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米
目前的确存在很多“可供替换的操作系统”,当中大部分都仅用于科学研究、个人娱乐或者代码沙盒(SandBox)测试。不过,还有一些希望能得到更广泛的采用。在目前的操作系统大环境下,这个目标能达成吗?
看看今天的操作系统世界的状况,哪些已得到主流社会的接受(这并不代表其市场份额一定很大)显而易见。大家都熟悉的有Windows、OS X、BSD和Linux,它们都有其特别的用户群,稳定的开发流程,并且都不会太长时间没有更新。
但是,还有一些操作系统的处境要艰难得多的。首先想到的有BeOS、AmigaOS和MorphOS等。虽然它们也有自己的用户群/支持者,但其开发流程却时断时续,更加谈不上有什么稳定的前景。
至于第三集团的则是一些第一段提到过的个人兴趣作品,这里主要以Syllable和SkyOS作代表。两者都有个很清晰的目标:占领你的桌面。它们能完成此目标吗?老实说,我非常怀疑!
获得市场的接受并不仅仅是提供给对手更好的产品就够了,过去出现过的许多近乎完美的操作系统,例如AmigaOS或者BeOS等,都没有取得立足之地。
SkyOS和Syllable都想取得像Windows和Linux的成功,不过各自采取不同的手段。SkyOS是一个非开源、也不免费的操作系统,而Syllable则是一个开源(GPL),可以免费随意传播的系统,这让Syllable有了一定的领先优势,这可以从两个重要的方面看出:驱动程序的齐备和参与开发的人数。
Syllable能从一个更大的驱动程序库中得益:Linux驱动,这是它不容忽视的一大领先优势。而SkyOS则只能使用BSD驱动或者由零开始自行编写。虽然BSD的代码并不比Linux的差,始终Linux的使用人群更多,更多的企业/社区支持,这意味着更多的通用资料可供使用。事实上,几乎每个Syllable的驱动都借自Linux,而SkyOS的每个驱动都是自行编写的。
第二个相关因素是开发者的参与。因为Syllable是完全开放的,开发者可以很方便地参与并为此项目做贡献。在参与之前,开发者可以先看看代码是否自己所喜欢的,也就是说它的入门门槛非常低。理论上,只要积极推广,Syllable可以比其非开源对手更轻易地争取到新开发者。而对SkyOS感兴趣的人却不能察看代码以决定是否值得自己为之投入,可能会因此而放弃。尤其是有其他免费的同类选择的时候,为什么要花钱支持这样一个项目?
不过,SkyOS也并非一无是处。封闭在一方面是它的缺点,但在另一方面也是它的优点。因为它是非开源的,所以他们可以更专注于其目标。在有实际目标时,他们不需要先发送大量的邮件和在论坛讨论,马上就可以开始代码的编写工作,这对加快开发进度很有帮助。
SkyOS相对于Syllable的另一个优势之处是企业更愿意和一家有稳定开发者的公司合作。当有硬件企业打算支持Syllable时,没有一个统一的地方求助,而SkyOS的开发团队打算成立一家公司支持这个项目,这让SkyOS更加合法,虽然这种“合法性”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Syllable的开源性也有其不利的地方,那就是它必须面对一个在目前的OS大环境里谁也不愿面对的对手:Linux。在专家们看来,Syllable是和Linux完全不同的产品,虽然两者也有一些共同点。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差别并不明显。两者都是开源和免费的,这让Syllable很难将自己区别出来。
根据以上总总,很容易可以知道两者都很难获得太多人的接受。SkyOS缺少的是开发者,而Syllable则很难保持专注以及一定的开发速度,而且它们都必须避免和Linux争夺同一个市场。
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因素阻止它们在市场取得一席之地。首先,西方市场已经很成熟。目前争夺桌面市场的主要对手有三个(Linux、Windows和OS X),现在就看Linux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成为其中一个不错选择了。至于对第四甚至第五名的竞争者来说,要取得重大进展所花的时间和功夫可能是Linux的一倍以上。
有些人说发展中国家的机会很多,这很值得怀疑。在这些国家中宣传SkyOS和Syllable所需的经济资源由谁提供呢?请记住,在这些国家,并不是个个人都能上网从而了解到关于SkyOS和Syllable的新闻的。对Microsoft这些巨头来说,这一点却不是问题。
新操作系统要获得市场的广泛支持并不是不可能,但会非常困难,目前操作系统领域的环境让后来者很难挑战固有势力。这对广大用户来说当然是件坏事,大家都希望见到竞争和创新,让用户成为真正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