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第三季盈利同比下降28%
下滑原因在于受修复成本和裁员费用的影响,这已是连续第七个季度下滑
时报记者 陆 俊
上周四,全球最大个人电脑制造厂戴尔发布了2005财年第三季财报。财报显示,在截至10月28日的第三财季里,戴尔净盈利同比下降28%,至6.0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戴尔净盈利8.46亿美元。
收入连续第七季下滑
戴尔本财季的销售收入为139 亿美元,低于它原来预期的141亿~145 亿美元。据悉,这已是戴尔收入连续第七个季度下滑了。对于第三季的业绩下滑,戴尔把原因归咎为受4.5亿美元的意外额外支出拖累,其中包括5000万美元的员工遣散费、2500万美元的办公场所合并费用、服务员工修正OptiPlex系统中问题电容的3.07亿美元的费用、2900万美元的商誉损失。
戴尔CEO罗林斯在业绩分析会上承认,在销售低价计算机方面,戴尔的销售队伍太过积极了。但在未来,戴尔将控制成本,重点关注价格平衡,其中包括推出新的高端XPS 品牌计算机。
业绩下滑考验戴尔模式
但戴尔的解释似乎并不能让华尔街满意,上周五,DELL股票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的收盘价为29.76美元,下降了6.6个百分点。分析师认为,戴尔的问题不仅仅是缺陷零件的结果,或不能说服客户向价格更高的系统升级。他们认为,戴尔过分专注于对现有的模式精益求精,而不是根据变化的环境对它进行变化。
据了解,在过去的5 年中,戴尔的模式几乎没有较大的变动,而在这段时间内,惠普、联想、宏基、盖特威的竞争力都提高了,缩小了与戴尔在价格方面的差距。
仅占不到1/160的中国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戴尔这种状况在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称,中国市场第三季度PC销售量为510万台,戴尔的9%~10%市场份额意味着其销量为50万台。据IDC预计,中国今年的PC销售量将在去年的1580万台基础上增长14.9%,而2006年将再增长14.6%。这意味着戴尔在中国的PC销量占中国区整体PC销量不到1/160。而对手联想在中国的占有率已超过1/3,远远领先戴尔。
最近有推测称,经过几年快速增长之后,戴尔在中国市场遇到了困难。戴尔中国区负责人符标榜最近的辞职、市场传言戴尔要裁员的消息以及戴尔第三季度利润下降28%等消息是产生上述推测的原因。但是戴尔否认了以上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