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芹编译
在计算机中放入一张光盘,软件就会悄悄地通过网络汇报你正在观看的内容,就象是外星人与其母舰联系一样。这样的软件属于间谍件吗?不一定。这里的“母舰”是Microsoft公司,而该软件就是Windows Media Player。
对于一些隐私权倡导者而言,Windows Media Player的行为在某些方面与间谍件一样,这就表明了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在确定间谍件的身份都有困难时,要打击它们就更困难了。
偷偷摸摸的就是间谍件
反对者称,任何秘密软件都可以被贴上间谍件的标签,这些软件出于一定的目的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用户的计算机上运行。侦查电子邮件、利用互联网连接或窃取帐户资料的恶意软件属于间谍件,这一点没有任何争论。
但当危险不太明显时━━例如记录用户的上网行为、发布有针对性广告的间谍件,对于这样的代码是否属于间谍件就存在争论了。反对者称,象间谍件一样,广告件也是由于用户失误或受到欺骗后下载的━━例如点击被误认为是“安全警告”的软件或不经意地访问了恶意网站。广告件能够悄悄地收集用户的上网习惯,引起计算机性能的大幅度下降,甚至崩溃,而且要删除它们非常困难。
更好的广告?
广告件厂商反击称,它们只是利用技术发送了更聪明的广告,而消费者愿意接收这些广告,因为他们希望得到作为交换的游戏或娱乐内容,或者只是没有理由地喜欢这些广告。
被夹在中间的是象凯文这样的普通用户。他从来都没有有意地接收过任何下载的软件,但在其已经使用了3年的计算机中却塞满了大量莫名其妙的软件,由于计算机已经近乎瘫痪,他准备淘汰它。尽管有宽带连接,但他却几乎不能浏览网页和收发电子邮件。他说,刚一打开计算机,甚至还没有连上互联网前,就会看到大量的广告。
凯文无法区别间谍件和广告件,或区别不同的广告件,而广告件开发者声称这种差别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美国众院在5月份通过了一项反间谍件法案,如果是被用户自愿接受的,广告件就是合法的,但它也明确地规定了一些被禁止的功能,例如很难卸载。
广告件开发者还要求开发间谍件卸载软件的公司不再认为它们的软件是危险的,或完全不要提到它们。Symantec 的产品经理克莱格表示,当Symantec 发现利用计算机或窃取个人资料的软件时,就意识到了它正在应付不同类型的威胁。他说,人们已经习惯了反病毒世界的黑白分明,间谍件和广告件则属于灰色领域。
一些隐私倡导者表示,间谍件和广告件是商业入侵个人电脑的最新例子。电子隐私信息中心西海岸地区的主管霍夫纳杰尔将Windows Media Player也归为“灰色软件”。Microsoft公司则表示,在线报告功能向用户提供他们正在观看的DVD的信息,不会收集任何个人资料,而且这一功能能够被关闭。霍夫纳杰尔表示,每个Windows Media Player都有一个独特的串行码。安装Windows Media Player后,就等于给自己的计算机编了号。(小芹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