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ay日前已经表示将全面禁止虚拟物品的交易。eBay将会禁止一切有关游戏角色、游戏货币、游戏物品、武器和帐号的交易,外界对此评论eBay“聪明”,从这一麻烦的业务中脱身。因为在eBay中大量存在的虚拟物品交易带来了相关游戏运营商和网络运营商的不满,同时此类交易中夹杂着大量的欺诈和不规范行为,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eBay宣布全面禁止虚拟物品的交易的同时,中国国内Tencent和淘宝围绕淘宝平台上大量QQ号码和Q币交易信息的争议正在进行,Tencent和淘宝已经互相将对方告上了法庭。eBay此举会不会给淘宝带来一点触动,与包括Tencent在内的网游运营商和解呢?目前看来是不会的,淘宝仍然在强调“不会禁止虚拟物品的交易”。
淘宝与eBay在虚拟物品交易上都面临的是法律没有明确规范的现实状况。可是,两者却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态度。照常理说,淘宝做出放弃虚拟物品交易应该比eBay更容易。
eBay在放弃虚拟物品交易之前,eBay几乎完全控制了这一市场。而虚拟物品市场的年度交易总额高达8.8亿美元,按照eBay的收费制度,可见eBay从中获利的巨大。但为了维护一个正常的交易秩序和维护虚拟物品所有权人的利益,毅然放弃这一市场,将这一市场拱手让给了专业的第三方交易平台。
淘宝的虚拟物品交易额也非常巨大,但相比之下,因为其实行的免费模式,这巨大的交易额并没有给其带来巨大的收益。照理说,淘宝放弃虚拟物品的交易不会“伤筋动骨”。可是淘宝坚持在其平台上鼓励虚拟物品的交易,就是为了能够有一个好看的交易量数字。
但是淘宝仍然坚持鼓励虚拟物品的交易。这可见两个企业对待未来社会法律发展的两种不同态度。未来法律必定会规范虚拟物品的交易,eBay是不如趁早“断骨”,规范经营;而淘宝则是法律一天没有喊停,一天就不停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惯有的手法——善于打法律的“擦边球”,规范即“死”。在MP3搜索版权问题以及流氓软件所引发的诉讼浪潮中,席卷的都是Baidu.com、中搜等中国企业以及Yahoo!这个“假洋鬼子”,Google和Microsoft却“幸免遇难”。这告诉我们,规范经营是要付出代价的,看到他人的“红火”必须甘受“寂寞”,但是产生的效益也是巨大的,日子一久就可以显现出来。
淘宝自称已于部分游戏服务商建立官方合作通道,来建立更健康的虚拟物品交易秩序,这只是个粉饰门面的做法。绝大部分游戏运营商在服务条款里都禁止虚拟物品交易,淘宝能够找到哪些公开允许进行虚拟物品交易的游戏运营商呢?淘宝找到这些合作伙伴,建立了一个官方认可的虚拟物品交易通道,并不表明其所有的虚拟物品交易都是规范的。Tencent、网易等等仍然公开反对虚拟物品在其平台上交易,它们的虚拟物品交易信息淘宝是不是该删除呢?
eBay的“忍痛割爱”,淘宝的“不见棺材不掉泪”,可见两大电子商务企业在维护虚拟物品所有人的权益,建立有序的电子商务秩序上的社会责任感。在中国虚拟物品法律没有健全的情况下,更需要国内龙头电子商务企业承担其带头的作用,而不是打着法律不完善的旗帜,将有关权益人的呼吁置若罔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