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号周六那天,芝加哥西南部出了个挺严重的事,边境巡逻队的人和移民与海关执法局(也就是常说的ICE)的车遇上对峙,最后还开了枪,打中了一个带枪的女的。
这事可不是小打小闹,现场又乱又紧张,后续各方的反应更是吵翻了天。
先说现场的情况,据路透社报道,当时有一群人,里面就包括那个中枪的女的,先用车子去撞ICE的执法车。
其实,用车子撞执法车这操作,不管怎么说都挺危险的,也难怪执法人员会有后续动作。
边境巡逻队的人发现那女的手里有枪,警告之后没管用,最后就开了枪。
中枪之后那女的没等别人送,自己开车去医院了。
国土安全部后来发了声明,说这女的是美国公民,但具体伤得多重,到现在也没公布细节。
本来想以为执法人员开枪这么大的事,后续调查会很快跟上,结果国土安全部连要不要开展内部调查都没说。
现场乱成一锅粥,开枪、冲撞还有特种部队增援
ICE那边为了驱散现场的人群,还用了胡椒喷雾和装填式的橡皮子弹。
其实,胡椒喷雾还好说,橡皮子弹听着不像真子弹,但打在人身上也疼得厉害,而且很容易造成受伤。
不过万幸的是,当天没有执法人员受重伤,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事件之后,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直接派了额外的“特种行动”部队去布莱顿公园那一带增援。
布莱顿公园本身就是芝加哥的移民聚居区,之前ICE在这儿的设施就老因为执法问题惹老百姓不满,2023年还发生过3次小规模抗议,这次派特种部队过来,显然是怕局势控制不住。
这边现场还在忙着控场,华盛顿那边又有新动作了。
白宫发言人杰克逊周六就说了,川普总统已经授权部署300名国民警卫队员,目的是保护联邦官员和联邦资产,还强调“不会对肆虐美国城市的无法无天视而不见”。
这话听着挺强硬,但很快就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两边吵翻了,川普要派兵,州长直接怼回去
反对的不是别人,正是伊利诺伊州州长普利兹克。
他态度特别明确,说“强迫一位州长在我们国内部署军事部队并违背我们的意愿,这是绝对令人愤慨且不符合美国精神的要求”。
其实,州长这话也不是没道理,美国一直强调州权和联邦权的划分,现在联邦直接越过州长派兵,换谁估计都得不舒服。
而且伊利诺伊州本身就是民主党执政的州,2023年还通过了《移民保护法案》,明确限制州警和ICE合作,属于典型的“庇护州”。
之前就因为ICE在芝加哥学校周边执法,这州还跟联邦政府闹到法院去了,现在川普要派兵,等于是直接撞在州长的“枪口”上,矛盾不激化才怪。
其实这次冲突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之前芝加哥就有不少反联邦移民执法的抗议活动。
最近一段时间,成百上千的示威者在当地一处ICE设施外跟执法人员起冲突,示威者好几次坐地上拦着,就想阻止被拘的人被转运。
而ICE的特工呢,全是全副武装,用武力、化学驱散剂还有橡皮子弹清场,媒体都说场面快接近“战斗”状态了。
示威者指责ICE执法过度武装、滥用暴力,还说这是因为好多民主党执政的城市里,移民执法力度升级了。
搞不清为啥移民执法非得搞得这么剑拔弩张,一边说要维护秩序,一边说执法太暴力,两边各说各的理,最后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就像这次中枪的女的,不管她之前有没有冲撞执法车,挨了一枪肯定不好受;还有那些被橡皮子弹打到的示威者,平白无故受这罪,也挺冤枉的。
毫无疑问,这次芝加哥的事根本不是孤立的冲突,背后是美国移民政策长期撕裂的问题。
联邦政府想严打移民,维护所谓的“国家安全”;地方政府,尤其是民主党执政的地方,想搞包容政策,保障移民的人权。
两边政策不一样,执法体系就乱了套,比如ICE在芝加哥执法,还得避开地方警署的管辖区域,效率低不说,还特别容易引发矛盾。
盖洛普之前做过民调,有六成多的美国人觉得“移民政策分歧正在分裂美国”。
这话真没说错,现在联邦和地方因为移民的事吵,执法人员和老百姓因为执法的事闹,长此以往,美国社会的裂痕只会越来越大。
如此看来,短期之内得关注两件事,一是国土安全部到底会不会启动内部调查,把开枪的细节说清楚。
二是那300名国民警卫队真派过去之后,芝加哥的局势会不会更紧张。
长期来看,美国要是找不到“移民管控”和“人权保障”的平衡点,找不到“联邦权威”和“州权自主”的相处方式,以后指不定还会出类似的乱子。
毕竟靠对抗解决不了问题,坐下来好好谈,才是真的能缓解矛盾的办法。
出处:头条号 @有风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