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守 编译
据港台媒体报导,近日日本IT大厂陆续发布近1季财报,除零星几家在各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龙头厂商幸而挺住获利,其余厂商几乎全军覆没,以亏损收场。其中,原本对薄型电视寄予厚望,盼其能成为挹注集团获利主要来源的SONY,终究还是希望落空,2005会计年度第一季(4~6月;Q1)缴了一张令股东们大失所望的成绩单。
受内投影电视、液晶电视(LCD TV)、映像管电视(CRT TV)等各电视产品线销售一落千丈影响,SONY 4~6月由前1年同期的获利233亿日元(约2.08亿美元)落至亏损下场,税后盈余为73亿日元。2005全年度财测也不乐观,税后盈余由原先预估的800亿日元遭巨幅调降为100亿日元,降幅高达88%。
SONY财报公布隔日,盘中SONY股价一度下探至3,670日元,为2004年12月2日以来最低。市场上也有部份人士忧心2003年4月撼动东京股市的‘SONY Shock’(SONY震撼)事件再次重演。
据悉,SONY在日本LCD TV市场反应产品价格的脚步,赶不上市场跌价速度;在欧洲市场的CRT TV、LCD TV销售低迷,在北美市场的内投影电视也销售不振,电视事业在各个市场的布局与策略走向可说是彻底溃败。
由于电视事业2005全年度的展望不甚乐观,SONY下修2005年度各电视产品线的销售目标,由原预估的1,325万台降为1,140万台。其中,LCD TV将由300万台减为250万台;CRT TV则由原预估的850万台调降为720万台。
为摆脱亏损阴霾,SONY副社长井原胜美表示,SONY电视事业的确需要彻底检讨,将考虑整合CRT TV厂,且裁员恐怕也是免不了,俾望借助此波重整,2006下半年度电视事业能大翻身,转亏为盈。
SONY在薄型电视战役中惨遭滑铁卢,获利大大地挫败。探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薄型电视用核心零部件的自制率依然偏低,无法即时因应价格下滑的幅度所致。
对照也是以薄型电视为销售主力的夏普(Sharp)与松下电器产业(Matsushita Electric),2大厂分别为LCD TV、PDP TV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佼佼者,虽与SONY同处在一样的空间与时间,仍能以一贯生产体制的成本撙节策略,顺利弥补产品价格下滑对获利的冲击。夏普、松下电器4~6月税后盈余各为194亿日元及334亿日元,在逆势中,仍比前1年同期增长0.8%、1.9%,成为近1季日厂中少数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