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期正在经历高温的考验。
“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对北平酷暑的描写上周在北京重现。
我们的车也和我们一同走过那高温。读者以及编辑部的同事都对“热”有了反应。“我的空调不凉了,缺氟了吧?”“这么热的天儿,是不是得把轮胎的气儿放掉些?”“保养时,我换了160块钱一桶的油,不错了吧?”
北京的伏天还没到,我们的车仍需要额外的呵护。记录了几条平时常见的“用车误区”,供刚刚开始享受汽车生活的读者参考。空调开关始终固定在内循环
有很多司机将空调开关始终置于内循环的位置上。
解决:
做人不能“看人上茶”,用空调的方式却需要因温度和环境而异。
车在户外暴晒后,不要急于开空调,可以先打开鼓风机,并开窗通风;待车内温度稍降再开空调,使用车内循环,使空气迅速降温。行驶一段时间后,待车内温度与车外环境温度大致持平后,再使用外循环,可以保持车内的空气清新。
提示:
使用空调时,空调系统的蒸发器会有冷凝水,停车后潮湿环境会导致霉菌滋生,产生异味。停车前的两三分钟,将空调AC开关关闭,但保留风扇运转,吹干蒸发器,避免湿润环境滋生霉菌,使车内空气保持清新。
启动发动机时,让发动机运转几分钟后,再打开空调,以减少发动机和压缩机的负荷。空调不凉,一定是缺氟了
发现空调不凉,人们想当然地判断“空调缺氟”。于是直接开到维修站或路边小店,要求加氟。遇到负责任的技工,还能按部就班地检查,否则只能“引颈待割”了。
解决:
去正规修理厂,请维修工做出判断,是适用于大多数车的常规办法。
提示:
行驶速度快,车前迎面的风加大,空调冷凝器降温的速度也会增加。行驶中,风会迅速将冷凝器的热量带走,空调内部“气态变液态”的效率也随之提高。
如果高速行驶空调很凉,怠速停车时空调不凉,一般就是冷凝器太脏。
空调工作的原理就是热能的转换。压缩机把冷媒加压,成为高压气态循环到冷凝器,在这里冷媒又释放热量由气态转为液态;再到蒸发箱内,冷媒吸收热量由液态转为低压气态,循环回压缩机。所以保持冷凝器的清洁可以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率,维持空调系统的正常工作压力。
空调管路里的氟超过标准,系统管路的压力也会相应升高,反而会使系统散热不良,空调不凉。洗车时,顺手冲冲冷凝器
有司机洗车时,让洗车工用高压水枪冲冲冷凝器和水箱,清理上面的灰尘和杂物。
解决:
清理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应该先用压缩空气,从内向外清理表面的灰尘,及清理树叶、昆虫尸体和柳絮等异物,再用水管从内向外冲洗,使冷凝器和水箱彻底干净。
提示:
直接用水清洗有时反而清洗不干净,使尘土和异物腻在一起。
先气后水、由内而外,可以直接疏通叶片之间的间隙,避免杂物腻在散热器上。开窗行驶更省油
在夏季,很多人喜欢开着窗行驶,觉得这样做省油,自然风吹在身上也比空调舒服。
解决:
自然风其实包括了您不怎么喜欢的悬浮颗粒物,以及车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和
氮氧化物。
当车速高于70公里/小时,开窗带来的风阻消耗比空调系统消耗的燃油更多,每百公里将增加约1升耗油。
提示:
中高档车已经在空调系统上增加了空气净化装置。
简单的洗车不足以清洁车顶、座椅以及饰板上的污垢,每半年一次的内饰翻新也是需要成本的。夏天气温高,可以降低胎压
常听到老司机教导新手,在夏季可以适当降低胎压。认为这样可以减少高温对轮胎的影响,降低爆胎的几率。
解决: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在“谋杀”。胎压过低,使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加,行驶时胎内温度不正常增加,同时,由于胎侧变形严重,内部的钢丝、帘布层老化加剧,高速时也会使轮胎温度迅速增加导致爆胎,并且使耗油量增加,轮胎寿命降低。其实很少的车辆由于胎压高而爆胎,胎压过低比胎压高更加危险。
提示:
建议车主去大型轮胎店,为轮胎和备胎充氮气。氮气为惰性双原子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跃,热膨胀系数低,热传导性低,在温度变化时,体积膨胀远比空气低,降低了爆胎几率。充氮气的轮胎行驶时变形小、抓地能力提高、降低了滚动阻力而减少燃油消耗。
充氮气不是免费的,每条轮胎的花费约10元。润滑油,贵的就好
选择润滑油的话题已经谈了很多次,但仍然有车主来电话询问:哪个牌子好啊?我用的油160元/桶,已经不错了吧?
解决:
润滑油不是越贵越好。不是选择贵的油就是更爱护您的车,不是所有的油都适于在这个季节使用。
好的润滑油要根据SAE黏度级别和API质量级别来选择。如果API质量级别已固定,换油时,注意外包装上的SAE黏度级别标志。
以“SAE 10W-40”为例:SAE是指粘度级别,W指适合冬季用的油,W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这种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冷启动时润滑更好;后面的数字10、20、30、40等指黏度的大小,数字越大,表示高温的黏度越高。
提示:
建议您在夏季换油,选择后面数字较大的油,如10W-40、15W-50。