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刀马
当联想推1999元的PC时,我们已经感觉价格相当诱惑了。如今市场又传出将有100美金的笔记本电脑,面向对象是中国、印度和巴西只样的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青少年。首先我们对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领导的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对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青少年的这种出发点表示怀疑,原因很简单,既然是贫困青少年,既然是需要“砸锅卖铁”才能供其上学,那么100美金对他们而言依然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他们首先需要解决的还是温饱问题。
正应了当初AMD的首席执行官海克特·鲁尔兹的预言,那就是三年内将出现100美金的笔记本。那么100美金的笔记本究竟有没有市场?市场又有多大呢?对印度和巴西的情况笔者不了解,如果说对国内市场的话,笔者觉得这种笔记本的前途不见得能好到哪里去,唯一的好处可能是刺激主流的笔记本电脑价格加速回落。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确实有许多的贫困青少年需要更多的能接触到高科技的机会。但是中国人是最容易讲究面子问题的。姑且不论这样的笔记本的性能如何,仅仅如此低廉的价格就容易让他们怀疑。低价自然意味着低质,这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固定思维了。
其次,当品牌PC都已经进入千元多范畴后,DIY的人更愿意选择自己攒机找寻一个性价比的平衡点。更何况,PC再怎么也比笔记本经得起折腾了。
再次,麻省理工学院计划以每台100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政府机构,然后由政府机构发放给儿童使用。这种行为可能吗?“把向所有的儿童提供笔记本电脑与向这些儿童居住的城镇和村庄提供宽带网连接结合在一起,使用数字材料的学校教学大纲不仅可以改善儿童接受教育的状况,而且还可以改善儿童的前途。”我们的条件能达到吗?或许一台电视就可以实现这些效果吧?麻省的同学们想的也太美好了吧?除非你们愿意捐助给我们。
最后,即使是100美金,同样存在着利润。相对PC厂商,如果一台笔记本还有10美金以上的利润,那其实也是相当不薄了。
Negroponte的目标是在第一年生产1亿至2亿台这种笔记本电脑。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最近发表的一篇报告称,2004年全球的PC出货量为1.72亿台。根据该计划推出的第一代笔记本电脑配置为:该计划的主要支持者AMD公司生产 的500MHz的处理器、256MB内存、以1GB的闪存取代硬盘、无线连接。这类笔记本电脑会自动相互连接,组成一个网状网络,支持通讯和共享互联网连接,它们将运行的软件包括Skype的VoIP应用。尼古拉斯称,第二、三代笔记本电脑计划于2007、2008年问世。
很显然这样的笔记本如果用在教学方面确实是充满诱惑的,不过我们也看到我们的贫困学生的教育问题很多还停留在资助方面,经济能力的确很差。对他们而言,免费资助是最好的途径。如果有人能给他们这样的机会,那是最好不过了。或者,就不要打什么面向贫困青少年的招牌了,直接就说面向低端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