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自然》杂志第一次公布自然指数排名,中国仅有8所大学进入前100名,短短十年时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至42所。
其中,在化学领域,前10全部是中国大学,在物理领域,前10中有8所机构来自中国。
这些都是西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传统强项,在普遍的印象中,中国一直处在落后的地位,但实际上,整体来看,自然指数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9所来自中国,美国只有一所,是哈佛大学。
自然指数在科学界具有不小的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机构,在高质量自然科学研究产出方面表现的重要指标之一。
所以,可以对美国祛魅了,甚至可以说再见了。
中国大学
中国早已不是当年中国
中国科研的崛起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战略投入,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1.9%攀升至2022年的2.6%,总量突破3万亿元,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仅次于美国,排在全球第二。相比之下,美国研发投入占比长期维持在2.8%左右,增速明显放缓。
此外,中国在人才储备方面更具优势,中国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毕业生每年超500万,是美国的8倍。
现在有这样一个趋势,人们不再热衷于去西方留学或者去海外工作刷经验,反倒是很多以前出国的人才,现在纷纷回国。
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中国新增了大量高端岗位,就不需要出国找工作了;其二,大量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步入全球顶尖行列,也就没有必要去海外留学了。
美国大学
美国不过如此
以前,很多尖端行业都是美国,尖端的大学也在美国,所以出去上学,工作,然后留美。但是现在,即便出国留学,越来越多的人也选择把天赋带回国,而不是继续留在美国,因为美国已经没什么好神话的了。
国内蓬勃发展的科研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回国贡献力量。中国已经成为一片充满机遇的热土,很多领域已经超过了中国,而没有超过的领域中,也展现出了超越的潜力。
这种转变不仅仅体现在科研论文的数量上,更体现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以及新兴产业的崛起。曾经自诩为“灯塔”的美国,其光芒正在逐渐被中国创新力量所掩盖。世界科技的中心,正在不可逆转地向东方转移。
美国国旗和中国国旗
重塑全球研究格局
在全球研究格局经历深刻变革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必须正视,并积极适应中国科研崛起的新局面,因为这意味着全球创新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力量平衡的转移。
西方国家应摒弃过往的优越感,以更加开放和务实的姿态,与中国建立平等互利的科研伙伴关系。
中国科研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持续的创新活力,以及巨大的研发投入,必将为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出处:头条号 @军情作家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