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总统签署的《芯片和科学法案》解读剖析
网友【脸谱】 2022-08-12 02:54:19 分享在【聚焦美中不卒】版块    1    3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当地时间2022年8月10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价值2800亿美元的《美国芯片和科学法案》,包含超520亿美元对美国芯片行业的补贴。

01

拜登签署《芯片与科技法案》

From Act to Law!

北京时间8月9日晚,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以下称“芯片法案”),使之正式成法生效。

该项立法包括对美国芯片行业给予超过520亿美元(约合3512亿元人民币)的补贴,用于鼓励在半导体芯片制造,其中还包括价值约24亿美元的芯片工厂的投资税收抵免,以及支持对芯片领域的持续研究。

“芯片法案”全称为Creative Helpful Incentives to Produce Semiconductors for America Act,翻译过来是助力美国芯片制造的有力建议。

据了解,该法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历多次修改调整,并于7月底在美国参、众两院“闯关成功”,得以通过。该法案总额达2800亿美元,包括拨款520亿美元用于支持电脑芯片制造公司等。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在当地时间8月8日的一场闭门会议中,美国政府官员与美国芯片制造商格芯(GlobalFoundries)、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应用材料厂商以及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的负责人讨论了这些公共投资如何加速半导体和新兴技术制造,支持汽车电气化,并加强美国经济和供应链安全。

但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但该法案规定,接受联邦补贴的公司在未来十年内将被限制在中国或任何其他令其担忧的外国进行任何“重大交易”,以扩大芯片制造产能。

其中具体提及了禁止受益公司10年内在中国扩大生产和投资比28纳米更先进的芯片。尽管 28 纳米芯片比目前世界上最领先的芯片落后几代,但它们仍广泛用于汽车和智能手机中。

针对于芯片生产的补贴,将分批发放。今年将补贴190亿美元(折合约1283亿人民币),未来四年每年支付50亿美元(折合约338亿人民币)。用于研发的资金同样采取分批发放形式,今年至未来四年依次发放50亿美元(折合约338亿人民币)、20亿美元(折合约135亿人民币)、13亿美元(折合约88亿人民币)、11亿美元(折合约74亿人民币)和16亿美元(折合约108亿人民币)。

路透社报道称,该法案的通过也正在刺激新的芯片投资。

本周一,美国移动芯片巨头高通已同意从美国半导体制造商格芯纽约工厂采购额外42亿美元(折合约284亿人民币)的芯片,并且到2028年其总采购额将达到74亿美元(折合约500亿人民币)。美光也宣布投资400亿美元(折合约2701亿人民币)用于存储芯片制造,这将使美国市场份额从2%提高到10%。

02

与中国竞争,影响几何?

《芯片和科学法案》也有例外规定,如果芯片制造商的投资目的是保护在中国现有的重大商业利益,那么可能允许他们继续在中国投资。但这些例外只适用于扩大现有工厂设施,而且只适用于“传统半导体”。

有分析人士指出,表面上看,这是为了限制中国获取先进技术,实际上是把外资企业在中国拥有的高利润生产能力,即高利润生产能力,向美国转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近日就美国会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答记者问,表示法案对美本土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是典型的差异化产业扶持政策。部分条款限制有关企业在华正常经贸与投资活动,将会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造成扭曲,对国际贸易造成扰乱。中方对此高度关注。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该方案将促进半导体制造回流美国,晶圆代工的产能区域化分布趋势加速。招商证券研报认为,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割裂的背景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有望加速,巨大的产能缺口也意味着晶圆厂巨大的资本开支,建议关注半导体国产设备厂商。

中信证券指出,当前正处于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大变革阶段,一方面在各国加大政策补贴背景下,产能扩张持续加码,扩产潮下设备企业受益显著;另一方面在施加外部限制背景下,供应链安全得到重点关注,本土设备材料零部件供应商更多承接本土需求,获得持续份额提升。

另外,美股方面,科技股有点小崩,费城半导体指数跌幅扩大至4%,美光科技下调第四财季业绩指引之后,欧美芯片类股哀鸿遍野。

继英伟达后,美光预警未来处境艰难,令芯片板块普跌。内存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股价走低,该公司周二警告称,由于“宏观经济因素和供应链限制”,其营收可能达不到此前预期。

对于芯片制造商来说,这是艰难的一周。周一,英伟达发布弱于预期的营收指引,导致芯片板块集体承压。英伟达周二股价继续走低。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另据央视新闻消息,值得注意的是,该法案不仅试图通过投资补贴吸引半导体企业在美国本土设厂,还意图通过限制补贴资格来阻止半导体企业在中国增产。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 资料图(来源:《国会山报》)

在美国参议院以64票赞成、33票反对的结果通过“芯片法案”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7月2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所谓“芯片和科学法案”宣称旨在提升美科技和芯片业竞争力,但该法案包含一些限制中美正常科技合作的条款,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赵立坚表示,美国如何发展自己是美国自己的事,但不应为中美正常的科技人文交流合作设置障碍,更不应该剥夺和损害中方正当的发展权益。中美科技合作有利于双方共同利益和人类共同进步,搞限制“脱钩”只会损人害己。同时,中国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任何限制打压都阻挡不了中国科技发展和产业进步的步伐。

03

美银:英特尔是《芯片法案》最大受益者

美国银行近日发布研报表示,英特尔(INTC.US)被视为美国《芯片和科学法案》的最大受益者,但该行警告称,这对总部位于美国的英特尔来说不是一个“灵丹妙药”,台湾可能仍然是半导体世界的中心。

美银分析师Vivek Arya指出,这项2800亿美元的立法——其中包括约520亿美元的补贴,以促进美国国内芯片生产,以及对芯片工厂的投资税收抵扣,预计在未来十年价值240亿美元。该法案有三个目标;激励美国国内半导体生产;减少对台湾领先芯片的依赖;并帮助受到芯片短缺影响的汽车行业。

虽然第一个目标将会实现,但 Arya“怀疑”立法是否会“对减少台湾依赖的产生任何有意义的影响”,因为英特尔没有生产5nm及更高级芯片的技术。台积电(TSM.US)有,但考虑到该地区的“硅盾”,它可能不会分享最新的技术。

最后, Arya 补充说,很难看到这对汽车行业有什么帮助,因为芯片法案中只有20亿美元用于汽车行业依赖的后缘芯片。

Arya 认为“考虑到资金分配、无尘车间建设和工具部署需要时间,在(2024或2025年)之前,任何有意义的芯片法案都不太可能产出。”

Arya 估计,英特尔在未来5年可能会获得价值520亿美元的援助中的100亿至150亿美元。该公司还受益于欧盟的《芯片法案》,未来10年,该公司预计将斥资880亿美元在欧洲大陆建立制造工厂。

尽管如此,英特尔在制造技术上仍落后于台积电,而且该公司的集成设计和制造模式实际上“阻碍了与无晶圆厂竞争对手的合作”,比如AMD(AMD.US)、英伟达(NVDA.US)、Marvell (MRVL.US)和博通(AVGO.US),这些公司都是台积电的客户。

苹果(AAPL.US)被普遍认为是台积电最大的客户,可能占台积电产量的25%。

最后, Arya 表示,英特尔的制造能力并不适用于40nm节点,而这正是“目前大多数汽车和工业产能受限的领域”。

除此之外,《芯片法案》也可能帮助其他半导体公司,包括格芯 (GFS.US)、德州仪器(TXN.US)、安美森半导体 (ON.US)、ADI(ADI.US)、微芯科技(MCHP.US)、美光科技(MU.US)、KLA Corp. (KLAC.US)、应用材料(AMAT.US)和Lam Research (LRCX.US)等。

04

人民日报:美国“芯片法案”扰乱全球供应链

日前,美国“芯片法案”相继在国会参众两院获得通过。这项法案经历多次修改调整,最终被命名为《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待美国总统拜登8月9日签署后正式成法。该法案总额达2800亿美元,分5年执行。值得注意的是,该法案不仅试图通过投资补贴吸引半导体企业在美国本土设厂,还意图通过限制补贴资格来阻止半导体企业在中国增产。

打压中国芯片科技企业、胁迫台积电等芯片巨头赴美投资设厂、试图组建“芯片四方联盟”小圈子……美国一系列“筑墙”“脱钩”的做法,充斥着霸权逻辑和冷战思维,严重扰乱全球芯片供应链。

两党折中妥协的产物

《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长达1054页。《纽约时报》报道称,该法案融合了经济和国家安全政策的内容,旨在提升美国科技和芯片业竞争力。报道总结了该法案的主要内容:一是向半导体行业提供约52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为企业提供价值240亿美元的投资税抵免,鼓励企业在美国研发和制造芯片;二是在未来几年提供约200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支持,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

“《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国会参众两院长期博弈后折中妥协的产物。”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秘书长冯维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梳理了该法案通过的过程:2021年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规模2500亿美元的《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欲借此加强本国科技研发并同中国竞争,但该法案在众议院被搁置。今年2月4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22年美国创造制造业机会和技术卓越与经济实力法》(即众议院版本的《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3月28日,美国参议院通过《2022年美国为制造业、技术领先地位和经济实力创造机会法案》(即参议院版本的《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该版本包括《芯片和5G紧急拨款方案》、《无尽前沿法案》《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确保美国未来法案》以及《应对挑战法案》等庞杂的内容。在此背景下,参众两院需要进行谈判,消除两个版本法案分歧,推出双方认可的折中版,才能最终送交总统批准。7月27日至28日,参众两院通过了2800亿美元规模的《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

值得注意的是,该法案还暗含了“与中国竞争”的条款。《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法案规定,假如在美国建厂的半导体公司,同时也在中国或其他潜在“不友好国家”建设或扩建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厂,那么该公司将不会获得该法案的补贴。

“该法案是美国继续将经济和科技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的表现。”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江天骄对本报表示,美国试图通过该法案扶持本土芯片产业制造、加强芯片技术研发,尤其重视研发创新型、技术含量高、具有引领性的芯片,抢占未来全球芯片产业链赛道的领先位置。此外,该法案部分条款限制有关芯片企业在华开展正常经贸与投资活动,迫使相关企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反映出美国一些人根深蒂固的零和博弈思维。此外,美国借由所谓“芯片外交”打造小圈子,试图把中国大陆排除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之外。

“芯片制造方面,该法案反映了在美国,‘安全导向’的国家逻辑压倒了‘效率导向’的市场逻辑。”冯维江表示,该法案强调对美本土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是典型的差异化产业扶持政策。其中部分条款限制中美正常科技合作,动用政府力量强行改变芯片制造的国际分工格局。这些做法违背市场规律,将扭曲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扰乱国际贸易正常秩序。

胁迫芯片企业站队

《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在参众两院通过,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冯维江认为,疫情背景下,全球芯片生产链条被打断,美国出现了严重的芯片短缺问题,迫使两党商讨折中方案。经过长时间“讨价还价”,两党的分歧基本得到解决,就法案核心的共识性内容达成了一致。如果不能在8月国会休会期之前通过,经过一个月的休会期,法案将面临美国11月中期选举的扰动,很可能错失通过的窗口期。在“最后期限效应”之下,美国国会特别是参议院民主党人决定,聚焦芯片议题,推动法案通过。

在两党辩论最酣之时,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联合牛津经济研究院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半导体产业对美国经济有巨大拉动效应,半导体行业在美国每雇用1个工人,可以间接支撑6.7个工作岗位。《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将投入500亿美元建芯片厂,这意味着仅在2021到2026年间,半导体行业就能增加52.3万个就业岗位和763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该法案酝酿已久,快速通过并不算意外。该法案打着重塑美国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中的位置、提升美国战略新兴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美国对华战略竞争优势等旗号,促使两党达成一致意见。”江天骄表示,为了推动该法案通过,美国政府多重借力:外借疫情冲击全球芯片供应链、汽车芯片短缺,大肆渲染中国芯片威胁论;内借法案发起人舒默升任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芯片法案不仅可以为美国提供数千个新工作岗位,还可以让美国借此重掌科技领导权的承诺;之后通过美国芯片企业说服美国民主党放弃政府不干预经济的传统,再通过利益交换,赢得共和党党魁麦康奈尔在内的17名共和党人的跨党派支持——以芯片法案为火车头,带动庞大的科学法案一起获得通过。

近年来,为扭转芯片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劣势,美国上下其手,蛮横打压他国芯片产业发展。

“一是通过双边或多边的方式,限制中国获取和开发先进芯片制造及设计技术。例如,向荷兰政府施压,要求全球最大的光刻机企业阿斯麦公司扩大对中国的禁售范围;拼凑所谓‘芯片四方联盟’(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搞排斥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壁垒’;在全球范围内限制华为的经营活动,在制造上‘卡脖子’以实现废除其先进芯片设计能力的目的。二是胁迫并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相关龙头企业。例如,要求台积电、三星电子、美光科技、西部数据、联华电子、SK海力士和新科电子等企业交出半导体供应链数据,威逼利诱台积电等企业到美国投资办厂。”冯维江认为,这些霸凌行径冲击了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扰乱了市场预期,降低了行业投资信心和水平,增加了行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和风险,以牺牲半导体领域跨国企业全球效率和利润为代价,为美国复制一个相对并不先进的芯片制造业,掣肘全球半导体行业创新发展。

破坏芯片供应链

美国《国会山报》认为,鉴于企业需要较长时间来建造新设施和提高产量,该法案对美国国内供应链不太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实际效果。

“芯片研发本身就是一个烧钱耗时费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该法案实施后,短期内可能不会对美国本土的芯片产业发展产生明显影响,具体效果还有待观察,充满不确定性。美国这次对芯片的大规模补贴也是一种扭曲市场规则的行为,最终可能导致芯片产业过剩,甚至可能迫使替代芯片的产品出现。”江天骄说,在半导体行业兴起之时,美国本土曾一度几乎囊括全球半导体制造的全部产能。如今,美国仅拥有12%的全球半导体产能份额。这种巨大反差,成为美国一些人试图通过该法案重塑其在全球半导体制造领域核心地位、进而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美国半导体制造行业衰退的根源在于自身,遏制、剥夺和损害他国正当的发展权益,只会损人害己。

美国智库战略国际研究中心分析指出,在复杂和高度依存的全球价值链中,美国和中国的半导体企业早已深度融合,要使供应链完全本地化,将付出巨大的经济和技术成本。因此,全球半导体行业完全“脱钩”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阿斯麦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尼克近日警告:“世界不能忽视的事实是,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制造能力对于满足全球市场需求至关重要。”

美国恶意打压中国芯片制造业,中方该如何应对?

“就芯片行业本身而言,中国应继续加大在芯片先进制造和设计技术领域的投入。”冯维江指出,中国应把更多注意力放到该法案的“科学”部分,密切关注法案重点资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的进展,并注重“竞争政策”而非“产业政策”在这些领域的导向作用,大力鼓励科技进步及其对先进技术产业的支撑。

“美国一贯标榜是自由市场理念的支持者和维护者,甚至多次以此为借口攻击抹黑他国。如今为了维护自身霸权,美国却利用该法案让众多国际半导体企业选边站队,足见其虚伪。”江天骄认为,对此,中国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方式揭批美国违反市场规律、破坏全球芯片供应链的霸道行径,争取国际社会的更多支持和合作;另一方面,中国要保持战略定力,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规律,努力推动科技发展和产业进步,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05

环球时报社评:美国活成了它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美国总统拜登8月9日签署《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芯片法案”,使之正式成法生效。该法案酝酿已久,曾长时间占据美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在美国两党分化、对立严重的情况下仍得以通过,主要归因于其露骨地针对中国的特点,切中了民主、共和两党为数不多的共识之一。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资料图

顾名思义,《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的两大部分一是芯片,二是科学。法案将为美国半导体的研究和生产提供520多亿美元的政府补贴,还将为芯片工厂提供投资税抵免。法案另授权拨款约2000亿美元,用于促进美国未来10年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各领域的科研创新。这些好像是以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的普通立法,但其中不少条款明确限制有关芯片企业在中国开展正常经贸与投资活动,这就成问题了。

一些美国媒体用“最”来描述长达上千页的“芯片法案”,比如,“美国有史以来影响最重大、最深远的法案之一”,“几十年来美国政府对产业政策最重大的干预”,并称之为“开创性立法”。哪里来的“开创性”呢?就是美国捡起了曾经遭到它严厉批判的产业政策,而且它还加入了大量单边行政干预全球市场、设置贸易和技术壁垒的设计,不断将经济和科技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

美国指责别人时总是一副“大义凛然”的面孔,它自己做起来却又是那么理所当然。其对产业政策态度的180度转变也显示,美国可以马上活成它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有人说“芯片法案”是美国版“举国体制”的产物。需要强调的是,它与中国立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举国体制”存在根本不同。“芯片法案”的一个重点方向是给潜在竞争对手使绊子,反映了美国面对中国时越来越严重的不自信所导致的卑劣心理。有点像一个班上的同学都在各自复习备考,其中一个人却起了坏心眼,把别的同学家里电闸给拉了,让他们晚上没法看书,想通过损害别人学习环境的不正当手段来为自己赢得相对竞争优势。当然,美国的具体做法要更加恶劣,也更加霸道。

很“凑巧”的是,华盛顿通过并签署这一法案,时间点刚好落在它力推的“芯片四方联盟”磋商会晤之前,后者被普遍认为是华盛顿在试图组建的全球半导体产业“排华小圈子”。无论是法案还是联盟,都带有要求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强烈胁迫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已经超出了普通产业扶持政策的范畴,而更像是华盛顿为了“扼住中国发展的咽喉”而打出的一套组合拳,呈现出浓厚的地缘政治色彩。

显而易见,华盛顿企图通过这些动作,霸占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优势位置,并最大限度地干扰、冻结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进步。但它的结果,实际上自华盛顿动心起念时就已经注定,这些期待最终都将纷纷落空,必然事与愿违。因为美国不可能凭借本质上是“零和博弈”封闭保守思维的“芯片法案”,在经济全球化、自由贸易的大时代,破坏性地重构本来由市场主导的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美国国会大厦 资料图

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来说,短期内可能会受到“芯片法案”负面影响,但它不是决定性的,因为它将激发中国自主创新的更强爆发力和持久动力。近年来,这方面的案例已经有不少了。华盛顿搞出一个法案,就能让中国半导体产业从此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了,今天再狂妄的美国政客也不敢这么想。

芯片产业高度全球化,过去几十年,全球化分工体系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是芯片技术飞速进步的根本条件。如今,美国想在芯片领域搞阵营化,人为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从产业链上剥离,这种做法不仅损人不利己,也是在给世界挖一个新的大坑。显然,“芯片法案”的生效是历史的倒退。

编译:微信公众号 @芯榜+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3   2022-08-12 02:54:19  回复

回复/评论:拜登总统签署的《芯片和科学法案》解读剖析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美国留学的政策大变?众多名校陷入财政危机,扩招中国学生?
  2. DOGE让1.4万公务员失业?马斯克已经做好最坏心理准备!
  3. 时至2025年3月中旬,地球上最顶尖的五大芯片品牌,均由华人掌舵!
  4. 王毅定调了中国统一,马英九发出了战争预警!
  5. 陆地入境美国受阻,“华人偷渡客”已经改用快艇登陆了?
  6. SpaceX在13小时内3连发,全力拯救被困宇航员!
  7. 滞留美国的华裔非法移民“遭遇流放”,首批119人已起飞!
  8. 华人害华人!涉及1500万美元的芝加哥“大型持枪绑架案”嫌疑人半数落网
  9. 全球研究机构top10盘点:中国9家,美国1家
  10. 男性精液质量和预期寿命“真有关系”
  11. 《纽约时报》刊登的中国父子文章:为何送儿子留学美国
  12. 遭遇“断粮”的BBC叛变了?
  13. 全面盘点:加州大学的9大分校
  14. 美签面签后的全面复盘:审核原因和拒签因素剖析
  15. 关于“跨国婚姻”婚姻绿卡,给配偶申请绿卡的各种细节问题!
  16. 风向有变?🇨🇳中央召开民企座谈会,寓意深刻!
  17. 美国“H1B签证”新一轮抽签在3月份开启,新变化真不少!
  18. 华尔街“教父”空降北京,李嘉诚的“228亿美元交易”突遭截胡
  19. 23岁中国女留学生在南加州的住所内遇害,曾控诉白人男友“性虐待”!
  20. 童工可以合法夜班了?
  21. 大S【徐熙媛】病逝,享年48岁!
  22. DeepSeek已经让成人玩具“率先受益”
  23. 重庆妹子“盯美国男人不放”,前后嫁给美国医生和美国律师!
  24. 谷歌地图和苹果地图已经都修改了美国湾(墨西哥湾)
  25. 成也“马老板”,败也“马部长”?关于伊隆·马斯克的现状
  26. 滞留太空的NASA宇航员即将返回地球
  27. 在美国买房,看Open House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汇总
  28. 盘点美国最繁华的城市 top10
  29. 美国房产的保值要点,但却被九成华人买家忽视了!
  30. Google决定终止开源Android啦?
  31. 李嘉诚在全球的港口“几乎清仓”,套现190亿美元!
  32. 北美留学生注意,美国和加拿大即将共享所有移民和签证讯息!
  33. 在美国生活,这四证缺一不可!
  34. 泽连斯基和川普、万斯在白宫当众吵架,饭都没吃着!
  35. 川普总统竟然帮马斯克“带娃儿加带货”,特斯拉市值保得住了?
  36. 福布斯曝光了Deepseek 梁文锋的净资产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18.191.154.2, 2025-04-07 00:33:18

Processed in 0.8894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3)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