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5年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关于中国成为贸易壁垒重灾区的声音此起彼伏。昨日,商务部发布《200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全球以及中国面对的贸易壁垒中,技术性壁垒已经占到了总数的2/3,去年国际技术壁垒给中国带来了高达691亿美元的直接损失。
损失盘点
八成出口类别受损
从欧盟提高对机电产品进口的技术指标,到日本针对进口食品农药残留采取的“肯定列表制度”,在WTO框架下,当前国际贸易中的传统关税壁垒逐渐削弱,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日益抬头。
商务部世贸司相关负责人对《报告》进行解读时表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去年中国共有15.13%出口企业遇到技术壁垒。
《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22大类出口产品中有18类遭受了直接损失,金额达691亿美元,占全年出口额9.07%。
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给中国企业造成的出口贸易机会损失高达1470亿美元,占到了全年出口额的19.29%。企业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所增加的生产成本为21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2.85%。
从1995年到2005年,WTO成员通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数量已经占到总数的68%。与此相仿的是,中国入世5年来,向WTO通报的贸易壁垒总量有683件,其中涉及技术规则的有461件,占到了总量的67.5%,超过了2/3。
据悉,这是中国首次对外贸形式进行年度大“摸底”,针对日益频发的贸易摩擦与比例逐渐扩大的技术性壁垒,商务部每年将定期开展对中国外贸形势的调查。
高危行业
纺织产品业直接损失298.7亿美元
这次调查显示,食品土畜产品受到的影响面最宽,纺织产品直接损失比较严重,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增加成本最多,从趋势上看,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已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延伸。
具体来说,纺织产品的直接损失比较严重,为298.7亿美元,占中国出口全部直接损失的43.2%。
食品土畜产品受影响的绝对值虽然不高,但相对于其全年出口的比例却最高,其直接损失与当年出口额之比为26.7%,机会损失与当年出口额之比高达96.6%。
如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在其实施初期就已经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全球的指标降低了1%,这是以往从未发生过的。
2005年,海关编码第16类产品(机器、机械器具、电器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增加成本最多,占全国增加成本总额的44.1%。
商务部相关人员认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特别是欧盟颁布《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禁止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以来,中国机电高新产品生产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了出口成本。
始作俑者
美欧日名列三甲
《报告》指出,美、欧、日、韩是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最大,有81.30%的企业在调查中反映出口贸易中受到过其影响。
另外有57.72%的企业表示受到过欧盟及时性壁垒的阻碍。日本技术性壁垒对中国企业出口的阻碍排在第三位,有31.71%的企业表示受影响。另有9.76%的企业在韩国遭遇出口的技术性壁垒。
专家分析指出,中国轻工、纺织两行业在美国和欧盟受到的影响都是较为严重的。机电高新行业的影响则主要集中在欧盟地区;医保和五矿化工行业在美、欧、日都受到较大影响。
问题解决
资金缺口是瓶颈
当危机在不同领域、地区以多种多样的形式频繁发生之下,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已经主动对技术改造有了认识。
但是,技术改造升级的资金缺口依然是困惑中国企业的“老大难”问题。《报告》的数据也提到,有50.7%的企业认为当前应对的主要困难是“资金缺乏,难以进行技术改造和获得国际认证”。另外还有43.7%的企业认为“信息不灵,不知道对方规定已经改变”是因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障碍之一。只有31.7%的企业认为“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无法达到对方的技术要求”。
案例分析
农产品出口受阻日本
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影响,中国农产品被挡在日本市场门外的趋势正在上升。据商务部网站的消息称,11月中国出口日本农产品被检不合格22批,比10月增长76%,涉及肯定列表制度的近60%。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从今年5月29日开始实施至今已满6个月,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半年来日方共检不合格农产品364批,其中中国农产品占31.6%。11月,日方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142批,其中与肯定列表制度相关的为93批,占65.5%。
11月份,中国输日食品共被检出37批不合格,与肯定列表制度相关的占到59.5%,而上个月的这一比例则为37%。
这项制度实施初期,已经影响到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整体情况。仅6月份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农产品就已经同比下降了18%,甚至还影响到中国出口全球农产品降低了1.2个百分点。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是日本对进口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进行严格限制的技术标准,专家表示,这其实已经超越了技术标准问题,而是关系到贸易的公平性。
在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往来中,中日双边贸易一直以来排在首位,农产品贸易占到较大比重。在全国范围内,北京农业企业出口日本农产品较多。数据显示,2005年北京的农产品出口总额为141.7亿元,其中对日出口3.8亿元,占到了总额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