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刚开头
这些龙头企业巧妙运用信息化手段,带领农民走上了致富路,让农民兄弟在不用冒市场风险的情况下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还在这里掌握了信息化的基本技能。对于农民来说,好日子才刚开头呢。
而信息化的发展,与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包括“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类型,是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大中城市郊区和其他农产品加工出口有一定基础的地区较为适宜采用的一种农业标准推广的实施模式。由于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加工、储运、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同时,农民按照标准化要求生产出来的优质原料可通过深加工变成高质量、高档次的产品,从而赢得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龙头企业带动模式能促进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成效如何,是否具备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建立起合理的利益机制,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同时,双方要恪守合约,讲信用,“订单”要具有法律效力。而信息化,恰恰是农民兄弟的好帮手。
河南舞阳兴农牧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帮助农民发展养殖业。今年以来与农民签订合同1300多份,收回成鸡150万只,使农民增收2100多万元。
行业协会:大蒜市场的国际化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成一体,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帮助两亿多农户把相关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与发达国家的大农场、大公司竞争,直接关系到中国农业的增效和农民的增收。在这个问题上,农产品行业协会有着农户、企业甚至政府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各种农产品协会、联合会应运而生,逐渐成为农村科技普及的生力军。
巧打国际牌
早在1996年,山东省金乡县的大蒜面积就发展到了2万公顷,形成了规模生产,成为金乡县农村的支柱产业。金乡县围绕这一产业建立了10多处大蒜市场,其中最大的批发市场长达10公里,营业面积50万平方米。而山东大蒜市场让人觉得新鲜的还不仅这些——冷藏保鲜、辐射保鲜、脱水加工及大蒜制品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建成了恒温库108座,加工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年加工生产能力13万吨。大蒜加工销售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以大蒜为中心的其他产业的发展,全县农产品销售车队100多个,销售人员7万多人,运销专业户5000多户,旅社、饭店、商店发展到1200多家。
而对于金乡县的农民来说,大蒜不仅是他们致富的源泉,还给他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在大蒜市场交易的农民可以直接在服务站查到各类大蒜的需求信息,其中包括价格、时间、品质要求,而来自德国、日本等的定单更是让山东大蒜漂洋过海成为可能。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人口8015人,其中农业人口7000余人;全镇近7000亩农田的6000多亩种上了水蜜桃。阳山镇年产水蜜桃6000余吨,产值3600万元,农民收入的70%以上来自水蜜桃——这里是名符其实的水蜜桃特色镇。
1998年初,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正式成立,全镇种桃农户基本上家家都有一个会员。协会积极开展科学种桃和咨询服务,培养经纪人队伍,还牵头成立了无锡阳山水蜜桃有限公司,有效促进了阳山水蜜桃的销售工作。在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及其公司的网络主页上,关于水蜜桃的基地介绍、产品信息,以及网上展厅、在线订单、在线洽谈等各类信息都能查到。
据业内人士分析称,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点:一是在协调出口价格、维护市场秩序;二是推动标准化生产和保障产品质量;三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四是协助政府应对国际贸易壁垒,解决贸易争端。而所有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在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平台上各种信息的交流。
例如,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行业协会,一头连着3700多家农产品加工、销售、出口企业,一头连着45个国家250多个同行业组织,并参加了8个国际行业协会,获得了参与国际同业界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权利和机会。作为发展专业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的专门机构,这些协会正在架设起政府与企业、农户之间的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交流与合作的作用。
渐呈燎原势
温州是浙江省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泰顺县、永嘉县分别获得“中国茶叶之乡”、“中国乌牛早茶之乡”的称号。温州茶叶在浙江省乃至全国茶叶中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近年来,随着名优茶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周边地区早茶生产的异军突起,温州名优茶“早”的优势不断缩减。同时,由于温州市茶叶生产主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市场营销手段落后以及竞争无序等问题,温州茶叶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