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岁末年初,先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和信息产业部的全国工作会议,都对中国信息产业和主要电信运营商今年的发展、改革主线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中国电信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无疑关系到信息产业甚至整个中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发展目标。本报根据三次会议情况,请专家解析其对中国电信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电信业真正的和谐发展。
修荣腾
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先后在北京召开。
三大会议的召开,对中国2007年信息产业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为中国由电信大国向电信强国迈进指明了发展方向。
2007年,将是中国电信业发展和改革里程碑式的一年,是中国电信强国之路非常关键的一年。
“又好又快”定调电信强国方向
去年底顺利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与过去相比,虽然“好”字与“快”字只是前后顺序调整,却表明中央在经济工作指导方针上更加注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将成2007年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
“又好又快”的指导思想对处于新的转折时期的电信业来说,具有更加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更加深远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信业一直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态势。目前,中国电信网络和电话用户居世界第一位,全国网民数量达1.32亿,后居全球第二位。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电信业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大量“不和谐”因素:中国的人均通信水平,企业管理、创新和效益水平距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一些不规范竞争以及电信服务质量问题仍然存在;东西部、城乡差距也依然很大;电信市场严重失衡,企业发展落差极大等等。
电信业的这些“不和谐”因素,成为横亘在中国建设和谐电信业、打造电信强国之路上的巨大的障碍。
此时,中央提出“又好又快”的新坐标,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理念,与中国电信业一直高高扛起的“做大做强电信业”、“建设电信强国”的大旗一样,为中国电信业由电信大国向电信强国迈进指明了新方向。
在今年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强调,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电信强国、电子强国建设,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市场重组符合电信强国要求
去年底,2007年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主题报告中,王旭东部长指出,“要通过深化电信体制改革,逐步解决影响和制约中国电信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当前改革的重点,要以启动3G发展为契机,优化电信市场竞争结构”。
信息产业工作会议向业界释放了一个信息:中国电信业将尽快实施重组。
最近,国办转发了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6]97号)。
《意见》明确指出,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行业管理规定和市场规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和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的改革重组。
1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措施,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服从大局,积极拥护、支持和推进企业改革与重组。
实施电信业重组,是中国电信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
当前,中国电信市场正在面临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格局失衡问题。信息产业部奚国华副部长特别指出,ChinaMobile已经一家独大。去年,中国电信运营业新增业务收入和利润中,ChinaMobile占了70%-80%以上的份额。
电信业一家独大、严重失衡的局面,不利于其他运营商尤其是固网运营商的做大做强,从而影响到中国建设和谐电信业、打造电信强国。
实施电信业重组,已刻不容缓。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央企业改革、重组和调整步伐,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电信业重组问题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我们面前。
推进转型加快电信强国进程
今年,全球电信业的转型将进一步走向深化,市场对融合业务的需求必将掀起新一轮面向全业务的融合浪潮。
同样,今年也将是中国电信业转型更加深化的一年,中国电信运营商将面临全面转型挑战。
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转型,对中国打造电信强国意义非凡。在第六届中国信息港论坛上,奚国华副部长指出,推进转型既是服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是电信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持续发展、建设电信强国的需要。
加快企业转型,将极大地推进中国建设电信强国的进程。
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王旭东强调,要面向信息化大市场,着力推进电信业转型。王旭东同时表示,要为行业发展、创新和转型营造良好环境。
电信强国建设是中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艰巨任务。三大会议的相继召开,为中国建设和谐电信业、打造电信强国增添了新的内涵,设定了新的坐标,指明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