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美本申请季落下帷幕,虽然疫情或许会给9月入学增添不少未知数,但圆梦名校,依旧令无数孩子激动。今天Jam爸爸分享来自上海平和被康奈尔、芝大、霍普金斯大学录取的4名学生申请季的故事,他们为什么被世界名校青睐?
【康奈尔大学 @董全】
如果要用几个词来形容平和12年级董全的话,那就是不紧不慢,从容淡定和井然有序。申请建筑系的他在学习建筑的过程中有着很多思考,而这些思考也在学习的道路中给他指明了方向,最终获得藤校-康奈尔大学的青睐。
从高一开始,萌生学建筑的念头
董全申请的是康奈尔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rt and Planning中的建筑系。
高一年级,凭借一定的理科底子和对设计的兴趣,董全萌生了学建筑的念头。到了高二,开始针对专业准备作品集,他确认了最终的申请方向。从此,建筑成为了一个被重视的字眼。在平时的阅读里、为做项目而做的研究中和康奈尔夏校的建筑课程中,董全逐对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董全认识到政治运动和哲学观念如何与建筑相互影响,人类大同的愿景又如何希冀通过昌迪加尔的光辉城市之梦所实现;城市如何像生命体般变化,而乌托邦的田园理想又如何孕育……住宅是生活的容器,而建筑也因此拥有了改变世界的力量。这些念头在他的学习之路中,悄悄指明着前进的方向。
在闲暇的间隙,董全走上街头,观察这座宏伟的城市如何运作。正在修建的高楼大厦旁吊机的轰鸣声下,是川流不息的高架桥和灯火通明的集市。每个忙碌的影子都在各司其职,维持着从一条小路、到街区、到住宅群、再到大半个城市的漫天灯火。玻璃幕墙从堆满盆栽的旧小区边升起,老街被注入活力。
董全为了项目四处奔走,无论是寻找灵感,参观偶像的作品,还是做实地考察,翻找建筑的资料(因为他做了几个老建筑改造的项目,要去研究建筑原本的结构)都是能让他乐在其中。
参加竞赛,准备作品集,考标化
在学视觉艺术的同时,董全准备作品集,并参加竞赛,再完成校内成绩,以及考标化。
这个过程的确是累人的。产出作品模型的CAD图和完成渲染,精准控制胶水的度量和镊子的位置,才能慢慢拼凑起掌心大小的小房子。董全也庆幸自己早早完成了标化的任务,否则还要难熬。
为本科建筑申请准备的作品集还是以艺术作品为基础的。虽然学视觉艺术的学生都统一战线吐槽被折磨,但是董全还是感谢高中的艺术学习让他接触了很多技能,也一一将其实践在作品中,例如摄影、平面设计和装置作品等。
董全学会了如何讲述自上而下,从概念演变为细节的设计过程。这让他慢慢找到了他所追寻的是什么:平静、材质的力量和形式感。
“自从我学了摄影之后,我对色彩的感觉变得更加敏锐,同时对生活的感觉、细节的洞察也变得更加清晰。我逐渐开始留意到生活中转瞬即逝的光影、平常的人物和某一片砖石的纹理。摄影从不断变化的现实洪流中抽取出一幅静帧,将瞬间的美凝结成永恒。”董全介绍说,最初接触平面设计纯粹是出于对于海报的热爱。
但是随着的认识的深入,平面设计给他的感觉变得近乎是在一片真空中去创造一种秩序。“面对着一张白纸,设计师往其中加入一个网格、种种元素和自己的情绪,使得整个空间变得灵动,富有情感和活力。在制作海报过程中不断感受到的对于空间的掌控,激发出我对平面设计的喜爱。”
老师和父母,给予他鼓励和信任
“诚然,那段日子是在无头苍蝇般的辛劳日子中挨过去的。难以置信是什么样的意志力使我完成了这些任务。记忆最深的就是刚接触了一年多的IB课程中的LL科目(语言与文学)。在考试的屡次失利后,我对自己说:这次期末考试是我最后的努力,我会竭尽全力,如果这都失败了,那我就放弃。”
回望这段申请季,董全记得老师总是对同学们说,这段时间熬过去就好了。而结果,是成功的。
“在对我的教育过程中,我父母始终采取一种近乎于放养的姿态。同时,在面对成功或者失败的时候,他们总是采取一种理性的姿态:只要我能摸着自己的良心说我尽了力,那么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他们都可以接受。”董全说到。
【芝加哥大学 @沈伟杰】
在早申阶段,上海平和学校十二年级的沈伟杰收到了芝加哥大学的录取。
“彩色的字母飞到一起,拼成一个 ‘congratulation’”,沈伟杰收到芝加哥大学的录取是在一个周六的早上。
六点,沈伟杰从一晚的失眠中爬起来拿出手机看时间,只看见手机蹦出一条邮箱提醒——your application decision is now available in your UChicago Account,他瞬间睡意全无,紧张地打开电脑,当看到“congratulation”时,他知道自己被录取了。
文书突出批判性思考能力
“申请季中我最满意的是我的补充文书,因为它很好地表现了自己的形象与喜欢思考的个人特点”,在补充文书中,沈伟杰将需要解释的题目“Mind that does not stick”表达为“不要执着于某一个观点,要不断地去怀疑”,就如他在书写实践活动中表现的那样,他觉得正是自己辩证的思维能力、深刻思考的能力、将学术与日常生活结合的能力,才获得了学校的青睐。
沈伟杰认为申请季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反思,不只是考试失利时的反思与总结,还针对每一个阶段进行自我反思、改进与心态上的调整,从每个学科的特点出发,去探索学好它的方法。
沈伟杰选择的是political science(政治科学)专业。
经济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他觉得平时要多看书上的用词与句子,学习经济的一套语言,方便写essay。另外,经济的分析多借助于案例,所以他认为平时还应该多去积累例子,整理起来。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沈伟杰认为需要掌握更精细的实验处理方法,因此应该更加注重实验的操作处理方法;它和经济一样,它的核心在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对于概念的理解(比如定义)是很重要的。“只是经济更注重于说理与解释(因此对应的是偏文科的阅读写作整理的方法),而物理更多的是计算与应用(因此对应理科做题的方法)”。
“所幸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的申请季像一条紧绷的神经,意外,停滞,困难。所幸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一篇篇反复修改的文书,那一次次时间紧迫的谈话,是申请团队的老师们将我从崩断的边缘旁拉回,是他们讲我从下沉的泥潭中托出来,没有他们,此时此刻的我可能仍在焦急的等待。”沈伟杰对申请团队的老师充满感激。
沈伟杰认为自己能够获得机会是得益于父母的远见,得益于小学五年级从南浔实验学校转入苏州外国语学校、后来又来到上海平和学校,那几次转变让他走出了老家浙江的小城市南浔,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也为他出国留学奠定了基础,让他拥有了后面看更大世界的机会,就如父亲在小时候对他所说的那样“这将是你人生中的分叉”。
沈伟杰的父母对他实行的是放养式管理,他坦言父母的学历并不高,他们能够在学习上给予他帮助的并不多,更多给予的是情感上的关怀以及支持。
打乒乓,看动漫,是沈伟杰的业余爱好,对于他来说,动漫是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它能够给予自己更大的想象空间,遇到自己喜欢的题材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灵感。
而乒乓,带给他的不仅是放松,还能忘掉烦恼,也是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和对手近距离的接触,能够产生更多交流,认识更多的人。”他也常常会在一些重大考试结束后选择去打乒乓,缓解考后的情绪。
【芝加哥大学 @陈了】
平和12年级的陈了的申请季是以悲剧开场的,首先牛津大学发出拒信,ED达特茅斯被列入defer。但幸运地是,在ED2阶段以化学专业成功被芝加哥大学录取。
陈了是从体制内半路出家来到平和,初三结束才有了出国的打算。
在洛杉矶的一个夏天,陈了去UCLA体验大学的生活。在UCLA的一个月,他读完了一套经济学原理,自学了微积分的常识。这一个月打下的基础,让他在日后的IB学习与课外竞赛中有很大的帮助。
(与UCLA地标Bruin Bear的合影)
从UCLA回来后,中考失利的陈了(中考590分,与梦校上海中学擦肩而过),开始在平和的Pre-IB学习。
高一上学期,陈了将时间分为三大块。
第一项是托福。不断阅读,不断练习听力,与老师一起总结经验,在学期末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第二项是经济,复习巩固在UCLA学的经济学,和同学组队参加了NEC和大半年之后的IEO比赛。
第三项是平和的CTB比赛。他作为队长和队友们创办了Starama自闭症关怀项目,每周和自闭症孩子一起表演自己创作的戏剧,也是生活中不错的调剂。
陈了在高二上遇到了一些“问题”:经济SL第一次月考以2分结尾,物理HL则连续得了两次5分,9月份与体制内同台竞技的中国化学竞赛也以失败收场。在与升学指导老师多次交流后,决定更换为经济HL,物理SL的选课。
申请的关键-文书写作。陈了在总结近两年的活动线时,从种种细碎的活动中发现之间联系。比如在2019年夏天无意识学习的微积分让高二的数学学习不费吹灰之力,在做实验时多看的几篇与主题无关的论文莫名其妙地找到改善试验结果的突破口,化学社讲课的视频成为了芝加哥大学optional video portfolio的一项重要素材。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王娟泓】
平和12年级的王涓泓Marnie,在RD阶段收到了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offer,同时她也被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录取。Marnie在平和学校生活、学习了12年。她热爱生物,想通过生物做到以微小撬动宏大,从分子与细胞通路影响到他人、影响到社会。
王涓泓的后申请季从十二月清晨的IC offer开始,在三月落幕。
假如申请季的确是一场戏剧,那王涓泓和生物的相逢相知必定会是其中的核心主题之一。王涓泓第一次接触到生物是在初二。机缘巧合下,她在Hotchkiss Summer Portal选修了一门DNA Science。
在一场再简单不过的乙醇沉淀DNA实验中,王涓泓从自己的口腔里提取了DNA;而仅仅通过混入水和酒精,王涓泓便能让这些微小的生物分子聚合成一串肉眼可见的白色絮状物质。这些沉淀比不上科学课本中DNA双螺旋模型的绮丽神秘,可这场实验却拥有着同等的魅力——像是一场显形魔法,它将“不可见”转变为“可见”,让她看见了细胞中心最基本的生命物质,和一个崭新的、从未深入过的世界。
在随即的两周中,王涓泓在那间实验室里,先是学中心法则、质粒转移,再上手PCR、电泳、二代测序;等到写满夏校第一天发下的那本笔记本,也就此修改了Marnie一切关于未来的计划。
第一次做电泳
在进入高中之后,王涓泓了解到了生物的更多分支,并从科研中进一步探索了这门学科。从跟着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学习,到自己上手设计实验,在横跨两年的时间里,王涓泓第一次上手养了细胞,第一次用R语言完成了画图,第一次顺畅地做完了Western Blot(免疫学测定方法).
在高二的暑假里,王涓泓每天会乘两个小时的地铁去青浦区的实验室和队员研究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有无数个时刻——她穿着白大褂观察显微镜下圆润到发光的悬浮细胞,熟练地吹开橡胶手套去取跑胶结果,或者是在RNA抽提后得到一个完美的2.0 A260/A280比值。这让她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通过生物做到以微小撬动宏大,从分子与细胞通路影响到他人、影响到社会。
在实验室之外,王涓泓也尝试在疗养院、讲堂、展览中探索生物领域中的另一条道路:作为一个宣讲着建立起science community和普遍大众之间的桥梁。通过成立Lamplex这一组织,王涓泓试图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放大失语症群体的声音,去展现他们的困境,也去寻找一条解决之道。
Lamplex小组合影
在进入到申请季之后,王涓泓尝试在文书中讲述这个故事:如何接触到了生物,如何一头扎进这个领域,如何在实验室与社会上对其探索,又有着什么样的目标。王涓泓在文书中说:期望我过去三年的所作所为能被肯定,渴望有人能从文字中感受到我这个人并选择我。我想要那个贯穿了我生物道路的显形魔法再一次出现,为我指明一条未来的道路;而它也应召而来。
在文书中,王涓泓曾写到,“And who says it won’t have a lasting impact on us if, once in a while, we act as if the future depends on us?”在一切尘埃落地后,我开始思考在未来的四年该做些什么时,这句话概括了我的所有想法:我想要在生物这条路上再走远一点,努力完成我称得上狂妄的那些宏图伟志。I will try hard, as if the future is in my hands.
过去的申请季已经定稿,孩子们高中三年用付出和热爱谱写了最终的剧本。
从平和双语的4位学生的申请经历中可以看到,美国大学的录取考核的是综合素质,也因此,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成为让孩子变得与众不同的基石,付出的任何一点努力也都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取得回报。如果孩子有特别的爱好,或想做一些有趣的事,千万不要害怕影响学业,一定要坚持并鼓励他,最终将收获美好的结果。
出处:见配图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