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消息,随着暑期的来临,广东各大电脑卖场内的数码产品再次迎来了销量显著攀升的市场旺季。本报在近期对广东省内多个地市的市场采访调查显示,MP3已经成为商家们在暑促期间的主推产品。然而,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在6月29日发布的《2005年第2号消费提示》中指出,近期广东省各级消委会关于MP3产品的投诉有上升趋势,并明确提醒广大消费者:慎重选购MP3。
三大问题成众矢之的
据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一工作人员介绍,该部门在2005年以前基本上没有接到过消费者关于MP3产品的投诉,但是今5月份该部门就接到了多个消费者的投诉,“类似的投诉在市、区一级的消费者委员会的数量还更大。”该工作人员表示。
MP3目前正处于市场的普及时期,尤其在广东省这样的经济发达省份,庞大的市场购买力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厂商纷纷闯入MP3领域。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根本不具备MP3产品研发和制造的“作坊”也趁虚而入,利用低质元器件组合生产MP3产品。这类小企业推向市场的产品尽管价格低廉,但由于其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缺失,已经成为了市场上的众矢之的。据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介绍,近期全省关于MP3产品的投诉呈上升趋势。消费者投诉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产品质量差。为了降低成本,小型企业往往采用技术落后、功耗大、失真度高的闪存芯片,以及劣质屏幕、线路板、音质较差的耳机等零部件,通过粗糙的手工焊接方式来组装制造MP3。这一类的MP3音质差,电池持续时间短,返修率高,功能配置不健全。
二是不提供产品真实信息,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部分小企业在向消费者介绍MP3功能情况时,只强调产品有录音、接收电台节目等功能,但往往不提供不同配置对这些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面的信息。
三是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由于小企业生产的MP3质量参差不齐,且大多数产品未经过充分检测,往往使用时间不长就频频出现问题,需进行大量的售后服务。但由于这些MP3产品的售后服务体系本身就存在许多问题,加上产品尚未列入国家“三包”范围,保修承诺往往难以兑现,令消费者疲于奔命。
杂牌MP3翻修率超30%
明基BenQ广州分公司MP3销售经理戴文姬用“根本就数不清”来形容目前广东MP3市场中杂牌产品的数量。戴文姬认为,由于MP3产品目前的市场进入门槛很低,只要能拿到相应的组件,即使是很小的作坊也能从事MP3产品的生产。据戴文姬介绍,目前广东省的MP3产品的平均单价要比全国低100元左右,“我们所能承受的产品价格极限最少也在499元以上,但是广东市场上199元、299元的产品随处可见,很难想象这样的产品会有什么好的质量和服务保证。”另有业内人士也向记者透露,目前省内不少杂牌MP3产品的翻修率都在30%以上。
据广州艾利和电子产品有限公司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内MP3市场的混乱和产品质量的参次不齐的状况在2004年已经比较明显地显露出来。受价格便宜而且能尝新的心态影响,不少消费者购买了廉价低质的MP3产品,这种情况在地级市尤其严重。至于杂牌MP3产品对广东市场产生的冲击,该负责人表示,“相对于中高端产品,杂牌MP3的确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游击队伍,他们通过抄袭其他品牌的产品设计,购买低廉的解决方案,再加上简单的人工装配,在成本最低化的基础上,再以超低的价格将产品抛出市场,的确能在低端市场拥有一定的竞争力。”
对于当前部分MP3产品在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出现的问题,广东省消委会在其发布的消费提示中明确提醒消费者在选购MP3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将品牌作为购买MP3时的首要考虑因素。消费者应尽量购买市场占有率较高、信誉良好品牌的产品,抵制那些价格过低的杂牌MP3产品;其次应对自身的应用需求有理性的认知,根据需求来确定购买什么样的产品;第三应在选购时当场进行试机,并与知名品牌进行比较,尽可能在购前阶段发现问题;最后,对产品说明、商家引导要多加分析,注意发现有些厂商的文字陷阱。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消委会正在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MP3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的市场监督管理,尽快将该类产品纳入“三包”的范畴,并促进MP3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广东省消委会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该部门正在加紧准备相关的文字材料,“会尽快上报相关的主管部门。”
对于市场上品牌林立的MP3产品,消费者一定要做到理性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