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斯坦福的同学,下午好!
首先声明 —— 我不是来教你们 “成功学” 的。毕竟 10 年前我站在类似的场合时,还在跟大家吹 “特斯拉会在 2020 年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现在看来,那会儿的我不仅低估了 AI 的难度,更低估了一个更基础的问题:人这台 “机器”,到底需要多少 “冗余设计”。
今天想跟你们聊的,不是火箭推进器,也不是自动驾驶算法,而是我花了 20 年才搞懂的三个 “底层账户”—— 生理、心理、资产。我猜你们中有人会想:“马斯克谈这个?你不是连睡觉都觉得是浪费时间吗?” 没错,我曾经就是这么蠢。
第一阶段:
把生理账户当 “一次性燃料”—— 我差点烧了自己
2018 年 Model 3 量产时,我大概有 6 个月没怎么见过自己的床。每天睡在工厂的睡袋里,离油漆车间只有 10 米,闻着苯的味道能更快睡着 —— 听起来很 “浪漫”,对吧?但实际是:我连续 18 个月每天只睡 4 小时,靠红牛和甜甜圈扛着,体检时医生说我的肝脏指标 “像个长期酗酒的卡车司机”。有次在会议室签文件,手抖得笔都握不住,只能让助理帮我扶着纸。
那时候我觉得,生理账户是 “无限续航” 的 —— 年轻,能扛,先把资产账户堆起来再说。直到有天凌晨,我在生产线旁突然眼前发黑,被同事抬到医务室,监护仪的警报声像 SpaceX 火箭爆炸前的提示音。医生跟我说:“你再这么干,特斯拉的 CEO 就得换别人当了。”
那次之后我才明白:生理账户不是火箭的 “一次性燃料”,而是星舰的 “核反应堆”—— 你得定期维护,控制输出,不然它会先于你的目标 “炸掉”。现在我强迫自己每天睡够 6 小时,早上会花 45 分钟举铁(虽然我举得很烂),甚至开始练瑜伽 —— 别笑,当你要同时管特斯拉、SpaceX、X 三个公司时,柔韧性比你想的重要。
第二阶段:
让心理账户 “扛住爆炸冲击”—— 我学会了 “不硬撑”
你们知道 2020 年疫情最严重时,我每天晚上躲在 X 的服务器机房里哭吗?不是因为公司快倒闭(虽然当时特斯拉现金流确实只够撑 3 个月),是因为我爸跟我继妹的丑闻被媒体扒出来,推特上全是骂我的人,工厂因为封控停摆,我连员工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
那时候我的心理账户就像没装防护盾的飞船 —— 随便一个 “小行星” 就能撞出大洞。我会在深夜刷推特,跟骂我的人对喷,会在发布会中途突然沉默,甚至开始怀疑 “我做这些到底有什么用”。直到有天我读《魔戒》,看到山姆说 “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也能找到光”,突然想通了:心理账户不是 “铁壳子”,是 “缓冲垫”—— 你得允许它吸收压力,而不是硬扛。
现在我有两个调节心理账户的方法:第一,每天写 “感恩清单”—— 哪怕只写 “今天星舰的发动机测试没炸”“今天儿子跟我说了句‘爸爸加油’”;第二,我会定期用小剂量氯胺酮(在医生指导下)—— 别误会,这不是逃避,是像给过载的电路装 “保险丝”,让大脑从 “崩溃模式” 切换出来。记住:心理账户的 “赤字” 比资产账户的赤字更可怕 —— 资产没了能赚,心态崩了,你连赚的动力都没了。
第三阶段:
让资产账户 “成为推进器,不是枷锁”—— 我学会了 “留冗余”
2018 年特斯拉快破产时,我跟谷歌谈好了 60 亿美元的收购协议,就差签字了。那天晚上,我在工厂里走,看到工人还在加班装 Model 3 的车门,突然想:“我不能把自己亲手建的公司卖了。” 后来我们硬是把 Model 3 的周产量从 1000 辆提到了 5000 辆,现金流活了过来。
但那次之后我改了资产账户的逻辑:资产不是 “数字游戏”,是 “火箭的备用引擎”—— 你得留够冗余,不然一次危机就能让你坠毁。现在特斯拉的现金流里,永远有 “能撑 18 个月不赚钱” 的储备;SpaceX 研发星舰时,我要求团队同时做 3 个备用方案;甚至我的私人飞机,我都买了两份保险 —— 不是我胆小,是我知道:资产账户的核心不是 “多赚”,是 “能让你在危险时,还有机会继续往前走”。
最后想跟你们说的话
我见过太多聪明的人,包括斯坦福的毕业生,把三个账户搞成 “零和游戏”—— 透支生理换资产,透支心理换成就,最后要么身体垮了,要么心态崩了,要么赚了钱也不知道该怎么花。
其实这三个账户是 “三级推进器”:生理账户是第一级,撑着你离开地面;心理账户是第二级,帮你扛住高空的压力;资产账户是第三级,带你飞到更远的地方。少了任何一级,你都到不了 “火星”—— 这里的 “火星”,可以是你的创业目标,也可以是你想过的生活。
别像我年轻时那样,把 “拼命” 当成 “厉害”。真正的厉害,是你能在 50 岁时,还能跟 20 岁一样有精力搞研发,还能跟家人笑着吃饭,还能有底气说 “我想做一件更难的事”。
谢谢大家,现在可以提问了 —— 但别问我 “星舰什么时候能上火星”,我现在更关心 “你们今天有没有好好吃饭”。
出处:头条号 @爱学滚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