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千
在知识产权方面,惠普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在两面作战。惠普一直被迫在消除一些机构和个人关于要求支付他们版权费的声称。惠普知识产权许可业务副总裁Joe Beyers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其中的一些专利来自所谓的专利流氓,他们从开放市场购买专利,然后利用购买来的专利获利。他称,专利声称已经很有热度,在过去的三
至四年中这已经增长了两倍。
象Microsoft、IBM一样,惠普也正在用自己的专利和知识产权获得着更多的收益。该公司于2003年成立了一个机构,目的是更好地营销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时,惠普每年从其知识产权中大约获得5000万美元收益,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增长至2亿美元,是当时所得的四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向几家亚洲制造商许可了它的LightScribe技术,这项技术能够让CD或DVD刻录机在一张可写盘片上烧制唱片。Beyers说:“在过去的两年半时间,我们已经做成了2500起生意。”
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技术领域中的焦点之一。在过去几年,一些小公司已经在数亿美元的专利官司中胜出并且与诸如Microsoft和20050429412520.html' target='_blank' >Intel等大公司达成和解,获得了巨额的和解费。与此同时,诸如Ross Perot和Microsoft前CTO Nathan Myhrvold等企业界人士还专门组建公司来购买数千专利,业界认为这些专利可能会引发一大批专利诉讼案。Beyers称,他对这类公司的增多感到很忧虑。
华盛顿政客Rep. Lamar Smith、R-Texas等已经写出提议,要求对现行的专利制度进行改革。但是改革专利制度证明是很困难的。高科技公司已经在努力要求制定一项法案,以使原告在专利诉讼案中禁止被告生产产品变得更加困难。禁止生产产品能够迫使被告从市场中撤去产品,这一威胁让许多被告宁愿和解所提起的诉讼。这一主张也遭到反对,其中包括小公司和大的药业制造商,他们认为这将会让被告有意实施拖延对策。
尽管美国专利商标局已经成立两个世纪,专利纠纷一直是一个问题,知识产权在过去十年中已经成为高科技产业一个最大的问题。业绩不佳的公司日益把目光转向专利诉讼,以提高他们的业绩。“知识产权”商业模式已经在芯片产业兴起。在这种模式中,小公司发明技术后就拿它来许可给大公司。但是在许可过程中往往是友好开始,最终却以诉讼结束。
部分地是害怕受到起诉,部分地是为了降低研发成本,大公司也开始注重起他们自己的许可策略。惠普就属于这样的情况。在该公司知识产权机构成立之前,该公司各个产品分部掌握着各自的知识产权,各部门各自为战。为了改变现状和提高收入,现在所有的交易必须要经过Beyers的批准。Beyers称,专利许可将提高我们的收入,“我们每年支出的研发费用超过了3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