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大学毕业好后,我一直在外企工作。工作上的顺利让我早早开始考虑感情的归属,生活中我比较任性,所以我喜欢成熟一些的男士,他们懂得体贴,加上他们在事业上有一定的基础,会大大提升我今后的生活水准。
由于我长得还算漂亮,几年来身边的男朋友几乎没有间断过,好几次都已进入谈婚论嫁的阶段,可最终都是男友徘徊不前了,很生气地问对方理由,他们的回答有些相同:这么多年来,事业上的拼杀,感情上的曲折,过了而立之年,反而很难找到"足够的理由"来说服自己结婚了。尤其是最后一位男友,我们在一起已经一年多了,我在他购买的新房中度周末及节假日,在他朋友面前也宛然像他的妻子,没想到平时一直宠我、让我的他,对我提出的结婚的要求总是不置可否,不结婚谈什么恋爱啊?我等了又等,最后,在父母的敦促下,我以不结婚便分手来迫使他作决定,我以为这样做,会换来他的妥协,可最后的结果是他冷静向我提出分手。
伤心和气愤之余,我觉得自己在感情上很失败,放弃了一段段感情后,朋友劝慰我,不要再找所谓的事业成功的成熟男士了,现在的男人是:年龄越大,事业越成功,对待婚就越没有激情和冲动,这些人都快成了都市不婚一族了。朋友说的似乎有道理,看看周围,待嫁的女孩很多,可那些已过而立之年男士却还在不紧不慢地忙着和结婚不相干的事,真的很想知道,现在的男士到底是怎么了,他们真的只谈恋爱不结婚?所谓的"足够理由"是我们女孩给不了的吗?
小荷来《冷丽工作室》找我之际,我正好和申报的一位记者讨论过这样的话题,她为了写一篇单身男士安新家的文章,曾采访了不少男士,她告诉我,眼下条件比较优越的男士轻易不娶,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了。在他走过的几个新家中,房子看上去都很气派,里面家具、摆设样样不缺,惟独缺少女主人。或许凭他们的条件不愁没有女孩看上他们,但他们却迟迟不进"围城",他们的理由是,眼下还没有一个让他们觉得"冲动"或者"感动"而想马上与之结婚的女孩。小荷的叙说和上面很有相似之处,再看看在我主持的白领婚介"幸福生活"中,前来登记的女性会员明显多于男性会员,让我觉得有必要和女孩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我告诉小荷,通常让男人想结婚的理由有许多种,按社会学家的看法,人类的婚姻有四个目的,其一,生物性的目的,其二,经济性的目的,其三,社会性的目的,其四,心理性的目的。或许在未开放的年代,一切按步就序,许多人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这类问题,或许其中的一个目的,就足以让人们走进婚姻。而随着社会的开放,物质生活的提高和对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人们对婚姻的目的有了足够的重视。在选择意中人时会综合所有的方面,而且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观念的变化,男人发现,所谓的婚姻的四个目的,有些是不一定要通过婚姻来实现。这就加强了他们轻易不进入婚姻的心理。而一些条件比较优秀的男士,面对在择偶中比较功利和实际的女孩,更是有些望而生畏从而反复权衡婚姻的"得"和"失",因此,是时代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让男士对婚姻的目的有了新的注释。
男人,对婚姻目的有四个新注释
一.从生物性目的来看
结婚能以符合社会习惯的方式获得性的满足并且生育子女,通过孩子,自己的生命得到延续。而且对一个男子来说,结婚后,有了妻子的细心照顾,生活变得有规律,健康得到了保障。但现在由于住房条件的大大改善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婚前性行为、未婚同居,使得不少男士觉得不一定要通过结婚的方式来获得性的满足,而且由于工作上竞争和压力,不少人并不急于要孩子,结婚的原动力就大大减少了。另外,适龄的女孩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一直在父母的宠爱长大,她们一般不擅长料理家务,也不懂得体贴照顾别人,她们和男士相处在一起,常常要要对方来照顾自己,所以悲观地看,一些男士想通过婚姻而得到对方的关爱和照顾几乎成了一种奢望。这样也会使男人结婚的热情大大减少。
二.从经济性的目的来看
在比较贫穷的年代,若考虑到今后生活的稳定性,婚姻往往是一种比较安全的保障手段,婚后的两个人可以互相依赖,满足衣食住行、共同抚养老人和孩子。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人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担忧,温饱再也不是人们要考虑的问题。男士不会为了这样的理由而结婚。而对许多女孩来说,生活中充满诱惑,豪华住宅,汽车、高级时装,当这些不能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时,她们觉得婚姻也是一种途径,因为选择一个人就是选择了今后的生活水准,不管怎么说,再浪漫的爱情在婚后也要落实到实处的,否则就是空中楼阁了。因此一些女孩在择偶中的功利表现,也让不少男士望而却步了。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一切,怎么会随便让一个只看重自己钱财的女孩来分享,除非她真的很值得自己去爱。
三.从社会性的目的来看
两人只有登记结婚,夫妻身份才会获得社会上和法律上的正式承认。在过去,人们认为,结婚对于保持社会形象,维护合法继承权有一个重要保障的作用。到了年龄就该结婚,只有结婚才能与周围的人保持一致,否则可能被误解为古怪、有毛病等。甚至影响到就业和个人的发展。而现在随着文明的进展,社会具有的宽容性,独身方式已被大家认可。单身的人再也不需要考虑别人的想法。而且随着离婚率的上升,人们对婚姻的稳定性有了担忧,一些经济基础比较好的男士很担心由于自己选择的错误导致离婚而使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从这一点来看,男士的这种心理已经与经济发达国家一些男士的心理比较接近了。
四.从心理性的目的来看
一般来说,结婚能满足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心理上获得被承认和归属感,并满足独立自主的愿望。因为在过去,不结婚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家,不可能在生活上和经济上真正独立,未结婚就像未成年一样,许多事要受到家庭和解父母的约束。因此很难说满足心理愿望。而现代社会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奋斗空间,他们中大多数往往在结婚以前就开始独立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来争取自己想要的一切,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营造自己的小天地。享受爱情,显示自己独立的能力。结婚就不再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男人,结婚的“足够理由”并非深不可测
一位已过而立之年的男士曾告诉我,三十岁以前的男士可以为一个很小的理由而结婚,过了这样的年龄,就不会有这样冲动了。对男人来说,求爱并不等于求婚,这之间需要有一个过程,过程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女孩的表现。
所以我对小荷说,男士并不是不需要婚姻,而是需要一个比较理智和完美的婚姻,而且越是事业有成的男士,对女孩的要求、对婚姻的要求就越高,因此,在了解男士这些心理后,待嫁的女孩就不要有过多的抱怨。
聪明的做法是,以客观的态度对双方的关系作一评估,例如自己有什么长处和优势,男友喜欢你什么,最讨厌你什么。争取婚姻的赢面有多大。我想,既然他能接受你作为女友,一定对你就有了一半的认可,如果你需要这个婚姻的话,就要再努力一下。你想想看,自己有没有足够的美貌和个性魅力让对方为你"冲动",如果没有的话,试试看,用女孩的一份细心、一份温柔,让对方"感动"。有时,男士所谓的"足够理由"并不是深不可测,落实到女孩身上,常常是你是否善良、体贴、勤劳,你是否具备做妻子的美德和能力。
我问小荷:"你以前和男友在一起的时候,是不是觉得他比你大,常常会使些小性子,让他来照顾你,爱护你,而没有好好地为他做些什么?你想想,爱是双向的,他怎么可能和一个不体贴他的人过一辈子呢?男人说的' 足够的理由' 有时是很具体的。"最后我告诉了小荷一个真实而有趣的故事。
"桦是一个花心的男孩。只谈恋爱不结婚。"和他恋爱过的女孩都这么说。恋爱中的桦常常会变心,不出几个月就会被另一个漂亮女孩吸引。的确,论条件、论长相,桦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可自从认识翎以后,桦像着了魔似的,再也没有换过女孩。桦的朋友只知翎是搞服装设计的,他们嚷着要见翎,看看究竟是怎样的美人让桦如此死心踏地。
那天,桦邀请他们去他家,说好管两餐,朋友纳闷:他独住,谁做饭?"我请女朋友来掌勺。"桦显得很得意。
踏进家门,大家还未见到翎,香味已从厨房飘出来了,接着,笑盈盈的翎围着围裙来见大家,"人长得很秀气,"乘翎烧菜之际,大家小声议论,"没有前几位漂亮啊。"一会儿,酒菜准备好了,一眼朝桌上望去,好看的桌布,一桌的美味,大伙儿口水要流出来了,翎一一照顾、留意着大家,等到品尝了所有菜肴后,男同胞们看桦的眼光都有点嫉妒了。
吃完饭,翎手脚利索地忙着收盘收碗,喝了酒的桦吐真言:女朋友谈了不少,每次带她们来我家,她们不是看你的书房,和我讨论些深奥的问题,就是说你这里的装饰不好,那里的画该换一幅。只有翎很特别,第一次来就把我的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又烧了可口的饭菜。让我觉得很温馨。其实,论学问,论才情,她不比她们差,只是她懂得男人在家最需要什么。她的体贴、勤勉让我感动,这样的女孩相处越久就越吸引你。以前大家都说我"花心",那是我不知道要找怎样的女孩,遇到翎,我晓得,就是她了。
当翎端着茶进来的时候,桦搂着她向大家宣布:"下个月我们要举行婚礼了。"男同胞们互相对视后拼命鼓起了掌。"是不是你嘴馋,她做的菜又可口,所以离不开她了?"有位男同胞戏言。大家一起附和。
仔细想想:爱需要诗情画意,也需要人间烟火。哪个男人不嘴馋?
但愿小荷能从中悟出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