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华人在美国的真实状况
网友【这才是美国】 2019-10-23 14:43:36 分享在【美国信息交流】版块    1    2

咱们有些同胞看到美国好的一面,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美国生活。且不说中国人到美国签证不容易,就是有机会踏上了北美,活得也不可能像老美那么舒坦,尤其初来乍到时更是少不了麻烦。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一个农村人到了北京,尽管北京各方面比他老家强多了,但他能觉得北京是自己的家吗?

我在美国接触到的中国人,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第一类是留学生

他们年轻,英语好,适应能力强,应该说在美国的发展前景看好,最终多半选择在美国工作。

但是,许多国人可能不知道,留学生的生活比国内大学生辛苦多了——煮一餐饭菜吃上一两天是“家常便饭”,经常加班为“老板”做试验甚至连寒暑假也不例外。

好在他们经过两到五年的奋斗,可望“苦尽甘来”,进入美国中产阶层指日可待。我的中学同学吴卫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物理博士学位后,进入华尔街工作13年,现在已是华尔街一家对冲基金的经理,收入应该不菲。

但加入美国籍的他依然觉得真正融入美国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认为英语、工作以及和美国人相处都不成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文化的认同感和个人在这个社会的归属感。

比如下班后与美国同事上酒吧,他们讲的很多历史典故、英文小说、名人逸事、流行文化,他常常都没听过。

久而久之,在工作之余,大多数中国人还是选择与同胞在一起玩。这些在美国的白领中国人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都希望能找到一种家的感觉和社会对他们价值的认同,而这在以白种人为主的美国社会里很不容易。

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ABC),因为从小接触美国文化,他们在文化的认同感上没什么问题,但他们也不容易找到一种归属感,毕竟他们的皮肤还是黄色的。

第二类是访问学者

就像我这样的。他们一般在国内读了学位,在事业上小有成就,然后出国深造。

这些人年纪不小,一般都在三四十岁左右,拖家带口的。到了美国之后,他们往往陷入两难选择:如果为了孩子能够有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最好是留在美国,但不得不放弃在国内原有的事业基础,在美国从头开始创业,对于中年人来说谈何容易?

于是,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多数访问学者如期回国了,少数留了下来。我注意到,留下来的访问学者中,头发花白的不少,他们的年龄看上去通常比国内同龄人要大些。

第三类是偷渡客

以我的福建老乡居多。美国华人中流传这么一句话:“全世界怕美国,美国怕长乐”,说的就是大量偷渡到美国的福州长乐人。

现在的纽约唐人街几乎成了福州的“飞地”,在那里听到最多的就是福州话,其次是普通话,再次是广东话,很少人说英语。

偷渡客到了美国之后,基本上在华人餐馆偷打工――或当帮厨,或当服务员,或送外卖,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晚上好多人挤在地下室居住,英文电视又看不懂,简直毫无生活乐趣可言。他们的目标就是赚多多的钱,然后转合法身份。

为了达到在美国合法居留的目的,他们往往花钱请律师,向美国当局申请所谓的“政治庇护”。

这样,他们赚的钱,除了偿还巨额的偷渡费(据说现在的行情是5万美元左右)外,还要付高昂的律师费(一两万美元),刚开始那几年一般剩不了几个银子。

许多国内乡亲只看到偷渡客七八年甚至十多年后取得合法身份,初次回国时摆出的那副“衣锦还乡”的派头,和他们在老家盖的小洋楼,却不知道他们在外吃尽了苦头。

你完全可以把他们在美国的生活质量和内地到沿海打工的民工相比拟,只是他们每小时赚的钱是国内的几倍罢了。

我有位表哥原先在长乐某银行当科长,年纪轻轻,权力不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80年代末,他随大流偷渡来美,先替人打工,后自己开餐馆。

由于他的文化程度和见识都比一般的偷渡客高出许多,所以事业很快上了台阶,现在他已拥有3处房产,但却落得个锥间盘突出的毛病。

虽然已是家财万贯,可他每天还得围着餐馆转,似乎一刻都停不来。他感慨地说,如果在国内有好的工作,实在没有必要出来。

第四类是移民

移民,也就是通过正常途径到美国永久定居的中国人。

这些人除了极少数 “杰出人才”(比如顶尖的科学家、世界冠军、著名电影演员等)外,多数是由于亲属关系来美团聚的。

我的初中同学王耘就属于这种情况。出国之前,她在福建省一家报社当记者,不论是写稿还是拉广告,样样在行,因而颇受报社领导器重。

因为先生在美国,为了家庭的圆满幸福,已过而立之年的她不得不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移居美国。王耘告诉我,“来美国8年多的酸甜苦辣,不是国内亲朋好友能够想像得到的了”。

华人故事

为了让国内同胞对中国人在美国的处境有个设身处地的了解,以下是定居在洛杉矶王耘特的自述:

有人形容来美国的感受:出国前“豪言壮语”,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下了飞机“哑口无语”,见了老外说不出英语;过了半年“自言自语”:我这是怎么啦?何苦到美国来受洋罪?

本人出国8年有余,可以用“千言万语”来表达。

初到美国,我就急着想找份工作。由于没有工卡,刚加上我没有什么特长,雇主们一听就不愿意往下谈。好不容易找了份老本行的活――在一家中国人开的小报社当记者,试用20天,老板只给了我210美元,远远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后来有了工卡,要找份如意的工作也难。到服务行业面试,老板首先问3句话:“有在美国的工作经验吗?”、“英语流利吗?”、“会说广东话吗?”,我一听就知道自己不够格。

朋友介绍我到一家仓库去做清点、搬运物品的工作,这是用不着说英语的体力活,可3天下来,我腰酸背疼,只好放弃。

我想去当车衣工,因为这个工种没有语言要求,又适合女性。有位老板同意我去试工,之前我从未用过电动缝纫机,心想它的原理应该与脚踏的差不多吧。

可当我坐下来操作的时候,才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机器似乎不听我的指挥,手中的布匹沿着针道飞奔而去。

老板让我车一英寸,我却车了10多英寸,老板见了叫我马上下岗。我哀求道:“给我半个小时,我一定能学会”。

他听了大吼起来:“我这里不培训人,别浪费时间和布了!”当我被“扫地出门”,顶着炎炎烈日走在马路上时,心里懊恼极了:我堂堂一个记者,在中国有地位也有名誉,何苦到这个陌生的国家来受罪?!

当天就想订机票回国算了。先生好言相劝:“你应该先学好英文,学学电脑等技能,然后才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说实话,我也不甘心就这么打道回府,我对美国还一无所知呢!转念一想,那么多人都能在美国立足,难道我就不行?

接下来的半年,我集中精力学英文、电脑,想将来从事文秘工作。由于担心自己的英文不过关,一直都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找工作。有位面试我的老板居然当面损我:“你的英文差远了,还想当文秘?!”

有一天,我和先生上街,见到一家老美开的职业介绍所,先生劝我进去看看。我连忙摇头,他说“试试无妨嘛”。我还是不愿意,结果他一个人进去,帮我填了张表格。

一个星期后,中介打电话来说有家珠宝公司想面试我。我听说是老美的公司,直打退堂鼓,后来在中介的鼓励下才勉强去了。

面试我的是位美国人。他询问了我受教育的情况,让我当场制作了一份生产统计报表。最后他问我,“你是否介意经常加班?”,我爽快地回答:“不介意”。

我觉得这回应该有戏了,但考虑到自己的英文水平,还是没有十分的把握。于是,我忍不住问他:“我英语说得不流利,你们不介意吧?”老美笑着说:“你才来美国一年,英语能说到这个程度,说明你很聪明。如果我到中国一年,肯定学不了这么多。”我想就算他们不录用我,也会说这种鼓励人的话。

由于这家公司正处于销售旺季,我的前任突然辞职,他们急着要人,便“降格以求”,决定先试用我3个月。

我珍惜这难得的工作机会,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周末加班也不计较,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结果我在这家公司一呆就是3年。

如今,我觉得自己完全换了一个人,好像又活了一辈子,许多原先在国内时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实现了:我在美国获得了硕士学位,和老美一起上班,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打交道,学会了开车,尝试着用美国方式教育我的子女……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实现了“美国梦”。

但我觉得作为第一代移民立足不易,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奋斗,但也许永远也不可能找回我在国内时的成就感,真正能够融入美国社会并享受美国好处的将是我儿女这一代。

现在,在家里,我和即将上大学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方式是:我主讲中文,他主讲英文;他津津乐道于美国的“脱口秀”,却不完全明白为何中国相声为何那么好笑,需要我加以解释。而我看“脱口秀”需要向他请教。

王耘的故事讲完了。其实,好多新移民的经历,和她大同小异。不经风雨,何以见彩虹?

我在美国碰到过很多拿到绿卡的中国人,聊起来都是满腹苦水,说在美国这个不爽那个又不习惯,觉得还是在国内舒适,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我问他们为何现在不回到中国生活,他们却一时答不上话来,也许他们压根儿就没想过“回国生活”这个问题。

我想,和30年前相比,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中美之间经济鸿沟的急剧缩小,中国人在融入美国社会的艰难过程中难免时不时会想起中国的好处。这也算是一种“围城”吧!

还是我的老同学王庚实在。她坦言,我很留恋在中国当记者的那段生活,觉得那是我人生中最好的时光。

但是,如果现在让我回中国生活,我有好多方面肯定不习惯,比如中国复杂的人际关系就让人受不了。

尽管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个人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相信,未来学成回国的留学人员比例只会越来越高。因为中国融入世界潮流的步伐正在加快,各方面发展只会越来越好;另一方面海龟派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近期两位海龟人士出任国家部长要职,而这种好事在国外无论如何也轮不上咱中国人。

再者,我从台湾和韩国留学生身上也看到了这种趋势,二三十年前这两个地方的学生留在美国的也挺多,如今绝大多数的人选择回去工作,相应地这两地的公民来美国的签证也相当容易,因为美国签证官相信他们不会有“移民倾向”。

王庚看了一些网友向往美国的留言,给我发来邮件谈了她的看法。她认为,美国有许多国内同胞想像不到的优点,也有不少国人意料不到的缺憾和不足。

“我在外折腾了这么多年,也只感觉基本适应而已,还有许多方面需要继续努力奋斗。现在国内发展很快很好,令这里的人很羡慕。我想,一个人不论在哪个国度或地方,只要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活得开心,就算待对地方了”。

在美国的中国人能说会道是优势,美国人能说会道的特别多,每周日租大体育场当教堂传教的牧师,口若悬河,一说一个小时不打奔儿,不出语法错误,语速均匀,还能抓住听众,那本事,不是吹的。政客们,尤其到了快选举的时候,全国上下乱窜,讲啊,演啊,对付刁蛮的美国选民,张嘴就来,表达自己的立场,拉选票,容易吗?闪回,我从小到大,看见的是我们公司的领导拿着厚厚的稿子,坐主席台上慢吞吞地念,及其乏味的废话,翻篇的时候,抹搭着眼,把食指探到嘴里沾一点唾液。

表达沟通能力的高低,不是人种的差异,绝对是文化差异的产物,要看孩子生长的环境是否鼓励说,表达。

家长要花好多时间陪孩子,给孩子关注( attention) ,说什么蠢话,傻话,家长都不叱责,只是加以引导。

学校里的课程是轻松愉快的,刚会说话就有“show and tell”, 就是从家里带个什么东西,给别人讲,大家互相鼓励,不许取笑别人。

我们家孩子还不认识字的时候就自己看着书编故事,有眉有眼的,给一个话题,就接着说下去,公主青蛙后妈野兽山洞孔雀珊瑚都能给攒一块儿去。

然后就是刨根问底逮什么问什么,简直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大人都耐着性子一一解答。

不得不又拿我的童年拿出来比,多少次被喝斥闭嘴,别乱动,或者被别人笑话。上课要背手坐正,绝对的不能说话,问问题。

美国人不光是政客,牧师,名人能说会道,一般人也能说,爱说,爱逗,爱笑,待人热情。来美国时间不短了,大家也混得很安逸了,可能大家不愿意谈起当初,在国内的文化背景下长大的我们,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一穷二白,说着结巴的英语,要面对外向型进取型的美国人民的那种不习惯,那种窘迫。

美国上课和国内完全两码事,尤其是上商学院的同学,课堂发言时要算成绩的,可是,昨天教授吩咐看的50页书看得稀里糊涂,说不出所以然。

咱中国人又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情结,生怕说点什么浅显的观点让人家笑话。即使肚子里攒出几句拿得出手的,还不一定有机会说出来,得抢,不然话题很快就转了。

还有就是做演讲(presentation),啊,那难受劲儿,就别提了,我用了整整一年才适应。

在美国混生活,揭开光鲜的一面,也不易啊。虽然美国是移民国家,对外国人的态度,政策比西欧国家好很多,但是如果你要和美国人竞争高薪体面的工作,除了业务要精,(做高精尖技术的,我不懂,美国的产业结构是服务业占多数)那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处世能力,也非常非常重要,光语言过关还不行,还要思维行为方式完全美国化。

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尤其是在要管美国人的,要克服的困难是不少的。有的人能力很强,但是到一定阶段,就遭遇玻璃天花板了,顶不上去了,这个不奇怪。

所以,海龟成为选择,回归母语文化,舒服。不过,这些海龟在美国文化环境浸淫久了,言谈举止思维也洋化了,回国还有点不适应。但是不会太尴尬,现在国内什么都向美国靠拢, 奉美国人的方式为上选。

在美国工作这么些年,经历的人和事,不可说不丰富,见识不少,领悟很多。我摸索出好多道道,总结出来的经验,下次一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表达能力强是好事,可是好多美国人就这么一条优点,有的半懂不懂的事情,他也能面不改色地说半天,特自信。

有的人,讨论正事的时候智商在90以下,毫无逻辑,可是插科打诨,反应这个快,说的笑话这个绝,不是聪明人还不行,特疑惑他脑子怎么长的。

作者:niuniuyumami,定居美国。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在meiguo.com带你看真实的美国!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2   2019-10-23 14:43:36  回复

回复/评论:华人在美国的真实状况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风向有变?🇨🇳中央召开民企座谈会,寓意深刻!
  2. DeepSeek已经让成人玩具“率先受益”
  3. 北美留学生注意,美国和加拿大即将共享所有移民和签证讯息!
  4. 华人害华人!涉及1500万美元的芝加哥“大型持枪绑架案”嫌疑人半数落网
  5. 全面盘点:加州大学的9大分校
  6. 美国“H1B签证”新一轮抽签在3月份开启,新变化真不少!
  7. 川普政府的“朝令夕改”最短纪录再次刷新
  8. 王毅定调了中国统一,马英九发出了战争预警!
  9. 在美国买房,看Open House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汇总
  10. 陆地入境美国受阻,“华人偷渡客”已经改用快艇登陆了?
  11. 福布斯曝光了Deepseek 梁文锋的净资产
  12. 滞留美国的华裔非法移民“遭遇流放”,首批119人已起飞!
  13. 谷歌地图和苹果地图已经都修改了美国湾(墨西哥湾)
  14. 重庆妹子“盯美国男人不放”,前后嫁给美国医生和美国律师!
  15. 成也“马老板”,败也“马部长”?关于伊隆·马斯克的现状
  16. 时至2025年3月中旬,地球上最顶尖的五大芯片品牌,均由华人掌舵!
  17. SpaceX在13小时内3连发,全力拯救被困宇航员!
  18. 赴美生子的中国人在纠结剖不剖?美国人在寻思“移民鹤岗”呢!
  19. 赵本山在纽约:前排票价1400美元,团队聚餐画面曝光!
  20. 在美国生活,这四证缺一不可!
  21. 美国首都机场为何全美风险最高?川普总统“怒喷航管弱智”
  22. 23岁中国女留学生在南加州的住所内遇害,曾控诉白人男友“性虐待”!
  23. 全球研究机构top10盘点:中国9家,美国1家
  24. 滞留太空的NASA宇航员即将返回地球
  25. 川普总统竟然帮马斯克“带娃儿加带货”,特斯拉市值保得住了?
  26. Google决定终止开源Android啦?
  27. 美国房产的保值要点,但却被九成华人买家忽视了!
  28. 《纽约时报》刊登的中国父子文章:为何送儿子留学美国
  29. 大S【徐熙媛】病逝,享年48岁!
  30. 李嘉诚在全球的港口“几乎清仓”,套现190亿美元!
  31. DOGE让1.4万公务员失业?马斯克已经做好最坏心理准备!
  32. 遭遇“断粮”的BBC叛变了?
  33. 美国留学的政策大变?众多名校陷入财政危机,扩招中国学生?
  34. 泽连斯基和川普、万斯在白宫当众吵架,饭都没吃着!
  35. 男性精液质量和预期寿命“真有关系”
  36. 美签面签后的全面复盘:审核原因和拒签因素剖析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18.190.154.24, 2025-04-05 00:43:58

Processed in 0.94445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2)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