这时候美联储已经开始加息。

要么企业的盈利水平要有重大改善,这看起来根本不可能会发生。

因为从1950年以来,美国的企业税后盈利占GDP的比例一般在4%,超过6.5%非常罕见。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在盈利非常好的1999和2000年,这个比例也低于6%。

而且看图说话也知道,目前这个盈利处于下行趋势,保持上升是非常难的。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所以巴菲特在文章中得出的结论是:美国股市的泡沫,可能很快要破了。

文章写完没几个月,美国的科网股泡沫破灭,开始步入漫漫熊途。

05 巴菲特的回顾总结

泡沫破灭一年之后,2001年巴菲特在《福布斯》杂志上,又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文章。

这篇文章再次回顾总结了,之前在1999年太阳谷峰会的演讲和《财富》杂志写的文章。

把影响美国股市的三个要素,利率、企业盈利和投资者情绪三要素,重新归纳总结了一次。

在这次的文章里,老巴还拿大萧条时期美国经济增长和股市之间的关系,举了更加详实的例子。

老巴说1964-1981这十七年间,美国GDP增长迅速但股市不涨,并不是啥特例。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在世纪之初的1900-1920年,美国股市也是不涨的。这期间国家经济在突飞猛进,但股票市场几乎纹丝不动。

1899年12月31日道琼斯指数是:66.08

1920年12月31日道琼斯指数是:71.95

道琼斯在这二十年时间里只上涨了5点,和1964-1981年间的停滞,非常类似。

可以看出这段时间,市场上的利率水平也在不断上升,1920年8月是最高点。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在1920年加息和西班牙大流感的影响下,美国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衰退。

为拯救经济,整个二十年代美联储开始了持续的降息,利率水平在不断走低。

这是我们在《我们正站在一场大萧条前夜》里面,曾经讲过的故事。

在利率走低和货币宽松的背景下,美国迎来了咆哮的二十年代。道琼斯指数在接下来的九年时间,上涨了500%。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不过是泡沫总是要破的,1929年9月,道琼斯指数在上升至381点以后。

在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下,久违的美股泡沫破裂和后面的大萧条,终于来了。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这里还可以顺带讲一下,为啥以前我们总说,这次美股泡沫破裂以后,全球经济很可能也会陷入大萧条的窘境。

后面不管美联储怎么宽松,财政部怎么搞财政刺激,经济都会救不起来的步入萧条。

从下图可以看出,1929年股灾之后,美国的利率就一直走在下降通道里,直到1945年的最低点1.55%。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这意味着在大萧条期间,美联储在不断尝试通过降息,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拯救经济。

罗斯福也发布了各种新政,开始对富人们征收重税。通过财政刺激和转移支付补贴穷人的方式,来支持经济。

但由于美国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太大,底层已经完全丧失了购买力。

所以货币和财政刺激手段已经失效,美国经济依然步入了史无前例的大萧条。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后面是二战带来的订单和利润,拯救了美国经济,把美国经济拖出了萧条。

现在的全球经济状况,和大萧条之前的1929年,是非常类似的。

可以说不管是美股泡沫,还是全球社会贫富分化,都差不多。

这是我们在《通胀以后就是债务崩塌》里面,曾经讲过的故事。

受到大萧条和二战的影响,从1932年开始的17年时间里,道琼斯指数一直趴在171点之下,完全没有起色。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虽然整个四十年代,美国的人均GDP增长了50%。可以说是20世纪增长最快的十年,但股市依然趴在那里不动。

直到1950年1月,股票市场才开始上涨,从1950到1966这十七年左右时间里,道指又足足上涨了500%。

再之后就是我们前面讨论的两个周期:1966年到1982年的滞胀,以及1982到2000年的大牛市。

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道指大概有一个十六到二十年的波动周期。

前面二十年暴涨,后面二十年横盘。再加上中间的无效时间,合起来差不多就是一个康波周期。

也难怪周金涛会说,人生发财靠康波,可以说周老师诚不欺我啊。

07 巴菲特指标的由来

在2001年这篇文章的结尾,巴菲特还告诉我们,过去的二十世纪,已经证明了一件事。

股票市场的非理性,是周期性爆发的。

所以需要通过定量分析,来帮助我们选择在高点离开市场,规避可能的风险。

从宏观上讲,老巴认为定量分析也不复杂。文末他展示了一张图,来讲解这个事儿。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这张图显示了从1924年开始,美股的市值和美国GDP之比。

这就是那个广为流传巴菲特指标的由来。

老巴认为,如果在任何时候,想寻找一个衡量股票市场估值的最佳单一手段。

那可能“用股市总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这个指标,是最佳的。

当然巴菲特也承认,单看这个图作为参考,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投资本身需要的,是多重指标的交叉验证。

图中可以看出,1999年的时候,巴菲特指标已经升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是一个很强的预警信号。

我们前面说过,GDP增速代表的是美国实体经济创造的增量财富。

如果你想以超越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增加财富,意味着这个比率必须不断持续上升。

这意味着证券市场的泡沫化程度在不断上升。

假如每年GDP增加5%,股票总体市值增加10%,那这条曲线就需要直线上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就像上图中,最后走出来的那段直线一样。这基本意味着,泡沫即将走到了末端或者尽头。

在2001年写下的这篇文章里,巴菲特老爷子还说了下面这段话。

如果这个比率关系在70%到80%,那么出手购买股票的话,收益会不错。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如果这个比率接近200%,就像1999到2000年那段时间的情况,那你就是在玩火。

在2001年的时候,你可以看到这个指标最近的位置在133%,即使这样,还是从2000年高点大跌了许多的结果。”

所以当年美国纳斯达克的科技股泡沫有多大,现在大家也应该看出来了。

为啥我们在文章开始的时候,说现在对巴菲特指标,有很多以讹传讹的说法。

比如不少媒体都说,巴菲特指标超过100%的时候,美股就被认为存在泡沫。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其实巴菲特本人并没有提到,当这个指标超过100%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步入泡沫。

而且从图中也可以看出,从1924到1995年,巴菲特指标都是低于100%的。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只是在1995年之后,巴菲特指标才第一次超过了100%。

你总不能说过去这70年,美股市场都没有出现泡沫吧。那1929年的大萧条,又是咋来的?

其实从巴菲特的表述看,老爷子阐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就是这个指标在70%-80%的时候,是合理买入位置。因为虚拟财富相对实际财富,显著低估了。

后面超出合理位置以后,市场泡沫是情绪驱动的,高点在哪儿谁也不知道。

我们之前在《泡沫三大定律》里面也讲过这个问题,顶部和底部是疯子决定的。

所以巴菲特指标超过100%持续不破,是非常正常的,甚至可能一直冲高到200%的位置。

在这种位置买进就是在玩火,因为虚拟财富相对实际财富已经显著出现高估,泡沫也随时可能破。

不过在1995年到2000年这一段科技股泡沫时期,巴菲特也并没有远离股市。

他只是不买科技股,持续买入价值股。价值股持续非理性下跌,导致那几年巴菲特持续跑输市场。

自己公司伯克希尔的股价,也因为大量持有价值股。从99年到2000年初跌了40%,还被别人嘲笑了。

不过就在大家纷纷嘲笑巴菲特老古董,思维过时的时候,科技股泡沫也随之破裂了。

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灭以后,巴菲特手里的价值股王者归来。

从下图我们也可以看出,价值和成长的相关性是相反的。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价值股的表现都好过成长股,这是我们在《美股给我们的重要启示》讲过的故事。

尾声: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媒体或者研究机构所说的

巴菲特指标高于100%,美股市场就已经步入泡沫,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说法。

如果大家单纯把巴菲特指标达到100%,作为卖出时机,是非常悲催的。

在这些年低利率和美联储放水的背景下,基本上会错过大部分投资机会。

五年以前的2015年8月,巴菲特指标是101%。三年前这个指标是109%,早就进入它们说的泡沫区间了。

如果你达到100%就开始卖出,应该是在五年以前就已经清空了手里所有投资仓位。

然后看着美股市场在后面持续不停的上涨,开始不停的拍大腿。

因为这个指标在2019年又继续新高,在全球央行放水和目前低利率的背景下。
甚至已经突破了上一次2000年科技股互联网泡沫时期,创下的峰值纪录。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在经历了2020年疫情期间,更大的放水以后。2021年巴菲特指标还在持续上升,现在的数字是230%。

到了这个阶段,按照巴老爷子曾经表达的意思,倒是确确实实已经进入风险区间了。

美债美股的相关性,在目前这个时间点,也已经回到1999年中的水平。

相关性这么高意味着,未来一年时间以后,你看到的不是股债双牛,就是股债双杀。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在这个位置我们的观点,也和巴菲特在99年曾经表达过的类似。

现在市场已经步入泡沫区,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99年中那个位置。

后面再过一年左右时间,通胀起来的时候,很可能因为货币紧缩,出现股债双杀的局面。

不过从全球的权益资金流上来看,这个节点大家似乎比以前更乐观,这也符合巴菲特那个情绪指标。

看到那根浅蓝的线了嘛,可以说过去十多年间,涌入权益的资金,没有一次比这次猛的。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全球资金都在疯狂的在进入权益市场,原因也不复杂。以前我们在《泡沫三大定律》里面也说过,巴菲特写的文章也总结过。

越是到了泡沫末端,冲进来的资金就会越多越猛,现在看确实也是这样。

再加上疫情期间美联储世纪大放水,和目前极低的利率水平。导致人们手里的现金保值增值需求,非常旺盛。

这次美股泡沫破灭之后,我们并不认为全球央行们靠货币或者财政刺激,就能把经济救得起来。

后面很可能会像1929年一样,全球经济步入萧条。不管怎么刺激,经济都处于不应期硬不起来。

因为这次不光有史无前例的美股泡沫,还有史无前例的贫富分化。底层百姓们,已经真真正正丧失了购买力。

出处:头条号 @饭爷的江湖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3   2021-06-06 13:31:23  回复

回复/评论:巴菲特:关于美股泡沫的大小问题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北美留学生注意,美国和加拿大即将共享所有移民和签证讯息!
  2. 福布斯曝光了Deepseek 梁文锋的净资产
  3. 时至2025年3月中旬,地球上最顶尖的五大芯片品牌,均由华人掌舵!
  4. 滞留太空的NASA宇航员即将返回地球
  5. 遭遇“断粮”的BBC叛变了?
  6. 泽连斯基和川普、万斯在白宫当众吵架,饭都没吃着!
  7. 美国留学的政策大变?众多名校陷入财政危机,扩招中国学生?
  8. 美国首都机场为何全美风险最高?川普总统“怒喷航管弱智”
  9. 在美国买房,看Open House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汇总
  10. DOGE让1.4万公务员失业?马斯克已经做好最坏心理准备!
  11. 赴美生子的中国人在纠结剖不剖?美国人在寻思“移民鹤岗”呢!
  12. 美国房产的保值要点,但却被九成华人买家忽视了!
  13. 美国“H1B签证”新一轮抽签在3月份开启,新变化真不少!
  14. 川普总统竟然帮马斯克“带娃儿加带货”,特斯拉市值保得住了?
  15. SpaceX在13小时内3连发,全力拯救被困宇航员!
  16. 美签面签后的全面复盘:审核原因和拒签因素剖析
  17. 全美境内,非法移民“驱逐战”打响了!
  18. 成也“马老板”,败也“马部长”?关于伊隆·马斯克的现状
  19. 滞留美国的华裔非法移民“遭遇流放”,首批119人已起飞!
  20. 23岁中国女留学生在南加州的住所内遇害,曾控诉白人男友“性虐待”!
  21. 在美国生活,这四证缺一不可!
  22. 《纽约时报》刊登的中国父子文章:为何送儿子留学美国
  23. 大S【徐熙媛】病逝,享年48岁!
  24. 王毅定调了中国统一,马英九发出了战争预警!
  25. 男性精液质量和预期寿命“真有关系”
  26. DeepSeek已经让成人玩具“率先受益”
  27. 陆地入境美国受阻,“华人偷渡客”已经改用快艇登陆了?
  28. 谷歌地图和苹果地图已经都修改了美国湾(墨西哥湾)
  29. 李嘉诚在全球的港口“几乎清仓”,套现190亿美元!
  30. 风向有变?🇨🇳中央召开民企座谈会,寓意深刻!
  31. 全面盘点:加州大学的9大分校
  32. 赵本山在纽约:前排票价1400美元,团队聚餐画面曝光!
  33. 华人害华人!涉及1500万美元的芝加哥“大型持枪绑架案”嫌疑人半数落网
  34. 重庆妹子“盯美国男人不放”,前后嫁给美国医生和美国律师!
  35. “复活版”TikTok“拿捏了”美国人的软肋?
  36. 川普政府的“朝令夕改”最短纪录再次刷新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52.14.182.155, 2025-04-03 13:21:32

Processed in 0.87674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3)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