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曙光总裁历军
日前,曙光对外披露说,将在3年内研发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这也意味着,国内企业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面对面地就百万亿次机高性能计算机的开发研究工作展开竞争。7月14日17时,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历军将作客新浪总裁在线,就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和近10年来的发展,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以下为聊天实录第二部分:主持人: 我们可能要切换一个说法,从超级计算机来谈谈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的十年来的发展,谈谈曙光这十年来的发展。我们注意到全球25强的超级计算机的排名当中,中国有一个进入,是中国气象局采用的IBM的产品。今年曙光已经十周年了,自己的产品究竟能够获得多大的突破呢?
历军:在这些方面仍然是要承认差距,在我们和一些国际上的最先进的企业的竞争当中,我们绝对是有差距的。那么在不断的追赶,不断的缩小差距的过程当中,需要一段时间,我记得在前几年,大概两年以前,中国人甚至不能够设计处理器数字超过2的这样的服务器,小的服务器我们都没有这样的能力。
这一两年来,曙光已经把自主开发的PC服务器的性能,CPU的数量都提高到了8个,如果采用双核的处理器的话,在一台服务器当中,同时有8个处理器,16个核在并行的运行。这在以前,在高端的服务器当中,全部清一色是进口的产品。我想在这个方面,我们是在追赶。
为什么在TOP25当中,唯一一台安装在中国国家气象局也是国外的产品,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差距,我们仍然是有差距的,但是在这个行业当中,可能我们的一些性能还不如人家。但是我想在未来不会太长的时间,我们会在这个领域里面,实现这种赶超。
而在其他的一些领域,比方在石油勘探的领域,中国的产品,应该说已经有了非常强大的竞争力了,在这个领域可能我们所能够提供给客户的价值,提供给他的一些技术,是能够满足,或者说非常好的满足客户的需要的。所以在这个里面假如我们承认差距,那么马上带来的就是我们如何快速的追赶,如何的缩小这样的差距。曙光成立这十年来,或者说曙光成立这十年,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在做服务器,在做高性能计算机,实际上也就是在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秒在追赶,在不断的试图缩小这个差距。今天我也非常欣慰地看到了,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取得了一些成绩的,我们的差距实际上是在快速缩小。
主持人: 您在说追赶一词,追赶了十年了,现在和发达国家,比如说欧美、日本他们相比,这个距离现在已经缩短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了呢?
历军:我想至少在计算机的超级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上面,我们已经达到了国际的先进的水平。大概的差距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个就是我们还没有足够自主的CPU,这个大家非常清楚,我们说下一代用龙芯,这也是一个追赶的一个步骤。
第二个更重要的在应用上,因为我们的计算机的发展是比较快,我们追赶的比较快,但是在一些传统的软件,在一些传统的应用上面,可能我们走的还不够快。比方说一些气象预报的这些模式,它的一些专用的一些软件,专用的系统,这个方面我们可能在应用的环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比计算机硬件系统本身差距要大。所以我们在2004年的时候,在曙光4千A成果汇报会的时候,我们提出了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的关键在应用,未来的几年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我们的应用水平的这个方面。
所以我们虽然开始启动开发我们100万亿次的产品,至于是100万亿次,还是200万亿次这都不重要,排在排行榜当中多少位也不重要,更重要的在于借助这台机器的这一段时间,在传统的领域,比方说处理器和应用的环节有比较大的提高,进一步缩小我们这个差距。

图为曙光总裁历军
主持人: 实际上您认为提高应用是带动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历军:对。
主持人: 按照理想的状态发展,您觉得我们在接下来的时间当中,需要几年能够追赶上去呢?
历军:从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的周期来看已经很快了,通常也要两到三年。如果说我们在比较全面的各个环节都和我们国际上的一些先进的企业,先进的产品,能够达到同样水平的话,我想至少需要这么两个周期。假如我们在曙光的下一个周期,也就是中国商用的高性能计算的下一个周期可以解决处理器的问题,同时解决一批面向应用的支持的问题。那么至少两个差距之一已经没有了,因为这个应用是非常繁琐和复杂的,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说全面的进展,我觉得全面的进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那么这个系统工程还不仅仅都能够由曙光来控制,还有我们很多的合作伙伴,很多的用户,但是一起来做大量的工作。所以这两个周期,应该还是一个比较激进的数字,就是说有可能还会更长,这个任务可能更艰巨。
主持人: 我们注意到同样是日本,他们的芯片产业也没有能够超过Intel这样的企业,日本在高性能计算机上取得成功,重要的因素有哪些呢?
历军:我觉得日本成功最大的关键就是它的国家战略的需要,国家战略的支持,另外可能跟日本经济的发展也有关。
其实真正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日本在超级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的科研的水平上是相当高的,但是它可能没有自己非常著名的处理器的厂商,但是大家知道,可能在今天还在排行榜上的一台日本的叫做地球模拟器的这台机器,这台机器实际上是一个向量机,并不会采用微处理器,在这个方面,可能它绕过了我们通常的设计的概念,我们通常用微处理器,通过大量的体系结构的创新,把它的并行的效率不断的提高,这样我们设计的并行处理的并行机。而日本的地球模拟器是一个向量机,他就绕过了这个方面。
这个地球模拟处理是一个专用的系统,并不像我们考虑这么多,我们要全球大概有一万种的应用软件能够在我这台机器上顺利的高效的运行,它是专用的,叫地球模拟器,他做的就是模拟大气,模拟土壤等等,它的软件是专用的。这样的向量机的结构只有这个国家有足够的经济力量的时候,才会去做。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我们不会走那样的道理,我们仍然做出通用的,能够适用绝大多数的应用的产品,而这样的产品可能在真正的市场竞争当中,是可以参与市场竞争的,而像地球模拟器。我想基本上也就是日本做一台,或者是下一代再升级一下,但是我到现在还没听到这个地球模拟器什么时候再升级的消息。
主持人: 是不是可以这样来总结一下,在过去十年高性能的计算机发展当中,中国它所采取的路线是通用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这么一个发展之路。
历军:是这样。
这个实际上和曙光的高性能计算机发展的策略是相吻合的,当然我想曙光可能是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市场上面最主要的一支力量,可能会引导一些这方面的这些思路。从曙光的角度,我们是坚定不移地走通用化的道路。系统没有任何不开放的地方,我们是开放的系统,通用的系统,这样它能够创造的价值可能更大,所需要的投入相对更低,使得我们有更多高性能需求的科研工作者,比较容易获得这样的计算资源。
主持人: 在这十年过程当中,我们在国内厂商名单当中更多看到的是曙光的名字,在和IBM、惠普、富士通、苹果这些来竞争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感觉到没有援手,很孤独?
历军:确实有些孤独,特别是在前一个阶段,在曙光刚刚起步那一段时间,确实非常孤独,国内没有这样的力量,我们不说其他的竞争,没有任何其他的力量参与市场的竞争,曙光一直是孤军奋战。但是我想最近的几年,我们看到国内也涌现了一些或者说个别的一些企业也参与到这个竞争当中,这个非常好。我们可能能够寻求一个群体,开个玩笑去打架,打群架,一对一我们势单力孤,如果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可能会好很多,曾经的孤独现在好了很多。我们越往高处走,就越孤独,但是没办法,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条路,就是孤独也得往前走。
主持人: 我们先来翻一个旧帐,2002年的时候,曙光提出来要在三年内作为中国生产的服务器第一品牌,今天来盘点一下在过去三年的目标,您觉得今天实现了吗?
历军:我今天可以比较负责任地讲,我们基本上实现了我们三年前所制定的这样的目标。这个目标当然有我们自己的定义,有我们自己对这个命题的理解。在今天这样的整个的市场环境下,在国内服务器的厂商或者说有一些调整,或者说有一些衰退,曙光仍然能够维持比较高的快速的增长,而且在核心技术方面,不断的突破。那么在我们品牌的建设和企业的服务诸多方面都有比较快速的成长。三年前制定的目标,基本上达到了当初预计的目标。
我们刚刚举行完了曙光十年的庆典,在庆典中,借这个机会回头去看,前面十年走过的道路,曙光十年发展的历史,应该说可以代表中国的计算机工作者,在十年当中,不断的赶超国际的先进水平,在技术上,在市场上不断的超越的这么一段,应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么一段历史了。
网友:曙光的市场能力稍微逊色一些,比竞争对手浪潮有差距,您自己觉得还有哪些地方要提高呢?
历军:这个问题非常好,这也是我每一天不敢懈怠的一个原因。
众所周知,曙光是一个脱胎于中科院计算所的高科技的企业,很多人讲曙光是学院派的形象,由于有了这样的传统。由于它的出身,那么它在市场运作的过程当中,我们一直认为市场的能力是曙光的一块短板,但是我想从2000年开始,我们试图在补这个短板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应该说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从2000年开始的5年当中,曙光这块短板在逐渐长长。
主持人: 这是不是您提出的服务超越的一个原因?
历军:这个不是重要原因,大家都觉得曙光的市场能力弱一些,但是它选的参照物可能是曙光的技术能力,我们的市场能力的确与曙光的技术能力要弱一些。但是我们曙光一直有这么一种,我们自己有这么样的性格,平衡发展,追求这个企业的各个重要环节之间的平衡发展,可能我们的技术跑得太快了,而市场速度慢了一点。但是我想我们这么多年不断在补这块短板,但是既然是平衡发展,技术的强项永远都要坚持。所以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为了平衡的发展,我希望曙光能成为一个平衡的企业。
那么只有追求这样的平衡,企业才是稳定的。如果企业是稳定的,那么它的发展就有了更多的机会,有更多的胜算。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这个市场能力可能的确是比我们的一些伙伴,一些国内的一些其他的企业,会稍微的逊色一些。但是我想回答这位网友的一个问题,虽然是稍微逊色一些,但是我们如果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追的是很快的,学的是很快的,既然我们是“学院派”,既然人家说我们有一些学者的风度,我想学者、书生的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他爱学、好学、会学。
主持人: 您还是认为学院派的优点是非常显著和明显的?
历军:我们实际上不断在淡化这样的形象,但是由于可能我们很多的朋友对曙光的一贯的这样的理解,总会在一些地方提到这个问题,当然我们也不回避。我们是一个商业的企业,当然一个企业它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企业的风格都不一样,可能有的是偏重商业,有的企业可能是偏重科技的文化。所以我想我们就是我们,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特点,我们也不会变成了一个我们所不喜欢的那样的企业。
主持人: 在过去三年当中,您提出来要做服务器第一品牌这个目标已经大致完成了,那么接下来您的目标是什么呢?第二个问题是,现在曙光已经提出了三年内完成百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的工作,但是它接下来的这几年当中的产品线的布局将是什么样子呢?
历军:我想我们在未来三年当中,下一个新的目标就是第一个要进一步的深入,进一步的稳固我们在国内的服务器市场中的品牌的定位,第一品牌的地位,还要不断的稳固,还要不断的发展,我想这是未来三年内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
第二个从我们的市场运作当中,我觉得我们应该在整个的国内的服务器市场当中,我们应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我就制定了一个对于一个不算太低的目标,要更大的获得市场当中的份额,市场占有率。
第三,就是从我们的技术的发展的角度,我们三年会有曙光5千推出,代表着曙光的最新一代的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应该说是这几年研究的一个成果的结晶,代表着曙光,甚至代表着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和应用水平的产品,这个是在高端,如果谈到产品线的布局,在超级计算机的领域,曙光5千应该是高水平的完成。
我们会多加强多CPU的产品的持续的开发,现在已经做到4路、6路、16盒的产品,这在国内应该说是领先的,在国际上也是属于先进水平。我们会不断地把8个CPU做到16个,32个。在通用SAP结构的主机上面下一定的功夫。
另外在低端一些通用的服务器市场上面,我们曙光一贯的策略不断把高端的技术下移,去开发更好的更有市场竞争里的产品,所以在低端产品线上面,我们可能更看重我们的运作,这种市场,物流,包括客户关系这些运作去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我想我们的产品的工业化,设计的改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曾经有很多人都讲,中国的产品经常是在一些精致的地方欠精致,在一些细节的地方,我们做的不够。我想未来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就是抓细节,这是我们中高低三条产品线的大致的我看到的说是一个布局和策略。
网友:在超级计算机这个领域里头,面对国际品牌的竞争应该是非常激烈的,曙光怎么样和他们来竞争呢?做大做强呢?
网友:什么时候走出去呢?赚老外的钱呢?
历军:这个问题,我发现我们的网友都是一些非常有水平的朋友。
我觉得这两个问题都是在我们曙光未来发展当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曙光凭什么在国内的高性能计算的市场上面和国际上这些领先的企业去竞争。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谈到了曙光的所谓的服务超越的战略。为什么要谈服务超越这样的战略呢?我们知道在当前高性能计算机的市场竞争当中,在很多地方,大家是水平相当,产品也相当,技术也相当,那么在这么相当的情况下,曙光凭什么获得这个市场。我觉得这个就是中国的企业,我们本土化的企业的优势。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国际上的这些著名的企业是相当的。
而在高性能的计算市场上,在超级计算机应用市场当中,更多我们的用户是各行各业当中的专家,比方说他是气象专家,他是地球物理专家,但是他并不是一个超级计算专家,他在使用超级计算机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强有力的支持。而这种支持中国的企业有它自身的优势。首先一个成本优势,我们无须做越洋飞机,我们无须有很高的服务费的需求。所以在曙光的服务超越战略提出的时候,我们就是这么样的一种策略,通过我们优质的,高水平的低成本的服务去满足客户的需要,获得我们产品包括我们品牌企业的竞争力。
这是第一个我们在高性能计算市场上如何去竞争,我觉得我们在产品、技术相当的情况下,靠的是依靠我们专业的技术,依靠我们的这些优质的服务来获得。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曙光在未来三年的发展当中,制定了这么样一条策略,就是我们会逐渐地试探性的向其他的国家出口我们的技术,出口我们的产品。那么由于曙光在前一阶段预知了主要的重心都在国内的市场,所以我们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酝酿,实际上在前面几年当中,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产品,销售到国外去,也为我们进一步的走出国门积累了经验。
如果作为曙光未来三年发展战略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我想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已经拥有了我们公司如何走出去的一系列的计划,一系列的战略方面的一些设想。
我想在三年的过程当中,我们希望我们在海外市场的小说收入能占到公司总体年度销售收入的一个比较大的份额,比方说应该是在不太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海外市场的收入应该占到公司至少10%的收入,这是我们给自己定的一个比较现实的一个目标。
主持人: 我们来问最后一个问题,请历总简单描述一下,中国超级计算机未来的市场命运?
历军:未来的市场命运,这个问题比较深奥,我想中国的超级计算机的市场,我觉得这是前面十年,从无到有的,那么在未来一定是一个逐渐的,我们国内的企业,特别是像曙光这样的非常专注的,专业化的这样的企业会在这种市场竞争当中,就像我们的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一样的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从低到高,不断的缩小和我们这些国际上的著名企业之间的差距。
超级计算机的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内的超级计算的应用水平的提高,市场会不断的扩大。那么市场需求会不段的增加。我想国内的企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当中,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获得更大的份额。在未来的中国高性能计算市场当中,我想中国人自己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或者说占有更大一片市场的空间。
主持人: 谢谢历军先生,我们希望下一次能够继续和历军先生来聊聊这些问题。刚才历军先生也讲过,在几年之内,曙光的海外收入要占到一个比较高的份额,同时大家仍然在关注三年后的中国百万亿次计算机的发展,我们希望网友继续关注。同时继续关注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谢谢网友们的参与,谢谢大家。
历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