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投人、投项目”,在昨天举行的上海浦东新区创业投资年会上,风险投资者们都把“人”放在了“项目”的前面,他们强调,在挑选投资项目的同时,最关注的是被投企业的团队。事实上,对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无外乎被投企业的团队素质;而找什么样的投资商、如何融资、如何打造自己团队,则是许多创业企业备受困扰的难题。
VC:我们最看重的是团队
美国NEA创投基金中国首席代表蒋晓冬介绍说,NEA主要投资一些高科技企业、医疗和新能源领域,“我们很看重起始的创业团队”。对创业公司来说,从零开始直到上市,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有战斗力、拼搏精神的团队,能够根据市场不断调整。
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冷雪松表示,无论投资的是什么项目,都是由人来经营的,最终项目的风险回报也是需要靠企业的团队来完成。
DFJ DRAGON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李广新页表示,“我们欣赏的是富有激情、立志改变社会的企业家。”
DFJ DRAGON中国基金是一支新的基金,专门从事中国的投资领域。在投资方式上,秉承了DFJ一贯的投资风格。
创业者:我们需要的不只是钱
对于创业者来说,也同样面临找人、找钱难题。
有过成功融资经验的禹华通信技术公司董事长吴晓钟表示,如果有选择的自由,自认为理想的VC首先是要对被投公司所在的行业有非常多的了解,同时还要有对企业管理、运营的经验,“因为在双方的沟通中,会经常需要换位思考。这样更容易沟通,对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有一定的承受力”。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对企业提出实质性、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亚申科技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总裁权华也表示,投资者不仅需要投资者的钱,还要他们的胆略、他们的观点,“对于投资商来说,他们投人、投项目,对于我们融资者来说,同样也是找人、找钱”。
经验:寻找资金也分合适时机
目前风投、创业公司都非常多,如何找到合适的一方?蒋晓冬表示,风投在寻找项目时会有一些偶然性,比如通过会议、聚会,甚至一些私人场合认识,“但是85%以上的项目都是通过熟人介绍的,这样比较了解和可靠”。
对于一些创业者提出的“应该在企业发展的什么阶段融资最合适”的问题,蒋晓冬表示,对于一些自己有一定资金、尚能满足目前发展的企业来说,不妨在公司需要一个高速发展而自己的资金无法满足的时候再开始融资,而且融资前期要做好准备工作,要了解投资公司的背景、投资领域等,比如在产品尚未出来前,就不适合找一家晚期投资方。最后,融资前双方有必要进行一些接触。
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总裁罗楹在总结自己成功融资经验的时候则表示,企业需要在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资金。对于目前投资需求量不大的一些概念型企业来说,国外的VC比较难找,建议分3步融资:第一步,建议找一些国内的小资金,“把公司做起来再说”;接下来,可以找一些大型的国外VC;到了后期即上市前,则需要找一些知名的投资公司,来提升公司形象。越是往后,融资会越容易,“尤其是到了上市前期,公司的价值显现出来,就会有一些投机行为进来,所以需要的是选择一些知名VC”。
最后,权华在透露自己与风险投资沟通经验时表示,创业者在与VC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自信,“底气要足,无需说一些‘我实在是需要你们的投资’之类的话,因为这样会把自己置于一个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