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方堃) 记得去年冯小刚的贺岁片中,小偷头子黎叔曾经说过“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当时看过这片子的人,可能现在还会记忆犹新。一年之后,咱在这个地方,要把这句话改成“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情报!”您或许对咱改的这话不屑一顾,您或许对咱这话有部分认同,不管怎样,您且少安毋躁,继续听上一听。说的对,您不用捧个钱场,说的不对,您也甭拍咱板砖。
说二十一世纪情报最贵自然是有原因的。远的,老祖宗孙子就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近的,曾任克林顿商业部副部长的大卫.罗斯科普夫说过:“对美国来说,信息时代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标必须是赢得世界信息流通战的胜利,就像大英帝国当年控制海上大权一样占领信息渠道。”
什么是情报?Baidu.com的产品市场经理刘北林举了个简单的例子,您买笔记本,有人告诉您,周6买比周5买会少花100元,因为周6有优惠活动,这消息就是情报。如果您不买笔记本,那么这消息对您来说就没什么用处,就只能是信息。
想必通过以上举的例子,您对情报已经有了比较形象的了解。为什么在开头咱说情报最贵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两个案例:
一、1961年,雀巢咖啡向世界饮料市场宣战。但是,由于日本人没有饮用咖啡的习惯,导致日本市场拓展举步为艰。1964年,咖啡豆的主要产地巴西出现了少有的大霜冻,产量只有常年的三分之一,咖啡的原料大幅度涨价,很多咖啡企业不得不靠涨价来维持生存。
而雀巢咖啡则继续维持原来的价格,同时,尽量减少销售,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1965年,雀巢公司收集准确情报,当年全世界的咖啡可望获得极大的收成。这是一个抢占市场份额的绝好机会。雀巢咖啡立即宣布降价,每瓶由350日元降为290日元。这一举动立即得到了消费者的积极响应,雀巢咖啡当年就达到了日本市场份额的20%。
二、1865年4月,美国的南北战争快接近尾声了。那时,猪肉的价格很贵。作为商人的亚默尔知道,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战争一旦结束,猪肉的价格就会很快降下来。所以他天天读报纸,听收音机,打探着最新的消息。
一天,他被一条新闻吸引住了,这条新闻说:在南军高级将领罗伯特?李将军的营地附近,一个神父遇到了一群孩子。孩子们手里拿着钱,问神父什么地方可以买到面包和巧克力。 原来,这群孩子的父亲都是李将军手下的军官,他们几天没有吃到面包了。亚默尔认为,战争中缺少物资本来很平常,可是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大本营中,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因此,他推断战争即将结束。于是,亚默尔以低于市场2%的价格卖出猪肉,就在他把猪肉卖出去不久,战争结束了。猪肉价格一下子降到比亚默尔卖出猪肉的价格低25%。这一笔交易,亚默尔就赚了100万美元!
看了刚才的例子,如果再去介绍情报的重要性恐怕就是多此一举了。同时,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收集信息也不用再去用剪报纸这样的原始手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用户已经可以通过网络来搜集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样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的企业也会不得不采用网络的方式来收集情报。把情报竞争应用在商业领域,就叫做“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您要觉得这个称呼麻烦,也可以直接叫它CI。
那么CI产业在咱们国内目前的发展情况又如何呢?Baidu.com的企业软件运行总监王啸介绍说,虽然企业情报竞争系统这个理念在国内已经存在了十多年的时间,可是国内的企业真正的运用情报竞争,也就是这2、3年的事情。
与此同时,国内的CI产业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通过情报来进行决策的方式在国内还不普遍,这和企业经理们以前处理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太相同。不是说这些经理人们不优秀,而是说他们也存在一些人类特有的弱点。所以,如果在国内真正的将情报竞争运用到企业中,去影响企业决策者的决策,必须要企业决策者真正认识到引入情报竞争的好处,而这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还要假以时日。按照王啸的说法,还需要2—3年的时间,情报竞争才可能被广大的企业决策者所认识并接受。
除此以外,国内从事CI产业的企业规模相对偏小。王啸认为,目前Baidu.com已经占据国内情报竞争70%的市场份额,而其他从事CI的企业,大部分还是以第三方市场调研为主,并没有从事具体的情报提供工作。
情报竞争在国内的发展除了以上的困难外,还存在着一个关键性的误区。其实企业情报竞争系统并非企业决策的万能药。它仅仅只是提供情报给决策者们,而非替企业的决策者们进行决策。在现阶段,设立情报竞争部门的企业中,有的确实发挥了情报竞争的优势,例如海尔、移动、联通这样的企业。同时,还存在着没有发挥情报竞争优势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有的是因为重要的信息并没有传达到决策者的手中,有的是因为情报竞争没有引起企业决策者应有的重视,有的是因为缺少符合情报竞争工作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有的是误以为情报竞争可以代替决策。
总而言之,在这些企业中,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结果却是唯一的,那就是虽然设立了情报竞争部门,却没有发挥他们的作用和优势。于是,情报竞争部门也就成了摆设。其实,情报竞争仅仅只是信息服务的一个分支,用刘北林的话说,就是有它会更好,没有它也不是不可以。当然,对拥有了它并且确实发挥其作用的企业而言,会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更强,这点是毋庸质疑的。
二十一世纪的战争并非只是情报竞争的较量,而是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较量。而CI如同ERP一样,它仅仅只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一个手段,而非唯一的手段。前几年,一直在讲企业信息化,于是,很多企业购买了大量的高配置电脑,可是在软件、维护、人才方面却没有跟上。于是,有的企业开始不相信“信息化神话”。其实,企业在进行情报竞争时也应吸取那时盲目信息化的教训。根据自身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情报竞争。建立了情报竞争部门的企业如未发挥其功能,不妨从以上论述的几个方面分析原因,或许能够找到解决办法。
人才可以培养,可以高薪聘用,而需要的情报,既不能培养,也不能聘用。哪个更贵,各位应该一目了然了吧!
附:竞争情报对现代企业的作用:
◆全面环境监测:
通过对企业竞争环境的监测,发现政策影响、市场机遇和风险,了解竞争对手(及伙伴)动向,辨识竞争对手(及伙伴)策略,依据充足情报,提供战略决策依据,力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快速决策支持:
通过高效的情报收集处理、分析,提高决策效率和质量;最快、最准地做出市场反应,作到行动迅速、目标明确,“快鱼吃慢鱼”。
◆市场风险预警:
在进攻之前,要首先确保自身不受伤害;通过对行业竞争情报搜集和分析可以及早发现市场风险和竞争劣势,采取应对策略,规避失败风险。
◆标杆定点赶超:
定点赶超(Benchmark)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选择监测标杆企业具体市场、产品、行销信息情报,与自身内部情况比较从而寻找差距和方向,达到企业绩效和效益的持续改善,提高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