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雪莱
-覆盖影像、科技、个人护理等诸多行业-上月美国各大公司宣布将裁员11万余人,创17个月以来单月裁员人数新高金佰利:提高不见起色的赢利
7月23日,美国纸业大王金佰利-克拉克公司宣布裁员6000人,约占公司总雇员的10%,并出售或关闭旗下约20%的工厂。
金佰利以生产新闻用纸起家,目前也是全球最大的卫生用纸生产商,旗下的主要产品包括“舒洁”面巾纸和“好奇”纸尿布。
在刚刚结束的2005年第二财季,金佰利公司的季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了7.2%。
公司首席执行官托马斯·J·弗克认为裁员是确保公司的销售增长而采取的积极措施,目的是提高不见起色的赢利能力。预计此次重组行动的效果将显现在2009年的业绩报告单上,届时金佰利可能将从中节省3.5亿美元的开支。
金佰利是最近加入“全美减员潮”的第三家大公司。上周另外宣布裁员的两家公司是影像巨头伊士曼—柯达公司以及IT业巨子惠普公司,这两家行业巨头分别宣布裁员1万人以及1.45万人。
柯达:加快业务转型
7月20日,美国最大摄影产品生产商伊士曼-柯达公司宣布扩大裁员计划,使该公司裁员总人数增加到2.25万至2.5万人左右,约占该公司目前员工总数的1/3。
柯达第二季度数码业务销售收入增长43%,传统业务销售收入下降15%。“我们的民用传统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收入正在以超过我们预期的速度下降。尽管我们没有办法控制传统市场衰退的速度,但是我在传统业务的成本结构方面却完全可以有所作为。”伊士曼—柯达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彭安东说。
作为加快其数码转型努力的一部分,并出于对民用胶卷销售超出预期的下降速度的回应,柯达在全球减少1.5万个职位,并将其传统产品的生产基础设施减少到约10亿美元的规模,而截止到2004年1月这一数字为29亿美元。这些措施将于2007年年中大体完成,从而产生一种足以使公司在数码市场的竞争中获利的业务模式。
“柯达公司的产品组合正在以两条非常不同的路径发展”,彭安东说,“随着我们的传统民用产品和服务以高出我们预期的速度衰退,我们正在以更大的力度削减成本。与此同时,我们不断在增长我们的数码业务组合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例如,第二季度的数码业务销售收入增长了43%,而且我们在改善数码业务的利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惠普:塑造竞争力
惠普的新掌门人马克·赫德上任后第一刀就砍向了这个世界排名第二的高科技巨头公司臃肿的组织架构。赫德坦言,如此大动干戈的目的就是让架构更加扁平,工作效率更高。而且“每年能节约19亿美元的成本,这些节省下来的费用可以用于加强业务和研发的投入。”
在前任CEO卡莉时代,惠普把自己定位为“每个领域的领导者”,无论是打印机、PC、软件、咨询服务,还是数码消费产品等方面,惠普都试图证明自己的市场领导能力。这种追求“大而全”的结果就是导致了惠普在各条战线上疲于奔命,不但额外的研发、运营费用大大增加,自身的机制也越来越复杂,更重要的是不能集中精力与强手展开一对一的正面竞争,结果是惠普受到了高端IBM和中低端戴尔的挤压。
2002年,惠普并购了PC领域最大的对手康柏,一跃登上PC老大宝座,但次年就将PC冠军宝座让给了戴尔。
“每家公司都需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惠普也如此,这一系列举措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成本结构、发挥现有产品组合的最大价值。我们深知,只有有竞争力的成本结构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才能使公司成长,让我们的员工和股东受益。”赫德坚持认为,公司成本结构和收入增长是相辅相成的,惠普与对手从基础运营开始角逐。
美国经济可能局部漏洞扩散
有经济学家担忧,入夏以来的这场减员风潮应该算是美国大型公司近来接连进行外包、并购、改革生产技术以及改变消费需求等一系列动作的结果,它可能成为美国良性经济增长的隐患。
“我们也不清楚将来的情形会怎样,但我认为可以把当前看作是一个经济周期中的临界点,而这些大规模减员行动就在不断贡献着向下牵扯的力量。”芝加哥ChallengerGray&Christmas再就业服务公司的负责人约翰·卡本特如是说。他进而怀疑,接二连三的裁员可能就是美国经济局部漏洞扩散开来的早期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