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钱飞鸣
“前年玩照相,今年听音乐,明年要看电视”。
手机业的发展趋势挑战着人们的想像力。相对于报纸,手机有手机报;相对于视听,手机有手机电视;相对于网络,手机有移动互联网。手机还能干什么?谁也无法预测。但
是对于投资者而言,手机作为信息终端的功能眼下正在无限放大,与不同形式媒体的嫁接让移动通信工具拥有了更强的“掘金”能力。
上周,路透社发起组织了一次广告及媒体峰会,谈论的话题只有一个——“手机媒体”。“手机媒体市场即将进入‘大迸发’时代,并有望成为未来全球最大的投资热点之一。”峰会传递的信息还包括:全球手机多媒体应用和文字通讯将为移动运营商带来450亿美元的收入。
同样是上周的新闻。国内首个手机电视的双模信号芯片声称已经问世,安上芯片的手机明年上半年将推向国内市场。届时,手机用户可以免费收看到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与此形成呼应的是Nokia的CEO,来华访问的他在中国3G科技论坛上宣布,Nokia将在中国建立手机电视网络系统,预计在2008年全面投入商用。
比电脑普及、比报纸互动、比电视便携,手机作为新兴信息载体挑战传统势力的前途无疑令人神往。“金山”已经露出一角,找到合适的“掘金工具”成为关键。
普通电视有什么,手机电视就会有什么,电视的大众化属性决定了两者可以互通。普通电视的版图仍在急剧扩张,谁也无法估计刚刚起步的手机电视能走多远。一股占领手机电视产业制高点的“战役”已经在全球展开。比如美国高通,这个无线技术巨头已经计划明年建设手机电视直播网络,与此同时,美国的一线手机运营商们都早已开通手机电视业务,就连著名的ESPN体育频道也大张旗鼓地开始筹建手机电视王国。统计资料更显示了巨大的市场前景,中国的手机用户眼下已经达到3.83亿户,2009年预计将达到5.35亿户。
尽管技术还不能用成熟来形容,尽管各个国家的相关政策仍不明朗,但是将电视这个庞大的内容产业嫁接进入手机,大屏幕的成功同样可以在小屏幕上克隆。在已经开始推出手机电视的国家,消费者开始逐步接受这种承载于移动网络的内容。比如韩国,今年5月才实现卫星传送的手机电视已经拥了27万用户。
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其快速、直接、简洁的传播方式是迎合人类生理条件而形成的。嫁接是一个方向,但是手机“掘金”依然面临着传播瓶颈。“你会用手机看一篇500字的消息吗?”就像表面上红红火火的“手机报”,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掌声。互联网有什么,移动互联网上就会有什么,这种情景同样也没有发生。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内就出现了手机上网。然而眼下传统互联网开始逼近产业成熟期,移动互联网领域却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况。
嫁接,的确让手机获得了更强的“掘金”能力。但是光有能力是不够的,寻找合适的培育方式做大做强,这条路依然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