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消息(吕海亮 编译) 据外电报道,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西方国家老板蜂拥到中国来追寻中国梦,纷纷在中国设立合资或独资企业。
正当这些外国老板高兴得看到中国的汽车与电信市场为他们带来回厚的利润的同时,中国的政策调整也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受到政府支持的本土企业纷纷要求进行新技术转让,而且中方生产模仿产品的公司的将市场价格压得很低。
一些公司因此撤出中国,但是更多的公司留了下来。目前,外资企业在中国正大享其利。据美国商务协会对450美国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68%公司是赢利公司,70%称他们在中国的利润率与全球水平持平或者更高。与五年前相比,这些结果令人难以置信。
现在就连一些中小型美国企业也纷纷祭出中国牌,希望能赢一把。那些最大的受益方是那些最早进入中国并且坚持下来的公司,如宝洁、卡特皮勒公司(Caterpillar)及联合技术公司。以Motorola 为例,去年Motorola 全年313亿美元的售销额中,中国就占了9%,在中国这个最大的电信市场,Motorola 正与Nokia进行激烈的竞争。
Motorola 从中国出口的产品的成本很低,该公司在中国开放了16个实验室以协助整个企业的研发活力。Motorola 亚太区副总Simon Leung说:"在许多产品上,中国的市场比美国还大。而且中国市场还帮助Motorola 更好运做其全球业务。"
实际上,许多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开展比国内好,因为在他们的本土业务成本高,竞争也激烈。麦肯锡公司大中国区总监Jonathan Woetzel称:"在中国,没有人能得到地利优势。"
惠普公司在美国的业务遭受到了危机,不过在中国其销售额连续四年增长率都达到20%。另外,繁荣的中国市场对于日渐颓废的通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