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翼南
“十一·五”期间国家“千万亿次计算机”项目进入了预先研究阶段。受科技部委托,联想集团担任该项研究的牵头单位。参与该项研究的有国内超级计算机产业界、学术界、研究机构和用户。
据国家有关方面测算,根据“十一·五”期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应用需求,届时将需要使用运算速度为每秒一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系统。
这种超级计算机只能依靠中国自行研发。
据悉,美国计划在2010年研制出千万亿次计算机。对此,联想集团有关负责人说:“中国同美国虽然在千万亿次计算机技术方面起点不同,但此次都要面对共同的世界性难题。”
根据这位负责人的介绍,所谓共同的世界性难题包括由存储墙、延迟、额外开销、竞争和负载不均带来的效率低下,现有技术下的庞大的体积和天文数字的功耗等。他说:“面临相同的历史机遇。显然,联想等中国企业绝不能让这个机遇擦肩而过。”
据透露,预研阶段将针对中国现有的技术基础与千万亿次计算机的技术要求之间的巨大差距进行深入分析,并在今后的一年中对千万亿次计算机的关键技术进行充分的研究。这些研究包括千万亿次机体系结构、结点计算机、通信网络、低功耗VLSI芯片设计、编程模型、系统软件、高密度组装、可靠性设计和应用需求特征分析等全套创新技术。
超级计算机出现于1970年。2004年6月,中国自行研制的超级计算机“曙光4000A”以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速度首次跻身世界十强,实现了中国生产的超级计算机多项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
“曙光4000A” 落户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一年多来,承担了国家网格、上海和华东地区基础科研平台和信息服务方面的重任,在天气预报、石油地震资料处理、核能开发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基因与蛋白分析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科学计算、事务处理和信息服务能力。
2004年美国IBM公司宣布,她已率先研发成功百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2005年7月13日,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也与中科院计算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联合宣布启动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研发计划。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总裁历军透露,中国百万亿次的“曙光5000”超级计算机预计将于2008年投入使用。与此同时,日本也在加紧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研发。 (张翼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