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创投沙龙:技术主导与市场主导谁更有出路
网友【老编】 2006-12-09 23:22:03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ChinaVenture消息,11月18日,由清华IT创新大赛、伙聚网和ChinaVenture投资中国共同主办的第二期“创投沙龙”在怀柔举行,10多位来自管理和决策一线的企业家,以及媒体记者、专家参加了本次沙龙,就“创业公司技术主导还是市场主导”进行了主题性讲演和探讨。

VC为何不认可中国本土技术?

邓永强 清华IT创新大赛发起人

今年下半年以来,创投行业有不少利好消息,人民币不断升值,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限制也放开了,上海股市在狂涨,国内各种政策都在鼓励创业投资。就我所知道的,SoftBank赛富跟天津科委成立了联合基金;戈壁合伙人跟天津海泰成立了联合基金,红杉资本据说是跟深圳创新投也成立了一个联合基金。

郭强 伙聚网 副总裁

不过,随着Web2.0新一轮热潮,近来国内创业企业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跟硅谷相比,国内从2005年开始至今,还没有一家,哪怕是一半的希望可以让VC退出,这种环境之下,方向在哪儿?

我认为目前的投资环境还是有缺陷,大家过于急功近利,项目同质化严重,但你做边缘化的、创新的或者别人无法理解的项目,拿到第一轮风险投资的可能性就不是特别大,大家投的都是主流项目,包括现在报出来的,如Qihoo、Mop.com都在往门户方向走;类似视频分享,大家都在做YouTube模式的东西,有100-200个网站。

其实有不少边缘的、但很有潜力的项目,VC也重视,但没有说听说一下子投几千万下去。包括老蔡做P2P,别人都认为应该去做运营,做市场,但我认为它的价值在于技术,而非运营上,技术做到位后,用户自然上来了,但问题在于,现在注重技术的反而拿不到钱。

包括传媒对互联网的渗透,VC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这些都是不确定因素。看谁能够大彻大悟,是VC和创业者博弈的过程,如果不变的话,大家都去做门户,都去做Youtube,做一摸一样的东西,绝对没有出路,这是肯定的。

蔡忠善 闪动科技 CEO兼总裁

从我接触的经验来看,VC进入中国的历史不是很久,他们相信硅谷有技术,但不相信中国本土有。我举个例子,前几天读过一个报道,说卖显示屏的服务员,文化水平也不高,但他们每天口头挂的一句话就是,我这个是Samsung 屏,比台湾屏要搞一个档次;但实际上Samsung 屏、Sony屏,用的都是台湾屏,质量是一摸一样的。

反过来看创投行业,这几年来投资商总觉得中国本土没有自己的技术。实际上,美国真正做起来的都是有技术的企业。虽然YouTube、Myspace起来了,但反过来说,成就霸业的是Google、Microsoft,他们背后的技术是很强大的。真正的老大的是技术。

陈世鸿 光线易视 CEO

我不认同。技术至少有两个概念,一个是个人技术高手,国内这类人不缺,譬如想清华这样的地方,脑袋尖的人有的是,但像这样的人能否为企业提供能够稳定可控的产品,软件工程的角度,产品化有很多过程。从应用到产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如果技术没有实现产品化,技术就不存在价值。国内做P2P技术的,本质上都在做同一个事情,没有形成有竞争性独特的产品。

李晓燕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我比较同意老蔡的观点,真正有技术实力的公司,最终才能胜出的公司。你去看,现在Yahoo!跟Google的差距越来越大,Yahoo!可以给张艺谋、张纪中等大导演几千万来做一个Yahoo!的广告片,市场上引起反响了吗?根本没有。技术上不行,你做再多的广告,还是没用。

技术是撬动市场和渠道垄断的最好手段

郭强

过去所谓的渠道为王,是因为中国有很大的市场,技术上如果不行,但市场营销上还可以的话,获得的回报还是很丰厚。但是,将来这么多资金进来,投资方肯定要让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这么一来,你再去强调国内市场、渠道,那你怎么跟全球竞争?国外虽然有很多中国概念,但到中国跟全球市场完全衔接的一天,就有用完的一天,那时没了融资价值,你怎么办?

陈世鸿

我为什么不希望国内企业一开始就作技术呢?不是说做技术没有出路,因为技术上更新一代,一般都是半年一年为标杆,国内市场这么无序混乱,你有没有足够的智慧看清楚,一年之后往哪个方向走?

郭强

渠道被控制的话,唯一能够撬动这到控制的,只能是技术。如果说互联网的通道被电信、广电控制住了,你再去走渠道,这个SP的先例已经摆在那儿了。不是渠道不好,或者内容不好,而是你没有机会,这个情况下你还去靠渠道,那你说你的出路会是什么?

譬如说,现在的互联网发展比较成熟了,核心的渠道都控制在大运营商,甚至政府的手里,那你参与这个事情,你怎么玩?你只能靠技术。你别的玩不过,但靠技术至少还有一线希望,如果你跟运营商去博弈渠道,只有思路一条。

中国的VC也还在成长

邓永强

其实不需要考虑那么多,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养猪”还是“养儿子”?“养儿子”不是我们创投沙龙可以讨论的问题,我们讨论“投资”、“资本”,就是养猪,在什么时候卖出去,然后剩下的养猫、养狗,都一样。

蔡忠善

像你这么说,其实投资哪些刚起来的公司,回报率是最高的。

邓永强

美国的红杉就是这样。很多大额投资,其实未必能有很大的回报。最典型的就是华平投资港湾,投了9000多万美金,最后也只卖了这么多,而且拿的不是现金,而是Huawei的股票。像红杉投Google、Apple,都是很早期就投了,规模才百万美元级别,最后的回报都是几十几百倍。现在动不动就投千万美元的,像博客网、360.com这种,回报率肯定受限制了。

陈世鸿

现在投资商与融资方脱节比较厉害,一方面找钱的多,最多的是刚毕业的,或者毕业两三年的,做了几天几个月的东西,产品还没出来就开始找钱,这种思路本身就有问题。另外,国内整个投资环境,可预测的风险很高,高的原因是没有规则。本来这个事儿没有多少风险,但经人一说,一只老鼠被描述成了一头老虎,别人还很难分别到底是老虎还是老鼠,这就把市场给搅乱了。

金建华 ChinaVenture 主编

说到这个问题,为什么VC会在国内赞助这么多创投会议,就是因为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规范整个投融资环境。譬如,像我们ChinaVenture,为什么VC认可它的价值,就是因为它有一部分实现传播和规范创投规则的功能。

我前几天碰到德同资本的主管合伙人田立新,跟跟他谈到这个事情。他说,我们很支持ChinaVenture,有这么一个平台,我们就不用每见一个人,就去教他什么叫Venture Capital,什么是BP等,我们就会说,你去看一下ChinaVenture,先学习一下,再来找我们。这就降低了投资成本,为投融资双方建立一个更容易沟通的渠道。

蔡忠善

我觉得现在的VC有点像炒股票。股票已经起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再加一个,然后期望有人接盘,我把它卖了。这样总有下一个接盘,但最后一个接住的话,就砸在地上了。他不是真正在扶植一个企业的发展,所以,如果VC从小扶植一个项目,潜心来研究,帮助它做大的话,就很有前途。这种VC当然有,但还很少。

李晓燕

要VC来帮助企业成长,这个比较难。其实, VC在中国市场上也正处于成长阶段,中国的资本市场现在一片混乱,甚至比中国的早期股票市场还混乱,所有各种方式的资本都在进来,银行、电信、基金方面等,大家都觉得中国市场这么大,但是怎么投钱,怎么赚钱,其实都是一头雾水。所以寄希望于他们帮助企业来成长,这个几乎很难。

我们跟他们交流的时候,甚至有希望我们媒体来帮助他们出主意,来告诉他们投哪个领域比较好。他们都摸不到门路。有一些可能帮助创业公司去成长,但毕竟精力有限。他们每天看100多个项目计划书,每周参加几十个公司的董事会议,怎么会有精力投身到公司业务里去?

VC投钱看创业者和项目的“深度”

郭强

就我所知道的情况,现在投资有两个思路。第一,VC也不是光看模式,也不看你讲自圆其说的故事,而是看深度。第二个,VC不是说投了几千万,就一定要看你收入。我们在商业计划书中,也不写收入有多少,我说我不知道。

创业者讲的故事,其实是一个证明题,几个条件,根据逻辑推出一个结果,这个东西反而不可靠。什么叫深度,就是他测量你的智商、资源等其它东西,直接说就是,我还不如找一个我信得过的人来投,为什么信得过呢,就是看你对这个事情的理解深度。你做YouTube凭什么就能比别人好呢?模式、收入,他比你清楚的多。

回过头来说,技术是体现深度的手段。好多VC说,垃圾计划书,这些都是按照教科书上写一遍,你看那么多分析报告,写出一个很漂亮的计划书,有什么用?你应该去干活,应该证明你凭什么做的很出色,而不是去写分析报告。

李晓燕

这个也要看VC自身的特点。譬如红杉喜欢投长线,像思科、苹果之类的,虽然跟我们比较切合,但实际操作起来比较难。像IDGVC,一次性投个几十、几百万,选中早期项目,而且投完之后,马上希望有下家来接盘,他还会帮助你找下家。这种模式更适合初创企业。

郭强

现在有好多公司在说挖掘蓝海。什么是蓝海?就是你进入这个市场,有一点冰海的感觉,真是曲高和寡,有一种必须忍住寂寞的感觉。好多人发现了蓝海,其实是红海,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是火海,再做下去就是死海了。

我们六月份刚做Wi-Fi时,什么点都没有铺,都说做Fon模式,私下里说这事儿太难了。然后你会发现,找来找去,没有发现可以找到跟你做同样事情的人,竞争对手我都找不着,但是越往后做,铺的点越多,就有人发现了。上个礼拜,有个顶级的VC在后海那儿,发现了我们铺设的Wi-Fi热点。他看到你的东西了,而且用上了,所以越往后越来越多的人找你来了。

陈世鸿

你这个东西,如果做起来了,竞争对手就非常少了。跟江南春的分众一样,你一旦都铺好了点,起来了,别人想进来就门槛很高了。但也有一个问题,别人就是不认可你的模式,最后也挺不住,那就完了。

新经济只有结合传统行业才能落地

席嘉骏

做传统行业,我们一上来就假定针对那个人群,针对哪个需求点,来建立起一套模式。传统的商业游戏规则,经过20多年的沉淀,该做的都已经比较完善了,但他们对新经济不了解,据统计,96%企业没有网站,这个数字是非常恐怖的。

我觉得,你们有什么好的技术、或者新的模式,我可以回答你,以什么样的速度和方式尽快和传统项目结合起来,就像美国空袭希拉克,但到最后还是要靠陆军去占领。没有跟传统行业结合,好多模式最终都无法落地。

分众模式的危机与反思

李晓燕

谈到郭强说要通过免费Wi-Fi来做分众模式,我有一些建议。

像分众模式,其实生命力并不强,我们以美国为例。比如说在美国,私人隐私权保护概念很强,第二个,他们的立法体系很完善,90年代,在公共场合像公交车、楼宇等地方出现了很多广告时,美国的媒体形成了一个联盟一样,要求国会立法。首先,媒体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链条,如果把大量的广告往其它方向分流的话,媒体的生存模式就会收到威胁,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发出民众声音的途径就会收到影响。所以,美国先从立法开始限制广告业务的分流。

在美国,隐私权是一个很受人重视的问题,如果在公众场合我要打电话,你放一个大屏幕在哪儿吵,我可以请个律师去告你。所以在美国就没有楼宇、电梯内,绝对不会出现“江南春”模式,红杉资本合伙人张帆也将到过,现在分众传媒的股东们也很着急,在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帮助分众转型,脱离分众的概念。如果你现在继续做分众下去,我不能说最终会死掉,但前景肯定不看好。

还有一个问题,原来江南春说要在一个大厦放一个视频,对方会说,没问题,但现在去谈的话,对方就要求分成,甚至会拒绝放置液晶屏。所以Wi-Fi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6-12-09 23:22:03  回复

回复/评论:创投沙龙:技术主导与市场主导谁更有出路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川普总统:在未来几周内开始发放“金卡签证”
  2. 2025年,必须认识的一个英文单词 ~ tariff
  3. 重庆妹子“盯美国男人不放”,前后嫁给美国医生和美国律师!
  4. 盘点美国最繁华的城市 top10
  5. 这位美国年轻人在中国玩儿一圈,浪费掉美国政府的16亿美金?
  6. 王毅定调了中国统一,马英九发出了战争预警!
  7. 遭遇无故吊销学签,藤校的中国留学生起诉且赢了🇺🇸国土安全部!
  8. 成也“马老板”,败也“马部长”?关于伊隆·马斯克的现状
  9. 这小伙年仅25岁,已经是百亿美金公司的创始CEO了!
  10. 独自搭乘美国硬座火车,52小时横穿美国!
  11. 华尔街“教父”空降北京,李嘉诚的“228亿美元交易”突遭截胡
  12. 关于“跨国婚姻”婚姻绿卡,给配偶申请绿卡的各种细节问题!
  13. 时至2025年3月中旬,地球上最顶尖的五大芯片品牌,均由华人掌舵!
  14. 美国房产的保值要点,但却被九成华人买家忽视了!
  15. 李嘉诚在全球的港口“几乎清仓”,套现190亿美元!
  16. 全面盘点:加州大学的9大分校
  17. BBC:在川普政府的关税打击下,为何中国不低头?
  18. 中国“不陪川普玩”了… 从此不理会美方闹剧!
  19. 童工可以合法夜班了?
  20. 泽连斯基和川普、万斯在白宫当众吵架,饭都没吃着!
  21. 美国“大规模”取消国际留学生的签证
  22. 川普总统竟然帮马斯克“带娃儿加带货”,特斯拉市值保得住了?
  23. 美国《时代》周刊:DeepSeek【梁文锋】
  24. DeepSeek已经让成人玩具“率先受益”
  25. 川普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意外后果
  26. SpaceX在13小时内3连发,全力拯救被困宇航员!
  27. 台湾政府:一场误会呀
  28. Google决定终止开源Android啦?
  29. 男性精液质量和预期寿命“真有关系”
  30. 关税战持续了96小时… 突然大反攻?
  31. 美国小伙儿在武当山修行十余年,终于获得“中国绿卡”了!
  32. 百万民众“上街游行”抗议川普政府的百天?
  33. 瞄准美国公民了?川普总统的“驱逐行动”在变本加厉
  34. 美国华人在近期出入境美国,绿卡和签证的持有者须知!
  35. 中美关税战的最佳写实作品~乌合麒麟发布《就不跪》
  36. 全球研究机构top10盘点:中国9家,美国1家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3.141.35.52, 2025-04-28 21:29:59

Processed in 0.08326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