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恺
他记得当时这家IT公司的创业者问,你在看什么?。这位风险投资家回答道,我只是想确认我现在在中国,而不是在美国硅谷。中国IT企业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理念让这位风险投资家觉得越来越像其美国硅谷的企业。
尽管如此,硅谷的投资家们对于中国的IT企业所持有的态度依然在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之间徘徊。有些人担心投资中国IT新兴企业将提升其在整个IT产业链中的地位,从而影响到美国自身企业的发展。
对于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投资态度,目前美国硅谷的风险投资家们分成了两个鲜明对立的阵营:一方是迫不及待进入中国市场需求投资对象,另一方依然持犹豫不决,迟迟不肯下手。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中国IT企业的发展前景,硅谷在兴奋的同时也在害怕。目前业界几乎一致认为中国IT市场充满潜力,从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到庞大的消费市场。
事实上,对于风险投资者来说,要求新兴IT公司将其软件开发和制造放置在中国或者印度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
然而对于中国怀疑论者来说,他们的顾虑在于美国的投资有可能会竖立其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最终它有可能在市场和技术上都处于垄断地位。
目前硅谷和中国IT企业之间复杂的关系(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和竞争对手)引发了这种恐惧。大多数风险投资家认为这种不断演进的关系将定义硅谷的未来甚至美国IT技术研发发现。
中国手机制造商波导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曾经是Motorola 的合同制造商,然而数年之后它成为了Motorola 在中国手机市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据北京的风险投资研究机构Zero2IPO的数据,去年中国IT企业获得了将近13亿美元的海外风险投资,比2003年增长了30%,这一大幅增长之后,硅谷大多数的风险投资机构开始趋于谨慎。
然而今年上半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几大管理新规则的出台,海外风险投资开始剧减,比去年同期下滑了50%。
然而这种短暂的平静正在被打破。随着8月份Baidu.com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以及10月份证券管理规则的改变,风险投资家的热情再度被激发出来。Google的主要风险投资机构Sequoia基金组织就计划在中国投资2亿美元,并开始在中国招聘雇员。
此前,美国硅谷著名风投机构Accel合伙公司和IDC公司刚刚达成了规模高达2.5亿美元的中国风险投资基金合作交易。最近有报道称硅谷最具有声望的风险投资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也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中国风险投资基金,不过该公司否认了这种说法。不过最近该风投公司开始试水中国市场,然而中国的安全法让其担心其风险投资无法回归美国。
Accel公司的合伙人Schoendorf则看到了在帮助中国成为一个竞争对手过程中所带来的好处。这位风险投资家表示,现在的情形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的情形,中国拥有更多的工程师,他们聪明,勤奋,为此创新是唯一和他们竞争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