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人才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各国更是为争夺人才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以前,很多人在留学归来之后,会在各自的领域大展身手,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近年来,很多各行业的杰出人物却在学成归国不久后选择离开。
像早期北大黄金一代,可以说是北大数院的骄傲,也是中国数学界最出色的几位青年数学家。
可惜目前仅有一人留在国内,其他几位全部在美国聚齐。
其中最可惜的是许晨阳,他曾经是毕业于北大的天才少年。放弃美国高薪工作毅然奔赴国家,为祖国的科研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回国六年后却突然决定辞职重新赴美,更是留下了三句令人深省的话。
01 少年天才,锋芒毕现
许晨阳,从小被称为“数学天才”。
18岁保送北大数学系,仅用5年完成了北大的本硕连读,28岁更是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而后在麻省理工进行博士后的研究。
在美国,许晨阳不仅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课题,更是通过自身努力拿到了各大世界研究院的offer。
留美,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多所常青藤研究院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但这些似乎并不是许晨阳想要的,面对高薪诱惑,许晨阳丝毫没有动摇自己回国的初心。
在2012年,他毅然决然回到北大工作,一切都从零开始。
回国后,许晨阳继续研究数学课题。
在国工作期间他连续发表了三十多篇优质论文,这些论文在各大国际期刊上都能查询到。他本人更是获得了拉马努金奖、未来科学大奖等众多奖项。
回国的六年间,他不仅推进了国内代数几何的研究进程,还培养出了不少这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创建了代数几何学派。
时间一晃而过,就在大家以为他的后半生都将贡献在北大的舞台上时,一则消息传来。
2018年,在回国六年后,许晨阳毅然赴美任教,留下身后一片骂声。
但是好在他并不在意这些流言蜚语,埋头研究。
随后,许晨阳被聘请为麻省理工数学系正教授,但仅待了一年,他就再次回到母校普林斯顿大学任职。
在普林斯顿,他完成了学术上的重大突破,证明了K-稳定性定义的等价性,2021年,由此获得了科尔代数学奖,是该数学奖的首位华人得主。
不禁让人深思,中国花了这么多人力物力培养起来的精英,为什么就是留不住呢?
许晨阳二度赴美前,留下的三句话,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离开,或许是无声地反抗】
坦白讲,向上是人的本性和原始动力。
许晨阳当年不顾美国更广阔的前景,选择回国任教,足以证明心里是装着祖国的。
而为什么再度离开,大家看完这三句话,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
国内学术界氛围过于急功近利
许晨阳认为,中国的学术界太过于追求功利化,以利润、职称、论文数量来作为科研目的,显然是有悖科研初衷的。
相比之下,美国的科研环境更纯粹,学术氛围比国内好非常多,更适合想做学术、潜心搞科研的人。
国内学术造假比比皆是
其实论文造假现象,在国内国外都有。
但是他不能接受的是,众多行业大牛也依然如此,甚至在经过举报后还能给搪塞过去。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术研究的质量和信誉,也是许晨阳选择离开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内学术界论资排辈严重
令许晨阳真正感到到失望的,还有一点就是,国内的学术界过于讲究资历。
即便他在数学代数几何领域已经做出了非凡成就,能力也超越了许多同行,但在国内和那些老教授相比,许晨阳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一些大牛凭借资历却可以轻松拿到很多好项目,年轻人无论能力多好都无济于事。
显然,这让接受了西式教育,又想施展抱负的年轻学者、科学家没有了用武之地。
相比之下,美国的顶级私立名校,都是教授治校,各领域的大师凭学术水平自由竞争,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相对简单、自由。
【赴美,是为了更高处相见】
许晨阳并不是个例,他只是中国人才流失现象中的一个缩影。
有数据显示,超过3.2万名中国科学家已经选择移民到其他国家。
其实,很多走出国门的人才,最后也能带着更强大的自己,再毫不犹豫的回来。
正如清华“科学女神”颜宁,2022年宣布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
虽然顶级科学家出走总能换来一片骂声,但如果他们不能勇敢地走出去,又何以在他日以更丰硕的科学成果报效祖国?
不得不说的是,中国科技方面的一些领域能够快速实现质的进步与飞跃,通常离不开这些在外面学成回国的科学家们。
从这个层面来看,中国的高端人才短暂离开去他国发展,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
事实上,人才在各国之间流动很常见,不应以此来作为是否爱国的标准。
而且美国移民法案背后对人才的重视,且在拿到绿卡后美国为这些人才提供的良好待遇和环境,是其他国家远远无法做到的。
美国EB-1A杰出人才移民和美国国家利益豁免NIW移民,便是美国为世界范围内的杰出/优秀人才提供的“美国绿卡快速通道”。
这两个项目并不需要经过雇主担保,不需要英语多好,也没有年龄限制,EB-1A甚至学历要求也没有。
只要你能在自己的行业内证明自己有一定的才能,或者是高学历的学霸,能为美国带来利益,就有机会可以申请。
出处:微信公众号 @加鼎移民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