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手机实名制可以有效治理垃圾SMS,同时,还应出台治理垃圾SMS的相关法规,从法律层面上对垃圾SMS进行有效遏制。”全国政协委员、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雷震洲告诉记者。目前垃圾SMS的管理难点在于通过SMS群发器进行的“点对面”发送,而手机实名制的全面推广和相关SMS管理办法的出台,将使垃圾SMS这一顽症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雷震洲委员曾在去年“两会”期间提出通过实行手机实名制惩治小广告的提案,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他关注的重点转向了垃圾SMS的治理,特别是那些采用群发方式、具有很强的发送隐蔽性的垃圾SMS。“目前的管理更侧重于监控已经发送的SMS,属于一种事后处理方式,还没有涉及到对处于源头的SMS群发器进行有效管理,这就给垃圾SMS的出现留下了可乘之机。”他说。
目前,中国已经有4.6亿手机用户,而中国互联网协会近期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手机用户每周就能收到8.29条垃圾SMS,这些垃圾SMS中,又以商品广告、服务类的垃圾SMS居多。调查称,垃圾SMS中有41%的内容是代办车牌和各种证件;有38%的内容是推销新产品;倒卖黑车、枪支、弹药的也为数不少,这也被用户称为最“垃圾”的SMS。而“手机号码中奖”也成为了最普遍的手机诈骗行为。
“虚假广告、传销信息乃至带有欺诈意图的不良SMS对用户造成了骚扰,如果不通过法律手段加以遏制,这种骚扰很难从根本上消除。”雷震洲说,“垃圾SMS已经造成了社会危害,如何杜绝垃圾SMS是一个关系‘民生’的问题。”但雷震洲也表示,对SMS群发的防范目前还存在技术漏洞。
据了解,SMS群发是近几年才刚刚兴起的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也很简单,只要把这种几百元就可以买到的SMS群发器和手机相连,就可以按号段顺序或随机发送海量的垃圾SMS。这种方式能够成功地“绕”开运营商的视线,而目前,在法律上,对这种SMS群发的监管还是空白。因此,雷震洲建议出台相关法律,从源头遏制信息垃圾对社会的侵害。“我们应当出台相应的法律,规定哪些类型的SMS不能群发。监管部门也要采取一定的预审机制,从源头杜绝垃圾SMS的出现。”
同样,雷震洲认为,目前电视台频频出现的SMS有奖竞猜方式也应当引起思考和质疑。
“SMS投票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但这种方式在很多场合应用的有失偏颇。”他说,“我们经常会看到电视节目主持人用煽动性的语言反复动员观众加入SMS投票的行列,但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的投票活动大多并不是什么知识性的节目和内容,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这种纯商业化的运作的确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不会创造什么社会效益,甚至有可能助长赌博心理的滋生。”雷震洲表示,对此类SMS投票方式也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