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meiguo.com 于 2025 年 7 月 12 日收到的消息 ‣ 特斯拉CEO马斯克与川普总统之间的矛盾近期持续升级。川普公开表示,正考虑以马斯克早年涉嫌“非法劳工”为由,启动驱逐程序,引发广泛关注。马斯克虽出生于南非,但已获得美国公民身份,法律专家普遍认为,除非能证明其入籍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否则驱逐程序难以成立。
川普此举并非孤立事件。其盟友、风险投资家菲什巴克迅速采取行动,宣布推迟推出与特斯拉挂钩的ETF。这一举措被外界视为对马斯克的直接施压,试图迫使其退出政坛,回归商业领域。马斯克则在社交平台发起反击,不仅公开批评川普及财政部长贝森特,还呼吁支持“大而美”法案的共和党议员在2025年中期选举中失利。
事件背后涉及更深层的政治博弈。马斯克坚持要求公开“爱泼斯坦案”完整文件,并将其列为新政党“美国党”的首要任务,这一举动被解读为对川普政治信誉的挑战。同时,马斯克的政治介入也打破了传统商界与政界之间的界限,可能对美国两党制构成冲击。
川普阵营的反击策略以压制为主,除商业施压外,还试图通过舆论战削弱马斯克的公信力。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质疑马斯克的政治影响力,称其民调支持率不足。这种官方背书的负面评价意在影响选民认知,但效果尚不明确。
事件对美国政治生态的影响已初现端倪。共和党内部出现分化,部分议员对马斯克的商业成就表示认可,不愿配合打压行动。这种内部矛盾可能影响2025年中期选举的策略部署。民主党则保持观望,试图利用矛盾扩大自身优势。
未来局势存在多种可能性。马斯克当前面临商业与政治的双重压力,但其个人影响力和资金实力仍具备持续抗争的条件。川普方面则需在打压与选民反应之间权衡,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这一事件也引发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讨论。商业精英介入政治斗争,既挑战了现有体制,也暴露了制度的潜在缺陷。如何在维护法治的同时保持政治活力,成为美国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综合自网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