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进
也许未来的芯片格局注定要进行新的排队和梳理。
7月12日,Intel在英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办事机构突然遭到欧盟和当地政府官员的调查,调查的目的是寻找Intel垄断行为的证据。作为一家芯片巨人,Intel如何成
了众矢之的?
芯片巨人的蜕变
说到Intel我们不得不表示尊重和敬佩,因为有它的贡献才使PC能进入寻常百姓家。正因为有Intel和其它众多厂商的卓越贡献,才让我们知道了PC是如此的美妙,从当年绿色的PC苹果一直到奔腾的心,我们越来越发现计算机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物件,没有电脑的日子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日子?
但我们也看到走向成熟的Intel已经越来越缺乏创新,在把持着芯片业的几乎整个江山后,Intel陷入了垄断的漩涡。沧海桑田,这个巨人真的已经蜕变了。
如今的Intel做得更多的是,依靠自己占据的市场份额以及行业地位达到一个目的,尽可能地压制住AMD的发展,不给那个一直的市场竞争者AMD任何机会。
创新者生
垄断带来停滞,而创新带来勇气。来自Motorola 的海克特·鲁毅智领导的AMD在石缝中求生存,AMD一系列的创新让Intel略显失色。
在1998年的一次会议上,AMD的技术人员向桑德斯提出了他所期望的东西:采用一种新方法制造的芯片,既能实现向64位计算的升级,又能真正地与x86体系结构保持兼容。桑德斯开始将这一设计称之为是AMD公司的“阿基米德杠杆”。
2003年4月,AMD推出的全球首款皓龙(Opteron)64位芯片。2003年9月,AMD又推出了面向台式电脑的速龙64(Athlon 64)芯片,进而将个人电脑全面引入64位计算时代。
而随着Microsoft公司也推出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64位版本,而且是唯一版本。这让Intel不得不遵循兼容AMD的标准。并设计了一款实际上是模仿AMD所发明的芯片的微处理器。
有分析师认为,如果AMD能在整个x86芯片市场中占有30%的份额,那么AMD也就不可能被Intel所打败。如果AMD能打破Intel的垄断格局,那市场份额自然会提高,30%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日前,AMD一纸诉状把Intel告上法庭,本身就是对Intel垄断的一个有力反击。海克特·鲁毅智要为AMD赢得一些实实在在的尊重。
AMD情结爆发
实际上,AMD获得的尊重已远不止来自于企业。更多的DIYer们已经将AMD视为经典。
如果去各个硬件论坛或者硬件评测站点的文章留言,你会发现,但凡与CPU和主板沾一点关系的内容,都会出现AMD支持者非常强烈的声音,甚至有人自嘲是忠实的AMD走狗。
只要一有人询问机器性能相关的问题,马上会有很多AMD兄弟非常热情的来帮助你,而一旦有人评价Intel性能如何高,马上也会出现压倒性的AMD话语权争夺。
AMD偏执狂现象随着Althon xp的最后辉煌而愈演愈烈,对于这种强烈的情绪现象,目前已有的解释基本上都认为:AMD自从1997年推出K6-2开始,长期以来利用intel三分之二的价格,提供不输于同档次intel性能的CPU,且AMD特有的CPU超频空间激发了这近7年间各代的DIYer人群。
这样的解释非常符合现实,但是从每个“AMD走狗”的心底,应该还有更深层起的情绪没有吐露。但无论如何AMD便宜,性价比高的特性更直接的引导着爱好者追逐着非主流的A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