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葛多年的Huawei、港湾恩怨出现戏剧性的一幕:昨天,两大“冤家”联合宣布,双方就Huawei收购港湾部分资产达成意向协议书并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该收购案引起业界“大地震”,如此不可思议、颇具喜剧效果的“大团圆”结局,似乎意味着业界赫赫有名的任正非与李一男在成为师徒和对手之后已经一笑泯恩仇。然而,两巨头“一笑”的背后,实际是Huawei扑灭对手的又一次兵不血刃。
港湾四大核心业务归Huawei所有
根据签订的谅解备忘录,港湾将把包括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光网络、综合接入的资产、人员、业务及与业务有关的所有知识产权转让给Huawei。但并没有透露具体的细节以及收购金额。
“这是港湾的核心业务。”听到该消息后,易观国际分析师田晓东备感震惊。
“有关的协议还在洽谈之中,在此不便披露。”Huawei新闻发言人昨天称,此番收购的动机是“强强联手,将会是一个双赢的合作”,并表示Huawei并不想买下港湾的全部资产,“感兴趣”的只是上述几块业务,而在资本层面,Huawei将不会收购港湾的股份。对于相关的人员,这位发言人表示欢迎他们去Huawei发展,并含蓄地表示,港湾相当部分的高层管理者将投向Huawei。
港湾的新闻发言人对此不愿多加评论,她表示目前李一男仍是公司总裁兼CEO,而港湾的品牌仍将继续存在。
不过令人疑虑的是,失去四块核心业务后的港湾竞争力何在?
有消息称,下个月Huawei将接手上述四块业务。Huawei表示,相关的谈判仍在进行。目前,港湾的股权结构是:李一男持有约24%股权,员工持股亦占约25%,其余51%左右的股权则掌握在风险资本手中。
Huawei、港湾6年“恩仇录”
Huawei、港湾的恩怨由来已久。一切缘于两个人——Huawei掌门人任正非和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港湾掌门人李一男。两人从情同父子到分道扬镳再到互为对手,令人唏嘘。
在通信界,任正非大名鼎鼎,他率领一干勇士缔造的Huawei已成为本土电信设备商的领军者,更成为令Ericsson、Siemens、阿尔卡特等国际电信巨头心悸的对手。
李一男就曾是其中的勇士之一。这位外表文弱的年轻人成长迅速。1993年李一男正式走进Huawei,并获得任正非的赏识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两天时间,升任工程师;两周后,被破格聘为高级工程师;半年后,出任Huawei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后,被提拔为Huawei中央研究部总裁以及Huawei总工程师;四年后,27岁的李一男成为Huawei最年轻的副总裁。他一度被外界认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
2000年,李一男出人意料地离开Huawei,创办港湾网络公司,并很快推出了自己研发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产品,摇身变为Huawei的对手。这令Huawei记恨。
李一男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施展。港湾声名鹊起,尤其在一些产品上与Huawei直接交锋,甚至挫败了Huawei。为此,Huawei内部一直流传有专门的“打港办”。
矛盾在去年9月激化。Huawei向港湾发出律师函,称对方侵犯Huawei多项产品的知识产权。当时港湾业绩不甚理想,希望引入外资扩充实力。在Huawei的打压下,港湾爆出了自卖的意向。
Huawei有恶意收购嫌疑
“无论是对Huawei还是港湾来说,这样的合作方式是最好的解决方案。”田晓东认为,港湾初期的产品线与Huawei很相似,两者存在正面的竞争关系。通过收购,Huawei既消除了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又壮大了研发实力。
更有分析认为,Huawei收购港湾有恶意收购之嫌。
不过,对多数港湾人来说,被Huawei吃掉是一个“噩耗”。本周一,李一男当众宣布了Huawei收购部分资产的消息。很多员工现在仍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对于员工的去向,港湾表示将尊重个人的选择。但有内部消息称,港湾的研发部门将被全面收编,市场部门可能就此解散。
“港湾的研发实力还是很强的,这也是Huawei收购的主要原因。而Huawei和港湾的多年恩怨情仇主要体现在市场上的正面拼杀,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是刺刀见红,市场部门人员间结下了很深的梁子。”一位内部员工说。
目前,李一男本人到底何去何从还没有确切消息。有消息称,李一男与任正非经历诸多恩怨后已重归于好。 晨报记者 焦立坤

李一男

任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