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为何“阉割”哈佛?中国留学生的赴美留学之路如何计划?
网友【读懂美国】 2025-05-24 09:34:00 分享在【美国信息交流】版块    1    3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川普第二任政府开始后,就对美国高校开展文化战争,其根本目的是打击自由派/“白左”/进步主义意识形态,帮助保守派在高校里夺权,重新占据这个最代表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及舆论阵地。具体而言,白宫主要在两大方面入手,一个是“多样性、平等、包容(DEI)”,主要和招生政策、校园舆论环境及意识形态导向、学术研究项目等;二是具体的政治议题——例如在巴以问题上,是支持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是不是川普和MAGA基本盘就真的那么支持以色列呢?也并不是——MAGA里面有许多对以色列表示怀疑的。但在哈佛大学这样的地方,师生只要支持巴勒斯坦的,必然是左派、自由派、进步派,是民主党的精英基本盘,那自然就是打击对象。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为了在象牙塔夺权,白宫拿出各种政策工具包,可以说是完全不择手段、不计后果。

大多数高校掂量一下,就“投降”了。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有品牌声誉、社会影响力、思想引领力的精英大学,具有标志性意义,而哈佛不仅是“白左”、“自由派”、“进步主义”、“Woke(觉醒文化)”的重灾区,而且是文化重镇,因此自然是文化战争的重要战场,是白宫必须攻克的桥头堡。

2023年10月以色列-哈马斯冲突爆发后,美国校园掀起了声援巴勒斯坦的浪潮。哈佛大学当然首当其冲,各种教工和学生组织积极领导和参与相关活动。这一下,“引蛇出洞”完成了,哈佛大学的左倾政见就彻底暴露了。一开始,拜登还在台上,民主党是哈佛的总后台,共和党其实也做不了什么,当时的文化斗争更多的是在民间进行,例如校董Bill Ackman(极右翼的金融家、川普盟友、犹太人)通过社交媒体发起运动。他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哈佛前任校长、女黑人Claudine Gay也因为这个事件被迫下台,换上了一个犹太人的校长(Alan Garber)。但换汤不换药,这些人仍然都是左派。保守派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不是真的关心以色列,而是借题发挥,想趁机整肃左派思想阵地。

一切都要等到川普赢得2024年大选,重返白宫。形势也因此完全不同,反对哈佛的力量,通过川普,掌握了空前的政治权力:这几股力量包括:

1)美国的右翼犹太人,他们中间的富豪都是川普最大的政治捐赠者(基本上剔除马斯克以后,川普的主要捐赠者都是这些右翼犹太人);

2)MAGA基本盘,也就是中低收入群体(尤其是中间的白人及男性)——他们反智、反精英、反建制,认为哈佛和常青藤名校都是一贯蔑视群众的统治精英堡垒;

3)保守派,他们认为这些学校都是左翼意识形态的军工厂,专门生产进步主义、自由派、woke、DEI文化;凭借象牙塔地位,他们不仅能够主导主流意识形态和舆论,还自上而下影响和塑造美国的年轻一代(尤其是其中的精英一代)。这几股力量,终于等到川普的上台。哈佛的好日子终于结束了。

川普政府下手整治哈佛,切入点首先是指责哈佛大学纵容甚至倡导“反犹主义”,方式既针对学校(“有组织行为”),也针对个人(个人行为)。同样的事情在全美各大校园如火如荼地展开:美国国务院在清理那些公开、高调参与声援巴勒斯坦活动的国际学生,取消他们的签证,将他们赶出美国。

对于哈佛,联邦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例如要求学校提交国际学生过去五年的“违纪记录”(主要涉及参与声援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也涉及其他涉外活动)。

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打击反犹纯粹只是借口,川普政府和保守派的真正意图,是拔掉这颗左翼文化重镇。具体而言,包括:

——关闭DEI项目:要求哈佛立即关闭所有多样性、公平与包容(DEI)项目、办公室和委员会,停止所有相关政策;

——结束平权行动;要求哈佛终止在教师招聘和学生招生中的所有基于种族的平权行动政策;

——确保观点多样性:要求哈佛通过外部审计确保学生、教师和领导层的观点多样性,废除招生和招聘中的意识形态筛选;

——改革存在所谓政治偏见的项目:要求哈佛改革存在“反犹主义”以及其他左倾偏见的特定项目,并进行外部审计以解决问题;

——提拔支持政府的教师:要求哈佛内部提拔那些与政府政见一样、拥护政府要求的教师,减少激进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影响。

和其他大学一样,哈佛的管理层当然反对这些要求,认为这会影响学校的独立性。但与一般服软的大学不同,哈佛大学自认为有强大的资金实力(500多亿美元的捐赠基金)、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独特的历史地位(1636年建校,比1783年美国建国早了140年),学术领域的“国家冠军”和旗舰(“大到不能倒”),广泛的精英基础(但主要在民主党侧),另外还有价值和理念层面的骄傲和自信,认为自己有对抗川普政府的义务。另一方面,哈佛当然也低估了川普政府的决心,以及不择手段、突破底线的程度。结果,哈佛选择和川普政府“硬刚”,其不仅是阳奉阴违,而是公然对峙。他们对川普的行政令,以及联邦政府有关部门的诉求敷衍了事,或公开反对,终于彻底激怒了川普政府,并把自己顶在了美国左翼精英和保守派/MAGA民粹——甚至或是美国民众与美国精英的“文化战争”之最前线。

川普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象牙塔里,居然冒出一个硬刚的。是可忍孰不可忍!“枪打出头鸟”,哈佛敢公开违抗,那就“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灭你没商量”。杀鸡儆猴,昭告天下。

于是,过去一段时间,川普政府密集出拳,推出了一系列打击政策(包括已经推行的,及酝酿中的),包括:

——冻结联邦政府拨款:于4月14日,冻结了哈佛的联邦拨款与合同(涉及26.5亿美元资金),加剧哈佛的财政压力

——威胁撤销哈佛的免税地位:2025年5月2日,川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将撤销哈佛的免税地位,称“这是他们应得的”,但这个流程更加复杂,还在研究的过程中;

——提高捐赠基金资本利得税:目前,捐赠基金的资本利得税是1.4%的消费税;2025年5月23日,众议院刚刚通过了川普“宏大美丽”的支出法案,包括了将捐赠基金税率提高到最高21%的措施,旨在“遏制左倾学校”。这一条不是针对哈佛一家的,但哈佛的捐赠基金高达530亿美元,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

哈佛财大气粗。虽然捐赠基金有使用用途限制,不能随便花,但哈佛有如此多的捐赠者,有来自全球的高收入高净值家庭子弟前来求学,所以,只要和“钱”有关的,对于哈佛来说都不是问题。

这时,川普政府拿出了“核武器”。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提出要撤销哈佛的国际学生认证(SEVP),使得哈佛无法再招收国际学生,且现有学生必须转学。

这才是真正的大杀器,会对哈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哈佛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为国际学生(合计约7,000人),绝对数量很大。如果哈佛因为硬刚政府,导致这么大一个群体的国际学生丧失留学资格,对哈佛自身的声誉有毁灭性打击。要考虑到学生们为上哈佛支付了高价学费,而研究生院(商学院、公管学院等)的学生很多是放弃了工作来到哈佛,其职业前程与哈佛绑定在一起。讲真,这些国际学生哪里会关心哈佛和美国保守派/MAGA的文化战争呢?他们只是想要一个学位而已。

其次,国际学生缴纳高额学费,为哈佛提供非常丰厚的财务回报,是哈佛在财务上长期可持续的基石。断了国际学生来源,就是断了哈佛的财路。

尤其要考虑,哈佛的研究生院高度依赖国际学生。肯尼迪学院超过一半(56%)的学生是国际学生;商学院则超过三分之一(36%)是国际学生。文理学院(主要搞学术研究)、公共卫生学院的国际学生占比都超过三成。停止招收国际学生,这些学院基本可以关门大吉了。

因此,国际学生才是哈佛真正的“生命线”。如果没有国际学生、学者,哈佛大学从财务,到学术研究、到国际影响力,都难以为继。如果川普政府政策得以推行,哈佛大学就完蛋了。一个号称要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政府在“自宫”美国最顶尖的大学、最有名的品牌、最大的IP、最强的软实力代表,也是天下奇闻,真是“活久见”。

如果换做一般的学校,考虑到美国的政治现实,这个时候大概率会投降了(不仅投降,还要投诚):这是顾全大局、从长计议,“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而且说不定川普三年后就下台了么。甚至民主党会再上台。到时,哈佛大学一帮教授还可以跑到政府里任职。

但哈佛选择继续“硬刚”,称川普政府的做法“非法”(unlawful),对全校发公开信,宣称要全力维护国际学生的权益,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川普政府的举措是恶毒报复行为,违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破坏哈佛大学的“学术自由”与“多元价值”,将导致数千名国际学生被迫离校,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学术生态,并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学术环境造成长远、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还好当地联邦法院法官有“自己人”。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艾莉森·巴勒斯(Allison Burroughs)非常同情和认可哈佛大学在诉状里的观点,于是发出了临时限制令,要求川普政府在举行听证会之前,先“维持现状”,不得对签证采取任何行动。这是一个临时胜利,算是为哈佛争取了一点的缓冲时间,初步禁令的听证会拟定于5月29日(周四)举行。

白宫当然也严词反驳,认为总统有权制约哈佛大学,其一,总统的行政权是宪法第二条所保证的;哈佛大学此举是想挑战并削弱民选总统的行政权力,危及宪法原则(联邦法官听了后也会有压力);其二,指出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是一项政府授予的资格或“特权”,不是什么法定权利。

我们可以断言,川普政府的立场,至少有半数的美国人大致同意的。如果没有一点点民意基础,川普政府也没有这么大的底气。

围绕川普政府与哈佛大学的冲突,有两点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一开始的切入点,即指责哈佛大学“反犹”,非常荒诞。哈佛大学最早是新英格兰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精英(WASP)大学,早年确实是反犹的,因为全社会都反犹,到二战后,冷战初期,因为麦卡锡主义,也仍然有些反犹(因为犹太人和社会主义/全球主义/苏联的复杂渊源与关系),但在1960年代后,对犹太人的教员和学生限制全面放开,实际上让哈佛进入了“犹太化”的通路。确实,目前的哈佛大学高度“犹太化”的:现任校长Alan Garber是犹太人;为川普制裁积极发声的前校长Lawrence Summers(克林顿时期担任财政部部长;奥巴马时期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是犹太人;哈佛的教职人员和学生里,至少有三成以上是犹太人。笔者当时在哈佛,我感觉美国学生里,不是亚裔就是犹太人。教授似乎都有阿什肯纳吉犹太人姓;学校里到处都是以犹太捐赠者命名的建筑、研究机构和中心——Belfer Center、Arthur M. Sackler Museum、Taubman Center、Straus Center、Shorenstein Center、Wasserstein Hall、Rosovsky Hall、Safra Center——到处都是犹太人的遗产。当时有个说法:一到犹太人节日(光明节),很多学院就得停摆,因为一大半教授都休假了。(哥伦比亚大学也被川普政府称为反犹,哥大比哈佛还要犹太人化,甚至基本就是犹太人大学。所以一切都是托辞)

哈佛大学同情巴勒斯坦,当然也包括里面的犹太人知识分子——只不过这些人都是左派,投票压倒性的支持民主党,他们就是美国左翼、自由派、进步主义的中坚。没错,主流的犹太知识精英是批评以色列政策的。

川普政府对哈佛发难,纯粹是白人保守派针对进步派/左翼/“白左”的文化战争,犹太人在这里面的角色,是典型的“替罪羊”。川普政府所做的,实际上是以打击反犹为名,打击左翼/民主党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占相当比例的犹太人知识分子。而实际上,犹太人知识精英是川普MAGA基本盘里很多人内心深处颇为怀疑及厌恶的群体,认为这些人都是骨子里反美的全球主义者。

第二,美国老百姓并不同情哈佛这样的常青藤学校。他们认为这些学校只为精英服务,纯粹是精英内循环、实现阶层固化、维持精英统治的工具;他们认为这些精英学校脱离民情、漠视民众,和大企业、大资本、政客及国际精英合谋,是“深层国家”、“沼泽”的一部分。他们无视老百姓的利益、出卖美国的利益、在把美国带到“邪路”上。川普MAGA革命的最基本目标,就是推翻这些精英统治,让“常识”重新主导社会,让“常识”重回象牙塔,让真正的“美国人”在这里插上美国棋。这里可以参考副总统JD·万斯的意见,他是民粹右翼/MAGA思想的代言人。他认为哈佛这样的精英学校,满脑子只是想通过招收外国富家子弟学生赚取高额学费,让各种外国力量渗透美国校园及社会,并把普通的美国平民子弟拒之门外。他认为这套体系不符合“美国优先”,必须整体改革。这个论调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这就是川普政府打压哈佛背后的政治基础——反智、反精英、反权威、反建制的民粹力量。在很多人看来,哈佛大学只是一个代表精英的特权堡垒,老百姓(尤其是广大MAGA众)对哈佛并无好感,也没有同情,对于白宫打击这所顶尖学院,他们只有一个反应,就是拍手称快,只恨不得能够添砖加瓦,参与斗争。

中国人崇尚教育,尊重知识,觉得白宫打击哈佛非常难以理解。看完上面这段文字后,大概就更易理解了。在打压哈佛这件事上,美国的知识精英和美国的老百姓是分化的。知识精英保护好哈佛这样的名校,对于美国保持长久竞争力很重要;老百姓则认为,一个政治上不忠诚的大学,一个不考虑“美国优先”的大学,是没有存在的必要的,而且其做得越大、越强,对美国的威胁越大。

一切的背后。反映的还是美国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与撕裂。

最后也给希望到哈佛(及美国)求学的中国学子(及家长们)提点建议。

先说说哈佛的情况。

要看到,一来哈佛大学已经被川普政府“盯”上了。川普政府有一百种办法可以折腾哈佛。这对所有哈佛大学的学生都很不利。二来,中国早就被“盯”上了——中国被美国认定为“对手国家”,或“敌对国家”(foreign adversary),这个性质早已被写到美国的法律里,是美国的政治共识。

现在哈佛大学面临的问题是,国土安全部要撤销学校的SEVP认证资格,如果无此资格,哈佛就不能招收国际学生。哈佛已提出诉讼,暂时获得地区联邦法官的支持,算是缓了燃眉之急,但接下来是听证会,联邦政府也会继续推动,该上诉就上诉。而如果推到最高法院层面,结果就很难预测了——最高法院里,九个法官里有六个法官是同情共和党/保守派的。但并不能简单判断案子一定会一路走下去,直到被推到最高法院,也不能判断最高法院一定会支持川普政府。现在无人能够判断案子会如何推进。

但关键在于,影响学生留学的不仅仅是学校的SEVP认证资格,还有个人签证。签证由美国国务院颁发,不是国土安全部。即使学校有SEVP认证,学生仍需通过美国国务院的签证审批才能获得签证。签证官有权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是否颁发签证,可想而见,对来自对手国家的学生,签证审批一定越来越严格。

哈佛大学和川普政府硬刚,川普政府有一百种办法可以“刁难”哈佛。最可行的办法实际上是,保留了哈佛的SEVP认证,但对签证从严管理:国务院只要对中国学生在签证尺度稍微严格一点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例如,遇到被哈佛录取的学生,使领馆可以从严审理,向签证申请人要大量的背景调查资料,最终让学生拿不下签证。在学生那个就读期间,签证也可能因各种事由被取消。举例子:学生的政治身份;学生和中国驻外机构有联系(甚至只是通过中国学生会);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或参与某次线下活动的发言。

要看到,你到一个把中国视为“对手国”甚至“敌对国”的地方留学,而你所就读的学校是当地的众矢之的。中国身份+到哈佛上学,这是双重风险叠加。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影响你的留学生涯。这里面还要考虑学生就读的专业——所有被认定有战略属性、战略价值、中美竞争的领域,都可能变成敏感领域,签证的获取及存续存在不确定性。

其次说说其他美国学校的情况。要看到,对名校大量招收国际学生的现象,美国国内有广泛的反对声音。这是一个引发社会分歧和政治撕裂的话题,基本上民众和精英是对立的。但针对中国学生,美国人的共识会更多——对于限制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尤其是接触敏感学科)是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基本上属于政治共识。

对应具体学校,不妨这么理解:学校越好,风险越大,因为学校受到的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属于美国人提防的“要害”地方;所学专业越与中美科技竞争的领域相关,风险也越大——而这最终可能被推广到所有理学和工科专业。

如果已经到了美国留学,一定要“夹着尾巴做人”,拿到毕业证再说。

需知,在目前地缘政治环境下,赴美留学是有风险的——而且比企业赴美投资风险还要大,因为中间几乎没有任何法律保护途径,完全是由美国政府部门意志所决定的。从中长期看,这种风险也只会越来越大。所以,要做长期留学规划的家长和学生一定要留意大的趋势,做好提前规划准备。

出处:头条号 @兔主席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我要申请子域名 i.meiguo.com 等着管理员给个答复!敢紧的,给不给?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3   2025-05-24 09:34:00  回复

回复/评论:川普政府为何“阉割”哈佛?中国留学生的赴美留学之路如何计划?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马斯克的丑闻?和多名女性有染,有上百个孩子?
  2. 独自搭乘美国硬座火车,52小时横穿美国!
  3. 2025年,必须认识的一个英文单词 ~ tariff
  4. 中美各自取消91%关税!为防🇺🇸川普政府反悔,🇨🇳重申关键问题!
  5. “240小时免签”和“离境退税”叠加组合,让美国人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
  6. 美国华人在近期出入境美国,绿卡和签证的持有者须知!
  7. AI半壁江山是中国人?黄仁勋“敲警钟”:美国须觉醒!
  8. BBC:在川普政府的关税打击下,为何中国不低头?
  9. 瞄准美国公民了?川普总统的“驱逐行动”在变本加厉
  10. 美国《时代》周刊:DeepSeek【梁文锋】
  11. 美国物价到底贵不贵?近距离窥视一下佛罗里达州的中产家庭的日常消费
  12. 中国“不陪川普玩”了… 从此不理会美方闹剧!
  13. 金星地壳似乎剧烈变化了,NASA即将启动新任务探索求证!
  14. 美国企业在强化回归办公室的工作要求
  15. 华人科学家再次遭遇系统性排查,75%留美学者“萌生去意”!
  16. 出乎全世界意料,中美两国的“2025日内瓦谈判”太亲密了吧?
  17. 中国的中产家庭,送孩子赴美留学就是鸡肋之举?
  18. 判刑15年!发币ICO的定性为诈骗
  19. 美国的州排名出炉,犹他州连续三年领先!
  20. 嘴唇经常干裂起皮,或许并非缺水!
  21. 中美博弈2.0了?川普政府“百日执政”,撤回对华善意!
  22. 美国人在凌晨三点排队,不为苹果手机… 竟然是为中国毛绒玩具“拉布布”?
  23. 中美贸易战的谈判再起,稀土贸易成为焦点
  24. 贸易战的结局已定?中美两国“各退一步”?
  25. 在美国,千万别做的这些事盘点!
  26. 美国政府“管不着”加州?纽森州长说继续做中国生意!
  27. 让人意外!股神【巴菲特】突然宣布退休
  28. 中方意识到谈判时机已至?迅速派出“王牌代表应邀”和美国财长会面了
  29. 【读懂AI Agent】MetaGPT、Mila、斯坦福、耶鲁、谷歌的合作论文
  30. 在量子世界“玩儿游戏”?物理学家展示了量子计算机的新前景
  31. 近半数中国小包裹的接收人是贫困美国百姓?
  32. 美国驻华大使馆:“赴美生子”一律拒签
  33. 哪些关键技术决定了如今大模型格局?Google的首席科学家“万字演讲”回顾AI发展的十年
  34. 在美国生活半年,分享几句扎心实话!
  35. 美国联邦调查局警示:“新型医疗保险”骗局泛滥
  36. 中美关税战的最佳写实作品~乌合麒麟发布《就不跪》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64, 2025-05-24 21:23:46

Processed in 0.09061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3)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